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时论: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11月30日至12月3日,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的600余位嘉宾齐聚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这是政党政治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世界对中国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成绩的高度认可。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党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全球各类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命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话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言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思考和答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了强大的中国信心与力量。
今天,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4年多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实践理念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愈发坚定、可期。
“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建议,道出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才能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只有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才能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只有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才能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当前,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各政党发出号召,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个政党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着眼本国和世界,着眼全局和长远,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把民众需求转化为政党的理念、宗旨、目标,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需要各个政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思路、升华思想、获取动力,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需要各个政党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个“大”,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担当,也是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胸怀。“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赓续着中华民族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历史基因,彰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同时,中国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但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大道不孤,德必有邻。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必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和同道者。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世界各国政党和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