导航

图片故事:重情重义习近平

来源:新华网2017-11-20

  【学习进行时】联接中南海与普通百姓,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习近平的情与义博大深厚。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查阅近年来习近平的活动图片,选数幅推出,同你一起领略总书记的情义无国界。

  习近平重情谊、讲大义。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一路走来,他都不忘旧情;一有时间和机会,他就要看望老朋友们;时隔再久,也会努力和他们取得联系。

  “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这次来老挝访问,我嘱咐外交部,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习近平说。

  2017年11月,习近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他特别会见了一些老同学、老朋友。

  习近平与他们的友谊跨越了万里关山,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他们是1960年来北京八一学校上学的老挝小留学生,其中包括老挝外交家、爱国者贵宁·奔舍那的几个孩子。

  图为20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的孩子们在北京一处公园合影。(照片由奔舍那家族提供)

  当时在八一学校就读的习近平对这些外国同学印象深刻。多年来,他多次尝试联系这些当年的老同学老朋友。

  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当年的校友再次重逢——2010年6月到访老挝时,停留仅23小时,百忙中习近平仍抽出时间见了老同学老朋友,同他们一起回忆了童年的生活和真挚的友情。

  7年后,习近平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相聚,感到格外高兴。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很高兴和奔舍那家族代表见面,你们中很多都是我的老同学。时隔7年,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们相聚,看到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我感到格外高兴。我一直都很惦记你们。”习近平说。

  一幕幕画面,时隔半个多世纪,如电影一般映入眼帘;一个个故事,更如同纽带,把跨越山川的中老友谊紧紧连结在一起。

  “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与教师和学生依依惜别。新华社记者姚大伟 摄

  2016年,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深情回忆起小学和初中的求学时光。

  图为北京市八一学校。

  说起当年的老师、同学,总书记对他们的名字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地讲述了许多有趣的往事。习近平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同母校老教师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八一学校几位退休老教师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师生见面分外激动。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愉快回忆往事,聊起其他老师、同学的近况。

  图为陈秋影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习近平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一位老师对总书记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习近平祝各位老师健康长寿。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2015年的春节,习近平这趟远门有点特殊,因为他是“回家”了,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新华社发

  40多年前,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整整7年时间。

  见到乡亲们,习近平十分高兴,老朋友相见十分亲热。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同他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习近平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察看自己当年住过的知青窑洞。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40年很漫长,但岁月磨损不了他的“黄土情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说,这种“黄土情结”在他心里,让他遇到困难时,就会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图片故事:重情重义习近平

2017-11-20 12:27:04 来源: 0 条评论

  【学习进行时】联接中南海与普通百姓,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习近平的情与义博大深厚。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查阅近年来习近平的活动图片,选数幅推出,同你一起领略总书记的情义无国界。

  习近平重情谊、讲大义。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一路走来,他都不忘旧情;一有时间和机会,他就要看望老朋友们;时隔再久,也会努力和他们取得联系。

  “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这次来老挝访问,我嘱咐外交部,无论如何也要安排时间见见你们。”习近平说。

  2017年11月,习近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他特别会见了一些老同学、老朋友。

  习近平与他们的友谊跨越了万里关山,跨越了大半个世纪。他们是1960年来北京八一学校上学的老挝小留学生,其中包括老挝外交家、爱国者贵宁·奔舍那的几个孩子。

  图为20世纪60年代,奔舍那家族的孩子们在北京一处公园合影。(照片由奔舍那家族提供)

  当时在八一学校就读的习近平对这些外国同学印象深刻。多年来,他多次尝试联系这些当年的老同学老朋友。

  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当年的校友再次重逢——2010年6月到访老挝时,停留仅23小时,百忙中习近平仍抽出时间见了老同学老朋友,同他们一起回忆了童年的生活和真挚的友情。

  7年后,习近平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相聚,感到格外高兴。

  2017年11月14日,习近平在万象下榻饭店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很高兴和奔舍那家族代表见面,你们中很多都是我的老同学。时隔7年,再次同老同学老朋友们相聚,看到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我感到格外高兴。我一直都很惦记你们。”习近平说。

  一幕幕画面,时隔半个多世纪,如电影一般映入眼帘;一个个故事,更如同纽带,把跨越山川的中老友谊紧紧连结在一起。

  “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与教师和学生依依惜别。新华社记者姚大伟 摄

  2016年,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深情回忆起小学和初中的求学时光。

  图为北京市八一学校。

  说起当年的老师、同学,总书记对他们的名字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地讲述了许多有趣的往事。习近平边走边看、边问边忆,感慨道:“我非常怀念那段岁月。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惦念着母校,同母校保持着联系。”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同母校老教师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八一学校几位退休老教师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师生见面分外激动。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老师一一握手,愉快回忆往事,聊起其他老师、同学的近况。

  图为陈秋影老师接受记者采访。

  习近平说,看到各位老师精神这么好,我心里特别高兴。当年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厉,现在回想起来,终生受益。一位老师对总书记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习近平祝各位老师健康长寿。

  “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2015年的春节,习近平这趟远门有点特殊,因为他是“回家”了,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延川县。新华社发

  40多年前,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挑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整整7年时间。

  见到乡亲们,习近平十分高兴,老朋友相见十分亲热。不少当年在一起共同劳动、生活的乡亲,习近平一眼就认出了,亲切叫着他们的名字,问候他们的家人。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同他们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习近平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幸福安康。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察看自己当年住过的知青窑洞。新华社记者兰红光 摄

  40年很漫长,但岁月磨损不了他的“黄土情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习近平说,这种“黄土情结”在他心里,让他遇到困难时,就会坚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责任编辑: 王祥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