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理上网来】《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影响至深意义非凡

来源:宣讲家网2018-02-23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读过《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每一位同志,都会记得它的这一开篇之语。

  1848年2月21日《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这一划时代文献的诞生,到今年已经整整170年了。

  《宣言》的问世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以《宣言》为界标,世界历史从此跨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时代。随着《宣言》的广泛传播,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宣言》所提供的弥足珍贵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它,整个19至20世纪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了。

  170年过去了,但《宣言》的光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泯灭,依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联系我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联系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选择,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成果,令我们深深感到《宣言》对中国影响巨大、意义非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更感到《宣言》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引领至深。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面对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四处探寻强国富民的科学真理,相继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主张,结果都是“此路不通”。但从1899年开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在当时的媒体上介绍《宣言》的部分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由此开始,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了在中国大地的“徘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至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仅积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思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作了比较系统而简明的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尤其要感谢陈望道这位学者,是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废寝忘食地辛苦劳作,乃至在吃粽子时竟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终于在1920年8月翻译出《宣言》的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竞相购买,以至一版再版。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影响下,催生了中国第一批共产党人。很快地,《中国共产党宣言》诞生了,它清晰地阐释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宣告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党组织领导劳苦大众,开展阶级斗争。《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明确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表明了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新型政党已经孕育成熟并即将诞生。《中国共产党宣言》在全国各地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早期共产党员及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还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正在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位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可以说,正是《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没有《宣言》的引领,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选择引领至深。面对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之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但也以失败而告终。半个多世纪后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眼睛向外”,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社会制度,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应运而生。但戊戌变法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的失败证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只能通过劳苦大众的革命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后,人们本以为中国会像当年的西方国家一样,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从此发展强大起来。可是,代替清王朝的是北洋军阀的割据和连年混战。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通过农民起义和学习西方实现救国救民是不可能的,实现强国富民更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人们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发展感到迷茫和失望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它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宣言》中文版的问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华民族充满希望。《宣言》这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它就像一盏耀眼的明灯,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行动指南,使中国工人阶级从一个受苦受难的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行动的自为的阶级,开始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自觉发挥革命领导作用,形成了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的社会力量。由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前进道路充满曲折。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曾照抄照搬十月革命道路,搞城市中心主义。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苏联革命经验采取了简单照抄照搬的态度,从理论和原则出发去剪裁现实生活,套用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问题,结果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重大挫折,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而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有“农村包围城市”吗,有“武装割据”吗?没有!这不正是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范本吗?!

  三、《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引领至深。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刻分析后形成的科学结论;三是以具体历史条件为存在前提的个别结论和论断。它们是各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正是《宣言》的引领,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取。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且深刻阐述了它的科学内涵。他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此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继诞生,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我们看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同的。与170年前的《宣言》相对照,“旗帜”是共同的,“精髓”是共同的,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时代精神和战略思维,事业新貌却是与时俱进、代代相承、传之久远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稳定而不僵化,坚持而不失灵活,创新而不放弃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优点。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髓,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对照《共产党宣言》进行 自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心底、指导行动。

  《宣言》是共产党员的“圣经”,是所有共产党员的誓言。既如此,我们纪念《宣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对照《宣言》进行自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心底、指导行动。

  查初心信念牢不牢《宣言》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人先锋队性质和宗旨,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方向,体现了共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宣言》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先进分子,要始终保持定力、牢记初心。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过去,回望初心,不是为寻找精神慰藉,也不是为取得的成绩骄傲自满,而是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辉煌,重温我们党曾经立下的革命誓言。一切向前走,一定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一定不能忘记党旗下的宣誓。

  对照《宣言》查一查:就是要查写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与目的变没变,写在入党志愿书中的追求与理想改没改,初定的正道偏没偏,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守没守?内心中要始终装着一把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不管风吹浪打,永葆初心不动摇。

  查先进性有没有《宣言》中曾经说过,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推动所有其他部分前进的部分”。《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底色基因;既是为共产党人打底定型的启蒙教材,也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共产党员保持政治本色,有着许多论述,提出许多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就是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自查先进性有没有,就是要看“底色”还在不在?这是极为重要的。“底色”就是原生色、固有色,“底色”就是“本色”。共产党员的“底色”“本色”就是“先进性”,也就是说,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执政为民的价值观。要切实解决好这个管根本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好了,就固牢了根,就培壮了本。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多元,诱惑很多,保持共产党人的“底色”“本色”,始终是我们长期面对的政治考验。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宣言》精神洗礼,经常拿《宣言》照照镜、暖暖心、治治病,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查使命担当强不强《宣言》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得出了两个“不可避免”的结论,明确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理想、宗旨、使命、担当,这些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高频词。纪念《宣言》诞生170年,我们就要对照《宣言》,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查使命担当强不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血脉的使命担当。“我是谁、为了谁”,这是共产党员要一辈子面对的心灵追问。在新时代使命担当中,更不能放弃这样的追问。我们看到,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舍弃小我,全心为民,成为时代楷模;而有一些党员干部,却恰恰相反,有权便任性,过去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约束多了、管得严了,则是“不吃不拿不干事”了。从“为官乱为”倒向“为官不为”,遇事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百姓哀叹“反腐倡廉,事情反倒不好办了”。这是对一些公务人员、对党的干部的极大警示。当此之时,我们一定要对照使命想一想,既然国家和人民选择了我们,就要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绝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是职业的追求、使命的担当,也是做人的境界,有为才有位,在位要有为,要有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劲头,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用政绩和名声来检验是否“上不负国家、下不违百姓”,共产党人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为国兴业是最重要的价值。新时代,我们重温《宣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理上网来】《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影响至深意义非凡

2018-02-23 17:30:08 来源: 0 条评论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读过《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每一位同志,都会记得它的这一开篇之语。

  1848年2月21日《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这一划时代文献的诞生,到今年已经整整170年了。

  《宣言》的问世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以《宣言》为界标,世界历史从此跨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时代。随着《宣言》的广泛传播,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宣言》所提供的弥足珍贵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它,整个19至20世纪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了。

  170年过去了,但《宣言》的光辉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泯灭,依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联系我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联系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选择,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成果,令我们深深感到《宣言》对中国影响巨大、意义非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更感到《宣言》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引领至深。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面对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忧国忧民,四处探寻强国富民的科学真理,相继提出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主张,结果都是“此路不通”。但从1899年开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在当时的媒体上介绍《宣言》的部分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由此开始,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了在中国大地的“徘徊”。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至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仅积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思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作了比较系统而简明的介绍。中国共产党人尤其要感谢陈望道这位学者,是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废寝忘食地辛苦劳作,乃至在吃粽子时竟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终于在1920年8月翻译出《宣言》的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竞相购买,以至一版再版。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影响下,催生了中国第一批共产党人。很快地,《中国共产党宣言》诞生了,它清晰地阐释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宣告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通过党组织领导劳苦大众,开展阶级斗争。《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明确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表明了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新型政党已经孕育成熟并即将诞生。《中国共产党宣言》在全国各地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早期共产党员及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然还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后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正在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人。北京大学在1923年时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得51票位列第二,这一结果,折射出当时中国知识界榜样转移的思想状态。可以说,正是《宣言》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根本上说,没有《宣言》的引领,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选择引领至深。面对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之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但也以失败而告终。半个多世纪后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眼睛向外”,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社会制度,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应运而生。但戊戌变法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的失败证明,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只能通过劳苦大众的革命推翻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后,人们本以为中国会像当年的西方国家一样,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从此发展强大起来。可是,代替清王朝的是北洋军阀的割据和连年混战。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通过农民起义和学习西方实现救国救民是不可能的,实现强国富民更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人们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发展感到迷茫和失望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它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宣言》中文版的问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华民族充满希望。《宣言》这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它就像一盏耀眼的明灯,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行动指南,使中国工人阶级从一个受苦受难的自在的阶级变为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行动的自为的阶级,开始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自觉发挥革命领导作用,形成了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的社会力量。由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前进道路充满曲折。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教条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曾照抄照搬十月革命道路,搞城市中心主义。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苏联革命经验采取了简单照抄照搬的态度,从理论和原则出发去剪裁现实生活,套用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问题,结果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重大挫折,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而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有“农村包围城市”吗,有“武装割据”吗?没有!这不正是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范本吗?!

  三、《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引领至深。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刻分析后形成的科学结论;三是以具体历史条件为存在前提的个别结论和论断。它们是各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正是《宣言》的引领,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取。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且深刻阐述了它的科学内涵。他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此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继诞生,这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我们看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共同的。与170年前的《宣言》相对照,“旗帜”是共同的,“精髓”是共同的,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时代精神和战略思维,事业新貌却是与时俱进、代代相承、传之久远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稳定而不僵化,坚持而不失灵活,创新而不放弃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优点。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髓,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对照《共产党宣言》进行 自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心底、指导行动。

  《宣言》是共产党员的“圣经”,是所有共产党员的誓言。既如此,我们纪念《宣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对照《宣言》进行自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心底、指导行动。

  查初心信念牢不牢《宣言》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人先锋队性质和宗旨,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方向,体现了共产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宣言》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先进分子,要始终保持定力、牢记初心。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过去,回望初心,不是为寻找精神慰藉,也不是为取得的成绩骄傲自满,而是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辉煌,重温我们党曾经立下的革命誓言。一切向前走,一定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一定不能忘记党旗下的宣誓。

  对照《宣言》查一查:就是要查写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与目的变没变,写在入党志愿书中的追求与理想改没改,初定的正道偏没偏,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守没守?内心中要始终装着一把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不管风吹浪打,永葆初心不动摇。

  查先进性有没有《宣言》中曾经说过,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部分,推动所有其他部分前进的部分”。《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百科全书,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底色基因;既是为共产党人打底定型的启蒙教材,也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共产党员保持政治本色,有着许多论述,提出许多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就是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我们自查先进性有没有,就是要看“底色”还在不在?这是极为重要的。“底色”就是原生色、固有色,“底色”就是“本色”。共产党员的“底色”“本色”就是“先进性”,也就是说,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执政为民的价值观。要切实解决好这个管根本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解决好了,就固牢了根,就培壮了本。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多元,诱惑很多,保持共产党人的“底色”“本色”,始终是我们长期面对的政治考验。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宣言》精神洗礼,经常拿《宣言》照照镜、暖暖心、治治病,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查使命担当强不强《宣言》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得出了两个“不可避免”的结论,明确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理想、宗旨、使命、担当,这些可以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高频词。纪念《宣言》诞生170年,我们就要对照《宣言》,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查使命担当强不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血脉的使命担当。“我是谁、为了谁”,这是共产党员要一辈子面对的心灵追问。在新时代使命担当中,更不能放弃这样的追问。我们看到,有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舍弃小我,全心为民,成为时代楷模;而有一些党员干部,却恰恰相反,有权便任性,过去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约束多了、管得严了,则是“不吃不拿不干事”了。从“为官乱为”倒向“为官不为”,遇事能推则推、能躲就躲,百姓哀叹“反腐倡廉,事情反倒不好办了”。这是对一些公务人员、对党的干部的极大警示。当此之时,我们一定要对照使命想一想,既然国家和人民选择了我们,就要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绝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是职业的追求、使命的担当,也是做人的境界,有为才有位,在位要有为,要有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劲头,心中时刻想着群众,用政绩和名声来检验是否“上不负国家、下不违百姓”,共产党人要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为国兴业是最重要的价值。新时代,我们重温《宣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