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印度专家:精准扶贫好 “荒茅”变“花茂”
中外专家学者在花茂村交流走访
印度专家巴科参访贵州花茂村
巴科(印度)
作为一名在中国生活了六年的外国人,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来到了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的花茂村,亲身感受到过去几年来,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花茂,意思就是花繁叶茂。刚一走进花茂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条条干净的街道,一幢幢漂亮的房屋,一片片在秋冬的季节里依然盛开的鲜花。如此美丽的村庄,我相信会让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为之沉醉。但在和当地的村民交谈后,我才得知,原来这个美丽的村庄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它原来的名字叫“荒茅田”,意为贫困荒芜的地方。村民说以前的花茂村没有几家人是用自来水的,也没有人用天然气。除了自己种点菜,自给自足,没啥经济来源。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这个村庄就完成了从“荒茅”到“花茂”的华丽蜕变。
现在的花茂村,已经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代表。过去五年来,当地政府为消除贫困,带领村民奔小康,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通过建造温室大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苟坝会议会址,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品牌。这里随处可见村民自己开办的农家乐,娱乐室,餐馆,咖啡厅等配套设施。2016年,花茂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19元,全村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去年已经达到98%。村民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这里已然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理想村庄。
2015年,习近平主席曾到访这个村庄,亲自了解国家精准扶贫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和当地村民交谈时他表示,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现在的花茂村,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是扶贫成效最真实的体现。
(作者:巴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印地语部外籍专家 翻译:陈晓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