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重庆公厕这个“微空间”正发生增量提质的变化
图①:杨家坪直港大道的公厕外观。
图②:通过“智慧环卫云”管理系统,可及时了解公厕的各种情况。
图③:九龙坡区杨家坪直港大道的公厕,工作人员正在做公厕保洁工作。
图④: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及一系列相应措施,直港大道公厕的卫生状况、人性化服务等方面提升明显。(本版图片均由记者熊明摄)
核心提示
建厕所解决的是够不够的问题,管理则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公厕首先要建好,更重要的是要管好!
公厕管理需在细节化、制度化、人性化方面下功夫。近年来,随着我市将“厕所革命”从景区向全域纵深推进,相关部门和区县创新思维、因地制宜探索破解厕所管护这一难题,在厕所管护中融入了生态环保、文化时尚、“互联网 ”等理念。
如今,从主城到区县,从商圈到景点,我市公厕这个“微空间”正发生增量提质的变化。
提档升级让如厕不再“将就”
曾经市民有过在苍蝇飞舞、污水横流的厕所如厕的经历,人们印象中厕所不就是个“将就”着用的地方吗?现在,这种印象需要换一换了: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公厕与脏乱差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一所合格的公共厕所,应该是怎样的?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做法。
莫斯科每个公厕都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纸、洗手液、干手机等设施配备一应俱全;日本公厕维护人员对公厕马桶垫圈卫生十分看重,不少公厕备有挥发性很强的消毒液,可快速杀死病毒和细菌;美国几乎每一个洗手间里都配备除味的熏香、蜡烛……
“我们也应当对照这样的标准去提升品质。”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主城区现有厕所2447座,其中独立式公共厕所1986座,但在品质改造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年8月以来,我市明确提出把主城公厕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来抓。市城管委计划用2年时间在主城区新增公厕720座(其中新建230座、对外开放社会单位厕所490座),同时加强老旧公厕改造力度,尽最大努力将三类以下公厕改造为不低于二类标准。目前,这项工作正全面推进,主城区已完成17座移动厕所安装,开工建设固定公厕35座。
“为提升厕所提档提质,我们也曾考虑过以商养厕模式。”该负责人介绍,但是部分老城区公厕属于增建、改建,可用土地较为紧张,难以增设商业店面;此外,一些区域也试行过采用承包模式将厕所打包给商家,可能出现以“商”为主,忽略厕所管理等现象,目前,城市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试点这种模式。
“‘邻避效应’是公厕增量提质的很大障碍。”该负责人解释称,因对公厕卫生状况的偏见造成市民不希望在自家旁边建公厕。因此,公厕管理维护要更用心,将“绣花”功夫下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维护上,为包括女性、儿童等群体提供如厕保障和便利,在管理经费和制度上妥善安排,改善公厕卫生条件,争取将“邻避效应”变为“邻利效应”。
“智慧环卫云”提升公厕管理效率
12月8日上午9时许,九龙坡区环卫管理处公厕质量检测员李昌文,准时来到杨家坪直港大道的公厕,掏出手机扫描墙壁上的二维码,并逐一对台盆、蹲便器、卫生用具等一一拍照。这正是该区利用“智慧环卫云”APP推出的公厕智慧管理系统在对厕所卫生状况进行记录上传,目前该系统上线试运行还不到2个月。
“管好厕管员,才能进一步管好厕所。”九龙坡区环卫管理处副主任毛效锋说,为保障公厕正常运行和维护,今年10月,他们投用了这套云智慧管理系统。质检员每天定时前往厕所巡查并扫描二维码,拍摄相应位置的图片,最终在APP上形成巡查记录上传系统。这样,环卫部门不仅能监管巡查员是否到位,还能实时了解公厕状况。若出现硬件损坏等情形,质检员可通过APP直接向维修方报修,缩短维修介入时间,而此前,则需要先将情况上报,再由环卫处联系维修方进行沟通。
毛效锋介绍说,为此,他们成立了专业化的公厕保洁队伍,配备了专业工具,规范了保洁标准流程,并根据使用频次把公厕进行分类,向如厕人员多的公厕倾斜人力。根据市民反馈,智慧管理系统上线后,辖区公厕的卫生状况、维修维护效率等提升明显。
创新式的厕所管理并非九龙坡区的独创。璧山区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设的38座标准化厕所,通过长期免费提供厕纸,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厕纸用量从骤增到逐渐递减。以企业冠名方式以商养厕,不仅节省财政开支1000多万元,良好运行的公厕还展示了企业社会公益形象,吸引众多企业参与。免费将管护房提供给管理人员居住,让他们“以厕为家”做全天候保洁,组建了专业巡查和维修队伍,细化检查项目至27项,报修后10分钟到达现场。
江北区的公厕管理则纳入了该区智慧城管系统,厕管人员通过系统打卡上岗,管理部门可实时了解公厕运行情况。万盛黑山谷景区在卫生间门口利用电子显示屏为游客显示厕所使用情况,还针对游客在城区找厕难的问题,开发推出手机APP软件,可快速定位用户所在位置附近20座公厕的位置、距离等信息。巴南区等区县建立手机语音导游系统,在任何地方可以查找景区景点介绍、厕所位置等信息。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对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中表现突出的旅游企业已给予资金补助2300万元。同时,对没有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目标的企业,在其申报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等评定、认定事项时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和退出机制。该负责人表示,厕所建设不易,管理更难,各区县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创新,坚持建设及管理并举、注重管理的原则,将“绣花”功夫下到管理和维护上,建立常态化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因地制宜探索厕所管养模式
相对于城区,在我市的高山地区公厕管理更为困难,有的因为缺乏水源,有的因为海拔高冬季结冰,有的地处偏远管理不足,起初建设好的厕所,没过几年就“坏了、废了、没了。”在这些地区该如何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养到位呢?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巫溪县双阳乡兰英大峡谷,在景区入口的公路旁、山腰处及顶部观景台位置发现了三个别具一格的公共卫生间:青瓦白墙显得颇为精致,内部设施齐全,闻不到异味也没有任何水渍污物。海拔超过1000米,水源缺乏,这里的厕所是怎样管护的呢?
“建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了水源问题。”兰英大峡谷景区一名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建厕所时就在周围修建了蓄水池,并设置了防冻装备,利用收集的“天河水”来冲刷厕所。此外,当地还整合了旅游公路沿线发展农家乐的村民通过以商养厕的形式管理养护。近年来,巫溪县在兰英大峡谷等高山景区旅游环线上配备了12处类似的厕所。
在巫山县神女景区的两坪乡,通过无害化标准厕所改造,让村民以前臭气熏天的茅坑变成了既能卫生如厕又能提供沼气生火取暖的多功能设施,部分村民家的厕所在景区厕所紧张时还通过象征性收费对外开放;在南川一些高海拔地区,当地则指导业主修建打包式、泡沫式、瓮式等生态环保型厕所,克服因缺水原因引起厕所脏乱臭等问题。黔江、石柱、酉阳一些高山景区的厕所在富有浓厚地域特色外,还设置了防冻供水装置和热水供应。
厕所并不等同于脏乱差,靠建设更要重管养。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应该注意到我市仍有部分地区厕所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对交通道路沿线、部分街镇、乡村旅游点及高山景区的厕所管理重视不足,存在设施损坏、清扫不及时、标牌和管理制度欠缺等现象。按照厕所革命秉承“因地制宜、注重实用、倡导环保、反对奢华”的原则,我市厕所在管养方式和理念上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