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石柱走上绿色生态康养路 “绣”好脱贫攻坚“一针一线”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8-01-11

  农民新村 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百合产业服务“康养”助推脱贫。 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付迪西

  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有一片山水如画、古韵悠扬的乐土,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这里唱响。这里就是全域康养胜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如今正走上一条绿色生态的康养之路的石柱,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呢?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优势明显,在当下又是如何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呢?昨日,石柱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军接受了商报记者采访。

  保护好青山绿水 去年新增营造林25万亩

  商报记者:石柱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左军:“风情土家,康养石柱”这句城市推广语,让不少人记住了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有一座美丽的康养之城——石柱,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商报记者:具体有什么措施?目前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左军:我们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补绿增绿活动,去年新增营造林2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2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4%。石柱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29条县级河流、38座水库水生态治理管控。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执法监管,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全面完成整改工作。

  用好绿色资源

  将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商报记者:石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绿色资源,那么是怎样利用独特的绿色资源来促进发展的呢?

  左军:我们确立了“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提出了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的思路,把以“观养、住养、动养、文养、疗养、食养”为重点的“大康养”产业,作为石柱发展的第一牵引产业。比如,石柱是中国黄连之乡,黄连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黄连正是康养经济中“疗养”的重要产业项目。

  商报记者:石柱正走上一条绿色生态的康养之路,具体如何落实?

  左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高起点实施“六养”方案,做到推进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完善康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康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为主线,创建大风堡—太阳湖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个国字号”旅游品牌,推进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土司城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文化、交通设施覆盖景区工程,开发一批四季游、时令游产品。

  四是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着力打造“源味石柱”区域公用品牌。

  五是以黄水、冷水、中益等特色小镇为示范,策划并打造一批以产业为核心的康养集镇群、特色村,不断扩大“康养石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石柱将加快构建康养产业体系,力争到2021年“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到达50%以上。

  “绣”好脱贫攻坚

  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商报记者:地处武陵山区的石柱,是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场硬战怎么打?

  左军:今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三变”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住房安稳“三项工作”为主抓手,下足“绣花”功夫,提高脱贫质量。

  商报记者:脱贫攻坚行动以来,石柱已先后实现了65个贫困村、5万多人贫困人口脱贫,接下来还将怎么做?

  左军:贯彻“六个精准”要求,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花大力气推进“六个到户”,“两不愁”保障到户、住房安稳保障到户、教育资助保障到户、医疗救助保障到户、收入达标保障到户、人居环境整治到户等“六个到户”,精准解决贫困群众具体困难,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有保障。

  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四个深度发力”为抓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深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到今年底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7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计划投入6.5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力争到2020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为3:7;深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并逐步在全县推广,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狠抓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落地,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关

  “康养石柱”

  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2017年,成功举办文坛百家聚石柱·大V神笔诵康养、中国·重庆石柱首届康养大会、2017中国石柱黄水消夏旅游季等活动,“康养石柱”知名度、知晓度迅速扩散,客源市场开始向成都、武汉等地拓展,黄水旅游区单日客流最高峰达2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去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2.63亿元,较同期增长13.4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0.52%、32.53%。

  如今,“黄水人家”乡村旅游成立分社23家,社员总数由成立之初的89家发展到1074家,带动贫困户301户,积极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走上绿色生态康养路 “绣”好脱贫攻坚“一针一线”

2018-01-11 09:47:26 来源: 0 条评论

  农民新村 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百合产业服务“康养”助推脱贫。 石柱县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付迪西

  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有一片山水如画、古韵悠扬的乐土,世界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这里唱响。这里就是全域康养胜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如今正走上一条绿色生态的康养之路的石柱,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的呢?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优势明显,在当下又是如何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呢?昨日,石柱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军接受了商报记者采访。

  保护好青山绿水 去年新增营造林25万亩

  商报记者:石柱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左军:“风情土家,康养石柱”这句城市推广语,让不少人记住了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有一座美丽的康养之城——石柱,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代名词。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商报记者:具体有什么措施?目前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左军:我们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认真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补绿增绿活动,去年新增营造林25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2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4%。石柱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称号。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29条县级河流、38座水库水生态治理管控。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执法监管,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意见全面完成整改工作。

  用好绿色资源

  将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商报记者:石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绿色资源,那么是怎样利用独特的绿色资源来促进发展的呢?

  左军:我们确立了“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提出了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的思路,把以“观养、住养、动养、文养、疗养、食养”为重点的“大康养”产业,作为石柱发展的第一牵引产业。比如,石柱是中国黄连之乡,黄连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黄连正是康养经济中“疗养”的重要产业项目。

  商报记者:石柱正走上一条绿色生态的康养之路,具体如何落实?

  左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高起点实施“六养”方案,做到推进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完善康养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康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是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为主线,创建大风堡—太阳湖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个国字号”旅游品牌,推进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土司城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文化、交通设施覆盖景区工程,开发一批四季游、时令游产品。

  四是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着力打造“源味石柱”区域公用品牌。

  五是以黄水、冷水、中益等特色小镇为示范,策划并打造一批以产业为核心的康养集镇群、特色村,不断扩大“康养石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石柱将加快构建康养产业体系,力争到2021年“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到达50%以上。

  “绣”好脱贫攻坚

  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商报记者:地处武陵山区的石柱,是全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场硬战怎么打?

  左军:今年是我县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三变”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住房安稳“三项工作”为主抓手,下足“绣花”功夫,提高脱贫质量。

  商报记者:脱贫攻坚行动以来,石柱已先后实现了65个贫困村、5万多人贫困人口脱贫,接下来还将怎么做?

  左军:贯彻“六个精准”要求,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花大力气推进“六个到户”,“两不愁”保障到户、住房安稳保障到户、教育资助保障到户、医疗救助保障到户、收入达标保障到户、人居环境整治到户等“六个到户”,精准解决贫困群众具体困难,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有保障。

  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四个深度发力”为抓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深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到今年底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7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计划投入6.5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力争到2020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为3:7;深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启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并逐步在全县推广,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狠抓教育、医疗等惠民政策落地,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关

  “康养石柱”

  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2017年,成功举办文坛百家聚石柱·大V神笔诵康养、中国·重庆石柱首届康养大会、2017中国石柱黄水消夏旅游季等活动,“康养石柱”知名度、知晓度迅速扩散,客源市场开始向成都、武汉等地拓展,黄水旅游区单日客流最高峰达2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去年前三季度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2.63亿元,较同期增长13.4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0.52%、32.53%。

  如今,“黄水人家”乡村旅游成立分社23家,社员总数由成立之初的89家发展到1074家,带动贫困户301户,积极助推旅游产业扶贫。

[责任编辑: 刘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