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根本途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必然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提升经营主体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量、规模、生产经营能力、竞争力及其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的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就业吸纳、订单带动、参股合作、利润分红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集体经济组织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公司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农户”“合作社 基地 科研 农户”“村集体 合作社 企业 农户”“基地 景点 产业 农户”等丰富多样的组织模式、利益连接与分享机制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了大力发展,但其发展规模尤其是数量相对于带动广大农民增收的需求而言,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还面临很多困难。相对于我国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的总量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量还显不足,且在广大农村的不同区域分布不平衡,尤其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发展较为缓慢,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知名品牌效应有待大幅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电子商务补贴项目申报难、农村物流亟需财政补贴、亟需加强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因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制度。广大农村区域亟需快速干道通达辐射,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缺乏,抗风险能力低。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和特色农旅融合发展规划,以普通干线公路网改造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快联工程”和“通畅工程”,实现产业集中区快速到达,干线公路和连接公路提档升级,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标准化果园、农田、养殖场所建设;扩大机耕道宽度,便于大型农业机械通行,为机械化创造条件。

  二是完善耕地保护和农业设施用地保障制度。耕地保护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农业设施用地需求普遍强烈,且农业附属设施用房资产缺乏法律保障,制约社会资本和农户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亟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要求,依照特色农旅融合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边界,调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将本不是基本农田的土地调整出基本农田保护区,把永久基本农田管住、用好,把生态旅游资源管好、用活,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供发展空间和用地保障。

  三是完善涉农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制度。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投入循环难,对财政补贴需求强烈。基层政府对农业财政投入的重点对象、额度、时间等的自主性不足,导致财政投入的确定性和针对性不足,基层政府难以实现部门间资金的有效整合利用,资金使用效益难提高。亟需依托项目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完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的精神,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健全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扶持制度。各地区在以农旅融合发展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加大整体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亟需立足本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龙头企业难以引进和培育的地区,通过行政引导,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户抱团发展,通过统一设施、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营销、包销、入股分红、代耕代种、免费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市场培育、品牌打造、产品竞争力提升;对村委会主动谋发展的村,可以多配备专业技术性强的村委会专职人员。通过政府引导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技术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加强品控风险防范提升市场品牌效应,给农村快递物流财政补贴。

  五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和风险防范制度。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交易市场缺乏,“三权”所代表的资产专用性很强,资产流动性弱,交易价值发现难,风险高,收益率低,银行经营管理者放贷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产品和保险评估机构缺乏。各地区亟需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功能;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制退出机制;建立土地经营权“再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合理设定预交土地租用、入股分红等风险保障金的标准和年限,加强土地租用或入股等方式流转的风险防范。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和考核监管机制,银行创新开展果树、渔业等附着物、农作物、水产品的抵押贷款新产品,开发经济作物保险产品,景区团体保险、游客保险和价格保险新产品;银行及银监部门对农业贷款需要建立专门的贷款考核指标和标准以及偿贷周期、考核周期;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费财政补贴机制。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02-02 09:37:28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根本途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必然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提升经营主体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数量、规模、生产经营能力、竞争力及其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的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通过就业吸纳、订单带动、参股合作、利润分红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集体经济组织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公司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农户”“合作社 基地 科研 农户”“村集体 合作社 企业 农户”“基地 景点 产业 农户”等丰富多样的组织模式、利益连接与分享机制使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了大力发展,但其发展规模尤其是数量相对于带动广大农民增收的需求而言,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还面临很多困难。相对于我国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乡村从业人员的总量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量还显不足,且在广大农村的不同区域分布不平衡,尤其在远离城市的区域发展较为缓慢,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和知名品牌效应有待大幅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电子商务补贴项目申报难、农村物流亟需财政补贴、亟需加强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因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制度。广大农村区域亟需快速干道通达辐射,现代农业生产设施缺乏,抗风险能力低。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和特色农旅融合发展规划,以普通干线公路网改造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快联工程”和“通畅工程”,实现产业集中区快速到达,干线公路和连接公路提档升级,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标准化果园、农田、养殖场所建设;扩大机耕道宽度,便于大型农业机械通行,为机械化创造条件。

  二是完善耕地保护和农业设施用地保障制度。耕地保护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农业设施用地需求普遍强烈,且农业附属设施用房资产缺乏法律保障,制约社会资本和农户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亟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要求,依照特色农旅融合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边界,调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将本不是基本农田的土地调整出基本农田保护区,把永久基本农田管住、用好,把生态旅游资源管好、用活,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供发展空间和用地保障。

  三是完善涉农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制度。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投入循环难,对财政补贴需求强烈。基层政府对农业财政投入的重点对象、额度、时间等的自主性不足,导致财政投入的确定性和针对性不足,基层政府难以实现部门间资金的有效整合利用,资金使用效益难提高。亟需依托项目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完善投入方式提高使用效率。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的精神,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合涉农财政资金,完善财政投入方式,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健全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扶持制度。各地区在以农旅融合发展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加大整体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亟需立足本土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龙头企业难以引进和培育的地区,通过行政引导,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户抱团发展,通过统一设施、统一管理、统一农资、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营销、包销、入股分红、代耕代种、免费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市场培育、品牌打造、产品竞争力提升;对村委会主动谋发展的村,可以多配备专业技术性强的村委会专职人员。通过政府引导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技术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加强品控风险防范提升市场品牌效应,给农村快递物流财政补贴。

  五是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和风险防范制度。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交易市场缺乏,“三权”所代表的资产专用性很强,资产流动性弱,交易价值发现难,风险高,收益率低,银行经营管理者放贷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产品和保险评估机构缺乏。各地区亟需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其培育和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功能;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制退出机制;建立土地经营权“再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合理设定预交土地租用、入股分红等风险保障金的标准和年限,加强土地租用或入股等方式流转的风险防范。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和考核监管机制,银行创新开展果树、渔业等附着物、农作物、水产品的抵押贷款新产品,开发经济作物保险产品,景区团体保险、游客保险和价格保险新产品;银行及银监部门对农业贷款需要建立专门的贷款考核指标和标准以及偿贷周期、考核周期;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费财政补贴机制。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

[责任编辑: 刘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