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习近平为何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

来源:人民日报2017-11-21

  黄旭华。资料图片

  黄大发。刘 续摄

  这几天,有两位老人“火”了!众多媒体、网站都在传扬他们的名字、挖掘他们的故事,他们就是黄旭华和黄大发。

  11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当他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看见了在后排站立的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总书记一把拉开前排的椅子,拉起两位老人的手,请他们到自己身边就坐。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最后两人坐在总书记身边,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通过电视的转播温暖了无数人,也激发了大家的好奇,黄旭华、黄大发究竟是谁?

  黄旭华黄大发是谁?

  今年93岁的黄旭华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曾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在隐姓埋名,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年代,黄旭华与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靠各种土办法钻研着世界尖端技术。“当时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始干了。”他回忆说。在黄旭华与同事的努力下,1970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下水。4年后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82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的老支书。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为干成一件事:修水渠。

  黄大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草王坝村,这里常年吃水困难。当地民谣里说:“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23岁时,黄大发被推选为村大队长。“从我当大队长开始,我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他为自己立下志向。但是,缺钱、缺人、缺技术,加上自然条件艰苦,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水渠的过程一次次遭遇曲折。直到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天渠”才终于通水,时年60岁的黄大发在村里的庆功宴上哭了。人们说,黄大发的故事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老人,一位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一位是最基层的老党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面对他们,习近平是那么亲切,他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举动,朴实真挚的话语,习近平率先垂范地教育了我们应该如何礼遇长者。会见结束后,习近平也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

  而事后,两位老人都难掩激动之情。“我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竟然把我请过来坐到他身边,还问了我的健康情况。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我要回去传达,要让所有同志认识到我们任重道远,要再铸辉煌。”黄旭华说。

  “我只是山区的一名普通党员,做了一些小小的事情,”黄大发说,“总书记对我们老党员关心得很、尊敬得很,我很感动,也很光荣。”

  这一幕打动无数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礼”和“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向有着重要位置。表彰大会上的这一幕互动能够打动无数人,既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黄旭华和黄大发三位身上各有各的光辉,也是因为人们从这一小小举动背后,看到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政党所推崇的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当时同在现场的、来自贵州的毛腊生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举动让所有在场者都深受触动,大家的掌声持续了有1分多钟。“总书记的言传身教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仅让人感动、温暖,更让我干劲倍增,今后一定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带领年轻同志做好本职工作。”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习近平为何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

2017-11-21 10:51:27 来源: 0 条评论

  黄旭华。资料图片

  黄大发。刘 续摄

  这几天,有两位老人“火”了!众多媒体、网站都在传扬他们的名字、挖掘他们的故事,他们就是黄旭华和黄大发。

  11月1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当他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看见了在后排站立的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总书记一把拉开前排的椅子,拉起两位老人的手,请他们到自己身边就坐。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最后两人坐在总书记身边,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通过电视的转播温暖了无数人,也激发了大家的好奇,黄旭华、黄大发究竟是谁?

  黄旭华黄大发是谁?

  今年93岁的黄旭华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曾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在隐姓埋名,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年代,黄旭华与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靠各种土办法钻研着世界尖端技术。“当时连基本的研制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始干了。”他回忆说。在黄旭华与同事的努力下,1970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下水。4年后它被命名为“长征1号”,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82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的老支书。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为干成一件事:修水渠。

  黄大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草王坝村,这里常年吃水困难。当地民谣里说:“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23岁时,黄大发被推选为村大队长。“从我当大队长开始,我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他为自己立下志向。但是,缺钱、缺人、缺技术,加上自然条件艰苦,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水渠的过程一次次遭遇曲折。直到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天渠”才终于通水,时年60岁的黄大发在村里的庆功宴上哭了。人们说,黄大发的故事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老人,一位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一位是最基层的老党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面对他们,习近平是那么亲切,他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举动,朴实真挚的话语,习近平率先垂范地教育了我们应该如何礼遇长者。会见结束后,习近平也语重心长对有关部门的同志说,给老道德模范让座,这是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就叫人伦常情。

  而事后,两位老人都难掩激动之情。“我做梦也没想到,总书记竟然把我请过来坐到他身边,还问了我的健康情况。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我要回去传达,要让所有同志认识到我们任重道远,要再铸辉煌。”黄旭华说。

  “我只是山区的一名普通党员,做了一些小小的事情,”黄大发说,“总书记对我们老党员关心得很、尊敬得很,我很感动,也很光荣。”

  这一幕打动无数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礼”和“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向有着重要位置。表彰大会上的这一幕互动能够打动无数人,既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黄旭华和黄大发三位身上各有各的光辉,也是因为人们从这一小小举动背后,看到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政党所推崇的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当时同在现场的、来自贵州的毛腊生代表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举动让所有在场者都深受触动,大家的掌声持续了有1分多钟。“总书记的言传身教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仅让人感动、温暖,更让我干劲倍增,今后一定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带领年轻同志做好本职工作。”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