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来源:光明网2017-11-2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周正刚(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

  一是主题的鲜明性。伟大的理论必定有鲜明的主题,是为解决其时代的重大课题而创造和产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赋予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理论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的确立,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和解决的主题的承接,又是其进一步的拓展。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进行理论创造,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主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创造都回答和解决了当时最重要、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和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探索。正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理论的系统性。任何理论总是以思想观点和基本原理的集合,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体系或系统。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全面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理论的贯通性、自洽性和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且,这一创新理论还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全面探索和论述了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显然,这一科学理论,已不是个别、零散、部分的论断和结论,而是构成了自成系统的内容体系,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内在的贯通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思想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思想的科学性。一种理论的威力在于其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于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力、影响力以及征服人心的说服力。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的创立和形成为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是内容的开放性。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不断开放和不断发展的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本身又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系统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已使许多国家和民族从中受益。当然,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开辟科学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而又需要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就要相应地向前跟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停止,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也不会结束。

  五是实践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获得成功。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运用于新时代的实践,运用于指导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事业和工作。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方向,克服精神上的“软骨病”,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和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决策,使政策方案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按照新时代绘就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和成就。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11版)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2017-11-24 10:29:26 来源: 0 条评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周正刚(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

  一是主题的鲜明性。伟大的理论必定有鲜明的主题,是为解决其时代的重大课题而创造和产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赋予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理论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的确立,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和解决的主题的承接,又是其进一步的拓展。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进行理论创造,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主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创造都回答和解决了当时最重要、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和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探索。正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理论的系统性。任何理论总是以思想观点和基本原理的集合,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体系或系统。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全面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理论的贯通性、自洽性和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且,这一创新理论还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全面探索和论述了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显然,这一科学理论,已不是个别、零散、部分的论断和结论,而是构成了自成系统的内容体系,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内在的贯通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思想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思想的科学性。一种理论的威力在于其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于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力、影响力以及征服人心的说服力。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的创立和形成为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是内容的开放性。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不断开放和不断发展的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本身又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系统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已使许多国家和民族从中受益。当然,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开辟科学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而又需要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就要相应地向前跟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停止,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也不会结束。

  五是实践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获得成功。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运用于新时代的实践,运用于指导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事业和工作。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方向,克服精神上的“软骨病”,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和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决策,使政策方案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按照新时代绘就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和成就。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4日 11版)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