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四风”不止步关键靠“四气”
一段时间以来,“四风”问题换上“隐身衣”,充分说明作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作者:宛诗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是就新华社一篇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的。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五年多来,全党上下砥砺踏石留印的坚韧精神,保持雷厉风行的高压态势,令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同时也要看到,一时改进作风并不难,难的是养成风清气正的行为习惯;制定规章制度并不难,难的是培育崇清尚简的制度文化。一段时间以来,“四风”问题换上“隐身衣”,充分说明作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上为之、下效之。”领导带头,层层示范,是狠刹“四风”的重要方法。党的十九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印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坚定意志,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以上率下的崇高风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狠刹“四风”顽疾,须臾不可放松。笔者以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纠正“四风”的新指示新论述,坚决执行党的十九大对作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刹“四风”不止步,关键靠“四气”。
一要力戒官气。官气就是粉饰的门面、就是造假的场面、就是虚伪的脸面,官气越重,面具越假,言越失真,人越虚伪,离群众越远。风形于上,俗成于下。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政风影响乡风,乡风也影响政风。党员领导干部居于领导地位,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多去乡间巷里沐沐乡风,多到田间地头吸吸民风,祛除心中的“官气”,洗涤“四风”的邪气。如此,“四风”才能祛得自然,祛得彻底。
二要真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群众,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党员干部只有从放下姿态、俯下身子、多接地气做起,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知群众所想、晓百姓所需,脚不怕沾泥、手不怕起茧、脸不怕晒黑,放下架子、放下身段、放下官话,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样,才能真正荡涤“四风”,走进百姓的心里,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
三要破除奢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个落马的贪官从反面教育我们,腐败是与奢侈联系在一起的,奢侈产生腐败,腐败导致堕落,这是腐化分子蜕变的规律,因而力戒奢侈是反腐倡廉的一剂良药,也是纠正“四风”的关键环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践行和传承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精神,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当好反对“四风”、崇俭戒奢的模范和表率,切实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转作风、树新风。
四要树立正气。一个地方有正气,才会人心顺和、事业发展;少了正气,歪风邪气就会滋生蔓延,阻碍事业的进程。“四风”问题之所以反复难治,根子就出在正气不彰、邪气乱窜上。古人云:“小胜凭智,长胜凭德。” 习近平总书记也倡导 “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立德修身、一身正气,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面临的终身课题,更是纠正“四风”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只有坚持立德修身,保持浩然正气,做到思想端正、作风端正、行为端正,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党性原则办事,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才能让那些“四风”失去土壤和市场。(宛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