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大文章”,习近平这样擘画
(习近平2018两会新语)这篇“大文章”,习近平这样擘画
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这一战略作出了重要阐释。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3月8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山东团所作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有的放矢却又着眼全局,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重点阐释,为“三农”工作作出了具体擘画。
乡村振兴:着眼未来的一篇“大文章”
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文章需要细谋划。
乡村振兴应该怎么干?习近平提出五个“振兴”: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从产业体系到人才支撑,从内在精神到外在环境的新气象,再到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内外结合、点面结合,总书记为我们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牢固的“四梁八柱”。
廊柱既成,则楼阁可待。牢牢抓住这五个方面,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有了着力点,还需要有方法,二者配合,便如鸟有翼车有轮。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这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法论。言简意赅,既有概括也有着意强调,还有明白的警示。
从工作重点到工作方法,习近平为我们勾勒出了乡村振兴的一篇立意深远、构架完备、内容丰满的大文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篇乡村振兴大文章的意义绝不局限于山东“一域”,而是着眼于全国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
此中深意不可不察。
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关键词之一
乡村振兴有多重要?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他说:“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重视“三农”工作。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绘就了一幅新的发展蓝图,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
“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中央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从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2018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乡村振兴”都是议题之一。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今年2月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在外出考察时,“乡村振兴”,是总书记调研的重要内容。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到江苏徐州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时强调,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在今年的两会上,“乡村振兴”,也是总书记的高频词。
在内蒙古代表团和广东代表团,总书记都提到了乡村振兴。此次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他强调“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这样的顶层规划设计,我们有理由相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愿景,不是虚妄。
乡村振兴:“大文章”巨细无遗
事事讲“落实”,是习近平的工作作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八个字是要点。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其目标是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习近平一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广东团参加审议时,他作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这次在山东团,针对乡村振兴,他进一步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乡村振兴就会迸发持久的活力。
同一切工作一样,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要求“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同时,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千千万万个基层“堡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坚强、最可靠的保障。
习近平谋划的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胸罗万机,巨细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