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春走基层】让环卫工过个“暖心年”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8-02-06

  今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但是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一队职工们的心里却都暖烘烘的。春节临近,西城区工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人性化的“单身房”“探亲房”“夫妻房”,让这些在寒风中工作的室外劳动者感受到来自工会、来自政府的温暖。

  2月1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晋太南胡同9号的一栋小楼内,这里是环卫工人的宿舍,食堂、卫生间、洗衣房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备。

  “环卫工人们每天要露天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冬天寒风刺骨,早晨五点多就得起来,风刮在脸上就像小刀子割一样。”西城区总工会副主席许畅说,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工会应尽的责任。

  老家河北邢台的环卫工人代东霞今年不回家过年了,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工会为他提供了一间温暖的“夫妻房”。在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夫妻房”内,双人床、衣橱、桌子、鞋架、暖水壶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比自己在外面租房好多了,不仅干净,而且旁边就是职工食堂,吃饭既方便又实惠。”代东霞说,2016年以前,他跟妻子在外面租房住,一月房租就要一两千元,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大笔开支。

  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队长王宁告诉记者,目前一队有500多名环卫工人,其中300多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家人聚少离多。有时候家人来探亲,只能在外面住。

  来自江苏徐州的环卫工人许陈林颇有感触,去年他妻子来北京探亲,在附近找了一个最便宜的旅馆住,每天还要200多元钱。

  许陈林说,他已经有9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今年工会为他提供了“探亲房”,他特别“邀请”了妻子来和他一起过年。“我还没跟她说,想等她过几天来了,给她一个小惊喜。”许陈林笑着说。

  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工会主席陶运龙告诉记者,过节期间租房贵、租房难,“没个落脚的地方,工人们就更想家了。这回有了‘探亲房’‘夫妻房’,让这些平日里辛苦工作的工人们过个‘团圆年’‘暖心年’。”(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让环卫工过个“暖心年”

2018-02-06 11:18:56 来源: 0 条评论

  今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但是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一队职工们的心里却都暖烘烘的。春节临近,西城区工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人性化的“单身房”“探亲房”“夫妻房”,让这些在寒风中工作的室外劳动者感受到来自工会、来自政府的温暖。

  2月1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西城区陶然亭街道晋太南胡同9号的一栋小楼内,这里是环卫工人的宿舍,食堂、卫生间、洗衣房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非常完备。

  “环卫工人们每天要露天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冬天寒风刺骨,早晨五点多就得起来,风刮在脸上就像小刀子割一样。”西城区总工会副主席许畅说,给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工会应尽的责任。

  老家河北邢台的环卫工人代东霞今年不回家过年了,一方面是因为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因为工会为他提供了一间温暖的“夫妻房”。在面积不到10平方米的“夫妻房”内,双人床、衣橱、桌子、鞋架、暖水壶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比自己在外面租房好多了,不仅干净,而且旁边就是职工食堂,吃饭既方便又实惠。”代东霞说,2016年以前,他跟妻子在外面租房住,一月房租就要一两千元,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大笔开支。

  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队长王宁告诉记者,目前一队有500多名环卫工人,其中300多名是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的关系,跟家人聚少离多。有时候家人来探亲,只能在外面住。

  来自江苏徐州的环卫工人许陈林颇有感触,去年他妻子来北京探亲,在附近找了一个最便宜的旅馆住,每天还要200多元钱。

  许陈林说,他已经有9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今年工会为他提供了“探亲房”,他特别“邀请”了妻子来和他一起过年。“我还没跟她说,想等她过几天来了,给她一个小惊喜。”许陈林笑着说。

  西城区环卫中心一队工会主席陶运龙告诉记者,过节期间租房贵、租房难,“没个落脚的地方,工人们就更想家了。这回有了‘探亲房’‘夫妻房’,让这些平日里辛苦工作的工人们过个‘团圆年’‘暖心年’。”(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

[责任编辑: 汤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