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36名扶贫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集中下乡报到
烟台全市脱贫攻坚一线迎来生力军。本周,烟台市集中选派的236名干部陆续到扶贫任务较重的县市区报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现了扶贫工作重点县乡村全覆盖。本次报到不搞迎来送往,自行报到;到岗后立即进入角色、投身工作,工作作风迎来持续转变。截至7日上午,所有挂职干部和市派第一书记或坐动车,或驾私家车,或打车下乡报到,已全部到挂职单位和任职所在镇村对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实施“332”集中攻坚行动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根据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今年,烟台市委、市政府经过综合考量、认真研究,确定实施“332”重点贫困区域集中攻坚行动,明确海阳、栖霞、莱阳为扶贫工作重点县,筛选30个扶贫工作重点镇、200个重点村。
为全力服务“332”集中攻坚行动,烟台市委组织部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抓手,集中选派236名党员干部到扶贫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工作,其中,6名干部挂职任县市区政府副职,30名干部挂职任镇街党委副书记,200名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主要负责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扶贫工作重点县乡村全覆盖。
这批选派的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不仅人数多,覆盖面广,人选质量也是过硬的。本次选派坚持“硬抽人、抽硬人”,原则上,抽调后备干部或优秀年轻干部。其中市直部门反复筛选确定的82名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平均年龄40岁,副处级6名、正科级(事业中级)50名、副科级26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9名。
严守“六项纪律”去报到
按照报到要求,扶贫挂职干部,2月6日前报到并开展工作。市派第一书记,2月10日前报到,与所在县市区和镇村搞好沟通衔接,全面做好到岗驻村准备,2月25日正式到岗驻村。
2月5日起,烟台市扶贫工作重点县陆续迎来了扶贫挂职干部和市派第一书记。他们以任职县市区为单位,自带行李,一切从简,或乘坐动车、或拼私家车集体到当地组织部门报到,简单座谈后马不停蹄奔赴各自挂职单位和任职所在镇村,立即投入新的岗位。
“村庄人居环境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一般。”蓬莱市大辛店镇黑岚沟村第一书记率春明昨日入村报到,这是村里给他的第一印象。待春节后到岗驻村,他决定挨户走访,摸清底子,力争尽快改善村庄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为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中央纠正“四风”不止步的要求,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通知,强调挂职干部和市派第一书记报到六项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报到,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的,由派出单位向市委组织部书面说明情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搞迎来送往,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自行报到;严禁以“送行、接风”为名请吃、吃请;严格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严禁违规使用公车报到;严禁以任何形式接受基层赠送的礼品、土特产等;扶贫挂职干部报到后、市派第一书记到岗驻村后,要立即进入角色、投身工作,严肃请销假纪律,严禁无故脱岗。
合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236名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虽奔赴不同岗位,但大家共同的任务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主战场都是贫困村。
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具体怎么干?日前,市委组织部已印发《烟台市扶贫挂职干部管理办法》和《第一书记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强调挂职和驻村纪律,要求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重点在精准脱贫、加强基层党建、发展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确保党的政策不走样、有实效。
挂职副县市区长,要在重点抓好扶贫工作、分工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分管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并与县市区常委组织部长组成2人工作小组,合力抓好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和市县选派第一书记管理服务,侧重抓好市派干部的管理服务。
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要抓好市县选派第一书记的管理服务,协助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并抓好分管和协管的其他工作。
第一书记必须与派出单位工作脱钩,每月驻村必须不少于20天,每天记一篇工作日志、每周和乡镇党委汇报一次工作、每月向市县组织部上报一次工作写实、每半年撰写一篇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