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什么过河不脱鞋?巴南“木洞山歌”唱得欢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8-02-23

  木洞山歌表演者在木洞河街与观众零距离互动,点燃古镇节日氛围。何洲行 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谭柯

  “走,一起去看热闹!”正月初三(2月18日),巴南区木洞镇居民高雷刚放下碗,就约上邻居陈雪前往河街剧场观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演出。此时,剧场门前已排起长队。

  其实不仅是春节,河街剧场建成以来,周末看演出已成为木洞居民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一个小剧场,正以文化的力量,演奏出一曲乡村大文明的欢歌。

  从台下到台上 观众互动秒变演员

  “自河街剧场启用以来,每周都有两场精彩的山歌表演。”居民王静说,春节期间她要邀请外地朋友前来感受巴南传统文化。

  早在唐代,木洞便有“舟中集市”之称,明清后期木洞成为川东“四大名镇”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也发源于此。

  在剧场演出中,“互动”成为一大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一曲曲木洞山歌响起时,台下观众会提起嗓子打着节拍唱和,小孩们也跟着手舞足蹈。每场演出的山歌互动环节,观众还能现场上台体验一把。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主动进来看表演,出去后都能哼唱两句木洞山歌。”河街剧场负责人说,通过表演互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对木洞山歌、木洞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台上到台下 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休闲有了去处,娱乐有了场所,聚会有了阵地……河街剧场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欢乐。“不用等到节假日,每周都能欣赏精彩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小剧场看起来更有氛围。”“感觉山歌传承有专门的平台。”说到河街剧场,不少居民拍手称赞。

  每逢周末,山歌爱好者陈强会将10岁的女儿带到河街剧场参加培训。“剧场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文化阵地,也为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新舞台。”陈强表示。

  “木洞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瑰宝,我们将努力把河街剧场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传统教育为一体的非遗传承培训基地。”木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自娱到共善 木洞山歌弘扬正能量

  “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过河横起走?什么过河背八卦?什么过河挂青苔?”表演进行到高潮,纯朴悠扬的歌声响彻剧场,台上的表演者是木洞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喻良华。

  作为土生土长的木洞人,喻良华与木洞山歌结缘60余载,他一生致力于木洞山歌的发展和创新,让木洞山歌通俗化,更具音乐性,是木洞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山歌王”。在他看来,只有为木洞山歌注入正能量,融入群众和生活才能激活生命力。

  《庆丰收》《杀年猪》《抬石头》……近年来,木洞镇提出“争做向上向善木洞人”目标,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把木洞山歌作为载体,弘扬正能量。由此,喻良华、秦萩玥等非遗传承人通过探索,在木洞山歌的歌词中既保留了原有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等内容的词句,又融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新内容。

  “木洞河街剧场的火爆场面,使传统文化走入人们的内心成为可能。”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称,巴南区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抗战文化等异彩纷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巴南正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巩固培育基层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什么过河不脱鞋?巴南“木洞山歌”唱得欢

2018-02-23 09:43:31 来源: 0 条评论

  木洞山歌表演者在木洞河街与观众零距离互动,点燃古镇节日氛围。何洲行 摄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谭柯

  “走,一起去看热闹!”正月初三(2月18日),巴南区木洞镇居民高雷刚放下碗,就约上邻居陈雪前往河街剧场观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演出。此时,剧场门前已排起长队。

  其实不仅是春节,河街剧场建成以来,周末看演出已成为木洞居民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一个小剧场,正以文化的力量,演奏出一曲乡村大文明的欢歌。

  从台下到台上 观众互动秒变演员

  “自河街剧场启用以来,每周都有两场精彩的山歌表演。”居民王静说,春节期间她要邀请外地朋友前来感受巴南传统文化。

  早在唐代,木洞便有“舟中集市”之称,明清后期木洞成为川东“四大名镇”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也发源于此。

  在剧场演出中,“互动”成为一大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当一曲曲木洞山歌响起时,台下观众会提起嗓子打着节拍唱和,小孩们也跟着手舞足蹈。每场演出的山歌互动环节,观众还能现场上台体验一把。

  “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主动进来看表演,出去后都能哼唱两句木洞山歌。”河街剧场负责人说,通过表演互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对木洞山歌、木洞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台上到台下 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休闲有了去处,娱乐有了场所,聚会有了阵地……河街剧场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欢乐。“不用等到节假日,每周都能欣赏精彩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小剧场看起来更有氛围。”“感觉山歌传承有专门的平台。”说到河街剧场,不少居民拍手称赞。

  每逢周末,山歌爱好者陈强会将10岁的女儿带到河街剧场参加培训。“剧场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文化阵地,也为木洞山歌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新舞台。”陈强表示。

  “木洞山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瑰宝,我们将努力把河街剧场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传统教育为一体的非遗传承培训基地。”木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自娱到共善 木洞山歌弘扬正能量

  “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过河横起走?什么过河背八卦?什么过河挂青苔?”表演进行到高潮,纯朴悠扬的歌声响彻剧场,台上的表演者是木洞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喻良华。

  作为土生土长的木洞人,喻良华与木洞山歌结缘60余载,他一生致力于木洞山歌的发展和创新,让木洞山歌通俗化,更具音乐性,是木洞乃至全国响当当的“山歌王”。在他看来,只有为木洞山歌注入正能量,融入群众和生活才能激活生命力。

  《庆丰收》《杀年猪》《抬石头》……近年来,木洞镇提出“争做向上向善木洞人”目标,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把木洞山歌作为载体,弘扬正能量。由此,喻良华、秦萩玥等非遗传承人通过探索,在木洞山歌的歌词中既保留了原有表达农民劳动、生活、爱情等内容的词句,又融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新内容。

  “木洞河街剧场的火爆场面,使传统文化走入人们的内心成为可能。”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称,巴南区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抗战文化等异彩纷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巴南正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引导巩固培育基层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 刘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