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库长如何管水库
狮子滩水库大坝。(长寿区水务局供图)
执法人员在荣昌区高升桥水库进行水上巡查。通讯员 周振摄
长寿湖铁人广场。 (长寿区水务局供图)
近日,一则题目为《近两千只候鸟飞抵重庆开州湿地》的新闻登上央视《经济信息联播》,画面中,大批越冬候鸟在开州汉丰湖嬉戏觅食,其中不乏猎隼等珍稀候鸟。
此前,党的十九大后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首次会议推出了一项改革新举措——湖长制。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探索。
今年4月,河(库)长制已在我市全面推行。水库,一般解释为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而水利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境内无天然湖泊,著名景点长寿湖、汉丰湖等均是由人工筑坝等方式修建而成的人工湖,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水库。因此,我市在实施河长制的同时,已将水库同步纳入河长制实施范围,这正是我市落实中央深改组决策,对河长制进行延伸和有效补充的探索。
那么,我市水库现状如何,河(库)长制实施后,库长又如何来管理水库呢?
长寿湖曾经遭遇过污染危机
12月18日,长寿湖西岸公园,一只只白鹭正在水面上飞翔,洁白的身影与碧绿的水面相映成趣。
长寿湖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游人如织。但鲜为人知的是,长寿湖又名狮子滩水库,建于“一五”(1953—1957年)期间,是当时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淡水湖。长寿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三峡水库形成前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长寿湖不仅是重庆市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长寿区30万市民的集中式饮水源基地。”狮子滩水库库长、长寿区区长巴川江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长寿湖曾遭遇过一次危机。
那是1992年,为了开发长寿湖渔业资源,当地在湖区推行了网箱网栏养殖,一些养殖业主为了追求利益进行投肥养殖和过度捕捞,造成了长寿湖水生态系统急剧恶化,长寿湖水质一度达到劣V类。直到当地2005年彻底取缔网箱网栏养殖,长寿湖的水质才逐步好转。
为什么要将水库纳入河长制实施范围?“原因有三!”市河长办主任吴盛海介绍,一是水库与河流关系密切,重庆水库绝大多数为河道型水库,均为在河流或山沟峡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水域,水库依附河流建造,本身即为河流生态组成部分。二是水库在重庆城乡生产生活中地位突出,作用重要。水库除承担防洪功能外,还承担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供水功能,全市蓄水工程供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43%,是除江河提水外的第二大供水方式。三是重庆地处三峡库区,水库众多。重庆现有3043座水库,包括大型17座、中型94座、小(1)型482座、小(2)型2450座。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显著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与河流因流速而具有一定自净能力不同,河流中的水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自净能力减弱。一旦因保护不力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就极易导致水质迅速恶化,并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尤为重要。
四级库长携“军令状”上任管事
在河(库)长制实行之前,我市水库属于典型的“多头管理”。据了解,目前,我市小(1)型以上水库都设有水库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工程安全和汛期调度运行,一般不负责水质保护。而水库水质保护涉及水务、林业、渔业、市政、农业、环保、旅游、建设等多个部门。
“在实行河(库)长制后,我们建立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库)长体系,分别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库)长。”吴盛海说,这样可依法依规落实地方主体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负责督办水库水质改善。
在中央要求的在省、市、县、乡一级设立河长的基础上,我市更是将河(库)长延伸到了村(社区)一级,实现了河(库)长制负责人纵向到底,消除河库管护“最后一公里”盲区。目前,我市在3043座水库共设立库(塘)长4733名,形成了库长河长办 区县水管站 片区(乡镇)水管站 物管公司的管理模式。
同时,我市将河(库)长制工作纳入区县党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以及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根据不同河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而区县级及以上河(库)长负责组织对下一级河(库)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我市还实行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通过一系列措施,到2020年我市重要河库生态安全将得到保障,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目标。
“担任河(库)长就如同持‘军令状’上任。”巴川江坦言,河(库)长制就是责任制。以长寿湖为例,自从他担任长寿湖库长后,过去由旅游、环保、水务等多头管理的主要责任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除了每月巡库至少一次外,他还走遍了长寿湖上游龙溪河所经长寿区的每一个镇街,从源头上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镇街责任划分等过去的“老大难”问题,还与龙溪河上游的梁平区、垫江县实现跨区域合力治污。在河(库)长制实施前,这是很难靠多头管理的主管部门办到的。
从只注重水库安全运行到与生态修复并重
与过去对水库管理更注重工程安全不同的是,库长制的实施,要求管理者放眼于生态,对水库实施生态治理与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巫山县官渡镇水库村境内有三关水库和新花两座水库,其县、乡镇、村(社)三级库长分别由副县长黄勇、官渡镇党委书记傅祖斌以及水库村党支部书记郝燕云担任。
“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切断污染源。”黄勇说,水库村贫困户陈益太在三关水库附近办养殖场养猪,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水库,但养殖是陈益太脱贫增收产业,不能简单地关闭解决。最后此事由县级河长牵头,镇级河长协调帮助陈益太修建化粪池来解决养殖污染,而在化粪池修好前,则由村级河长负责帮他运走养殖粪便和污水。三级库长协力解决了这一污染源问题。
荣昌区是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区县,2015年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河(库)长制试点。
“荣昌是重庆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全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主要来源于水库,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尤为重要。”荣昌区水务局党委委员何可仁说,水库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库长制的实施让这个系统工程得以流畅运转。
荣昌区高升桥水库是一座小(1)型水库,总库容674万立方米,是荣昌城区26万人的主要饮用水源。“过去,水库周边居民钓鱼、非法捕捞以及向河水中倾倒垃圾等现象都比较突出,对水库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上门劝阻,老百姓根本不听。”高升桥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龚君华说。库长制实施后,高升桥水库区级库长由荣昌区委副书记黄晏担任,随即由区公安局牵头,成立了由公安、水务、农委、环保、海事、畜牧等部门联合组成的高升桥水库管理综合执法办公室,每天至少巡库两次,很快,当地电鱼、钓鱼、非法捕捞等情形大大减少。
在切断水库污染源同时,高升桥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也同步进行。记者近日在高升桥水库上游新峰河两岸看到,靠近水面的河岸上种着水竹、菖蒲等水生植物,用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外围则种着用来保持水土和水资源涵养的黄葛树。黄葛树已长到一人多高,枝繁叶茂。黄晏介绍,高升桥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建成后,可涵养新峰河水源,净化入库水质,从而使高升桥这口荣昌城区“水缸”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渝北区则在全市率先试点“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先用食藻虫吃掉湖水中的各种藻类和有机碎屑,再种植恢复水下植物,并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共生体系的生态自净系统,对碧津湖水体实施水生态修复。
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有效治库之策
在全面实施河(库)长制的同时,我市水利部门及各区县也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更为有效的治库之策。
璧山区三合镇党委书记陈健最近有了个新“头衔”——塘长,负责全镇158口山坪塘、157口鱼塘的水质在2019年全面达标。
将山坪塘、鱼塘纳入河(库)长制实施范围,推进污染源整治正是璧山区对河(库)长制进行有效延伸的创新举措之一。璧山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山高坡陡的重庆,山坪塘因其分布广、投资小、灌溉效果好等特点,是广大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保障,但过去不少山坪塘被承包给私人养鱼,由此带来水质的严重污染,却一度被忽视。今年11月,璧山区将全区山坪塘和养鱼池纳入整治范围,要求今年底必须解除承包养鱼协议,并逐步为每口山坪塘、鱼池制定“一塘一策”水质达标整治方案,通过生态修复、退池还田等治理路径,确保全区山坪塘、鱼池水质在2019年5月31日前达标。
记者近日在三合镇二郎村四组温家湾山坪塘看到,山坪塘岸边已种上了美人蕉、水生鸢尾、旱伞草、睡莲等水生植物,用来吸附水中的富营养物质。此前,这口山坪塘被人用来承包养鱼,水质一度达到劣V类,当地村民闻之掩鼻。在解除承包合同后,目前,当地正通过清淤、消毒、种植水生植物、放养生态鱼苗等方式来恢复山坪塘水质。“对应河(库)长制要求,我们为每一口山坪塘、鱼塘都配备了‘塘长’。”陈健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目前正在对首批已实行“一塘一策”的30口山坪塘进行生态修复。
库长制要取得成效,关键靠落实,靠“库长”不够,还要靠“民间库长”。巴南区通过招聘派遣水库管护人员的方式为96座水库配备了“民间库长”,对漂浮物和库周垃圾进行清理,加强水库周边的巡护,使水库环境面貌大为改观,水源水质也得到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河(库)长制为抓手,我市针对库容较大的水库制定了“一库一策”,并全面开展入库污染源排查。同时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库还湿,加快推进河库连通工程,恢复河库水系的自然连通,并科学制定水库、水电站调度运行方案,保证河流基本生态流量。目前,在部分区县,水库保护已初见成效。
例如:通过实施《重庆市长寿湖流域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改善规划》,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关闭周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等措施,在上世纪90年代曾污染严重的长寿湖正逐步变得水清、岸绿。目前,长寿湖水质稳定达到III类,局部达到II类地表水水质,栖息着绿头鸭、班嘴鸭、鸬鹚、鸳鸯、小天鹅等1.5万只珍贵鸟类、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