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央视快评】构筑绿色长城 推进生态文明

来源:央视网2018-03-06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

  习总书记就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金句,如今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全社会共识。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更是为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环保督察为例,自2015年底启动河北环境保护督察试点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组用两年时间分四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让环保部门长出了“牙齿”,更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五年多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始试点……“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正在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成绩有目共睹,但距离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绿色发展领域,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人口和资源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青山在望,绿水相拥,蓝天常在,这些都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幸福生活、全面小康的标配。习总书记一语中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阶段目标中对生态文明的具体部署: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首次有了“美丽”新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按下了建设“美丽中国”快进键,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图卷正徐徐展开。我们坚信,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是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央视评论员)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央视快评】构筑绿色长城 推进生态文明

2018-03-06 08:43:21 来源: 0 条评论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

  习总书记就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金句,如今已经广为流传,成为全社会共识。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更是为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环保督察为例,自2015年底启动河北环境保护督察试点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组用两年时间分四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的督察全覆盖,让环保部门长出了“牙齿”,更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五年多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实施;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始试点……“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正在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成绩有目共睹,但距离人民的要求还有距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绿色发展领域,这种“不平衡”,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平衡、人口和资源的不平衡、人与自然的不平衡。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青山在望,绿水相拥,蓝天常在,这些都已经成了人们心中幸福生活、全面小康的标配。习总书记一语中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阶段目标中对生态文明的具体部署: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首次有了“美丽”新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按下了建设“美丽中国”快进键,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图卷正徐徐展开。我们坚信,新时代的中国必将是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央视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