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热议中国两会
导航

国际社会热议中国两会

来源:人民网2018-03-20

  风雨兼程数十载,卓绝奋斗谱新篇。今天的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发展奇迹令世界惊叹。

  国际社会纷纷把目光投向两会,中国法制、中国经济、中国治理经验成为海外关注两会的热词。探寻中国的成功秘诀,海外人士得出的答案惊人的相似:有远见的领导人、清晰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共识。

  修改宪法与时俱进,为持续稳定发展护航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国际舆论看来,修改宪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机遇,中国这次与时俱进的宪法修改,不仅能为中国的稳定发展护航,还有益于世界发展。

  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马尔旺·苏达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将保证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树立了榜样,我相信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将更加繁荣,国家治理将更加成功。”

  俄罗斯资深媒体评论员伊戈尔·施努申科认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国宪法,是因为这个思想集中了中国数十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发展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被写入宪法总纲,《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利克·科尔容巴耶夫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顺理成章,既是时代要求,也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也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马丁·琼贡认为,这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高权威,并使这一理念的践行成为中国国家义务,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实践产生重要和积极影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艾纳尔·唐恩认为,宪法修改涉及了很多内容,包括社会民生、环境治理等。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民生政策也在跟进。宪法修改释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政府的政策会得到持续。不论是对外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对内的社会民生政策。

  创新、环保、绿色,中国经济增长重质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主要的贡献者,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完美的答卷: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两会期间发布的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巴西规划部门国际事务司司长阿尔巴谢认为,中国两会是非常重要的会议,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很多国家的主要投资国。中国经济向好发展,对包括巴西在内的中国所有贸易伙伴有利,也将对世界和平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相比速度,中国更注重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是国际舆论从两会中得出的判断。

  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说,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再唯GDP论,而是趋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发展。

  德国《新德意志报》认为,中国决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保持经济有序发展。目前,网络经济、新材料、汽车驱动系统、能源转型、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在创新数量和质量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教授汉斯·杭智科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经历了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中国更加重视环保和发展绿色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也刺激了中国走向绿色创新之路。中国将成为全球开发和使用电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先驱者。中国已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试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汽车、公交车和卡车。同时,中国也正在同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应用诸如此类的新科技。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项目主管于洁表示,今年中国两会对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优化生态平衡等提出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且是中国下一步经济转型的需要,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这也是中国继续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积极表现,显示了大国担当。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和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泰国玛希隆大学社科人文学院院长勒蔡·斯恩源认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为世界确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将目光转向东方,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新的路径”。

  中国理念、中国模式,世界期待借鉴中国

  从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取经,这是许多海外人士关注两会的重要目的之一。

  墨西哥驻华大使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表示,两会是读懂中国奇迹的最佳契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参照的样板,尽管中国特色道路不可复制,但其国家建设理念和社会治理方式却能启发广大拉美国家探索出一条契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例如,在减贫脱贫、创造就业、保护生态环境、工业科技创新、推进城市化进程等许多方面,中国的经验和做法就特别值得借鉴。要解开中国奇迹的深层次密码,答案恐怕在于这个伟大国家的一整套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决策机制,在于有一个善于以长远眼光谋篇布局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执政党。

  波兰亚洲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帕翠莎·彭德拉科夫斯卡表示,让人民幸福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在很多层面上已经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这给世界很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借鉴模式。

  不少海外人士认为,中国在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领导人做出了清晰的长期规划,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也将继续使世界获益。

  巴基斯坦资深评论员苏尔坦·哈利认为,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得到清晰的规划。届时,中国将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仅是照亮中国发展的灯塔,同时也是造福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理念。

  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认为,中国拥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少的。

  法国学者、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表示,近五年是中国全面加速发展的五年,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不仅体现在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上,也体现在中国向其他国家展现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是英明的”,塞尔维亚前总统尼科利奇表示,他们未雨绸缪,对中国这艘巨轮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了准备。领导如此庞大的国家没有智慧和胸怀是处理不好各种难题的。

  意大利《晚邮报》记者保罗·萨罗姆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很多国家借鉴学习,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思想着眼于中国的发展实际,能够充分凝聚人心。(常红 姚丽娟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国际社会热议中国两会

2018-03-20 16:49:59 来源: 0 条评论

  风雨兼程数十载,卓绝奋斗谱新篇。今天的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发展奇迹令世界惊叹。

  国际社会纷纷把目光投向两会,中国法制、中国经济、中国治理经验成为海外关注两会的热词。探寻中国的成功秘诀,海外人士得出的答案惊人的相似:有远见的领导人、清晰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共识。

  修改宪法与时俱进,为持续稳定发展护航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国际舆论看来,修改宪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机遇,中国这次与时俱进的宪法修改,不仅能为中国的稳定发展护航,还有益于世界发展。

  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马尔旺·苏达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将保证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稳定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树立了榜样,我相信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将更加繁荣,国家治理将更加成功。”

  俄罗斯资深媒体评论员伊戈尔·施努申科认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国宪法,是因为这个思想集中了中国数十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发展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被写入宪法总纲,《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利克·科尔容巴耶夫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顺理成章,既是时代要求,也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宪法,也是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国议会联盟秘书长马丁·琼贡认为,这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高权威,并使这一理念的践行成为中国国家义务,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实践产生重要和积极影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美国国际问题专家艾纳尔·唐恩认为,宪法修改涉及了很多内容,包括社会民生、环境治理等。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民生政策也在跟进。宪法修改释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政府的政策会得到持续。不论是对外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对内的社会民生政策。

  创新、环保、绿色,中国经济增长重质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主要的贡献者,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完美的答卷: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两会期间发布的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中国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

  巴西规划部门国际事务司司长阿尔巴谢认为,中国两会是非常重要的会议,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很多国家的主要投资国。中国经济向好发展,对包括巴西在内的中国所有贸易伙伴有利,也将对世界和平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相比速度,中国更注重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是国际舆论从两会中得出的判断。

  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说,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再唯GDP论,而是趋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发展。

  德国《新德意志报》认为,中国决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保持经济有序发展。目前,网络经济、新材料、汽车驱动系统、能源转型、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在创新数量和质量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悉尼大学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学教授汉斯·杭智科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经历了数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中国更加重视环保和发展绿色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也刺激了中国走向绿色创新之路。中国将成为全球开发和使用电动交通运输方式的先驱者。中国已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试用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汽车、公交车和卡车。同时,中国也正在同其他国家合作开发应用诸如此类的新科技。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与国际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项目主管于洁表示,今年中国两会对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优化生态平衡等提出新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且是中国下一步经济转型的需要,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这也是中国继续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积极表现,显示了大国担当。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表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和词汇已被纳入联合国文件,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贡献。

  泰国玛希隆大学社科人文学院院长勒蔡·斯恩源认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采取的重大改革举措,正在为世界确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将目光转向东方,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新的路径”。

  中国理念、中国模式,世界期待借鉴中国

  从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取经,这是许多海外人士关注两会的重要目的之一。

  墨西哥驻华大使何塞·路易斯·贝尔纳尔表示,两会是读懂中国奇迹的最佳契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参照的样板,尽管中国特色道路不可复制,但其国家建设理念和社会治理方式却能启发广大拉美国家探索出一条契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例如,在减贫脱贫、创造就业、保护生态环境、工业科技创新、推进城市化进程等许多方面,中国的经验和做法就特别值得借鉴。要解开中国奇迹的深层次密码,答案恐怕在于这个伟大国家的一整套具有本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政策和决策机制,在于有一个善于以长远眼光谋篇布局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执政党。

  波兰亚洲研究中心董事会主席帕翠莎·彭德拉科夫斯卡表示,让人民幸福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让人印象深刻,中国在很多层面上已经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这给世界很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借鉴模式。

  不少海外人士认为,中国在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领导人做出了清晰的长期规划,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也将继续使世界获益。

  巴基斯坦资深评论员苏尔坦·哈利认为,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得到清晰的规划。届时,中国将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不仅是照亮中国发展的灯塔,同时也是造福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理念。

  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认为,中国拥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少的。

  法国学者、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表示,近五年是中国全面加速发展的五年,中国向世界展示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这不仅体现在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上,也体现在中国向其他国家展现了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习近平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是英明的”,塞尔维亚前总统尼科利奇表示,他们未雨绸缪,对中国这艘巨轮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了准备。领导如此庞大的国家没有智慧和胸怀是处理不好各种难题的。

  意大利《晚邮报》记者保罗·萨罗姆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很多国家借鉴学习,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思想着眼于中国的发展实际,能够充分凝聚人心。(常红 姚丽娟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人民网等)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