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携手前行(中国道路中国梦)
前几年在江苏宿迁的帮扶记忆仍历历在目。如今,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兵”,我又从江苏张家港前往贵州沿河挂职。时光荏苒,初心不变,一个个人生阶段的坐标,记录着扶贫工作的点滴,也见证了我国减贫事业的发展。
长江尾的张家港,乌江畔的沿河,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却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共同目标,成为心手相连的圆梦伙伴。这些年的扶贫经历告诉我,东西部扶贫协作,不仅要将发达地区的致富经验带过去,更要结合当地实际,找到内生动力。
淇滩镇铜鼓村是沿河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7年,淇滩镇获得张家港市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按每户7843元的标准量化到1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入股当地肉牛养殖基地。基地采用“保底分红股份分红”的方式,完善了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贫困户的利益,做到了产业扶贫分量重、持久脱贫有保障。在去年年底分红大会上,102户共获得分红金额64000元。有村民表示,“走心的好政策,让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没有了后顾之忧。”
扶贫先扶智,重视教育保障是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手段。走访中发现,在某低保贫困家庭中,一个五口之家,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和两个高中生。让人惊喜的同时,也感慨因学致贫、返贫的困境。全家只靠一亩地的收成和父亲做泥瓦匠打零工的收入,无法负担孩子的学费。一块可能实现人生逆袭的“跳板”,一个未来能成功脱贫的“支点”,对这样的家庭何其珍贵!通过协调,我们迅速解决了这一家孩子的上学问题。
得益于扶贫协作的工作部署,这样的扶贫故事还有很多。一年来,我们探索出了“五位一体”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结对帮扶新模式,实现了两地市县、乡镇、村村、村企、园区五个层面全面结对。今年,我们将帮助沿河当地培训600名机关部门及乡村干部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现部门、乡镇互派干部挂职,在与沿河12个深度贫困村结对的基础上,抱团开展“滴灌式”精准扶贫行动,推进张家港与沿河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的扶贫协作,促进“帮眼下”与“谋长远”的有机结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参与扶贫,让我对扶贫协作有着切身的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一些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出很多脱贫致富的经验方法,获得人才、资本、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引导这些资源向中西部贫困地区流动,发挥扶贫协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鼓励当地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因地制宜找到路子,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但无论如何,身为扶贫“老兵”,就要持之以恒、有所作为,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步入全面小康,就是我的中国梦。
(陈世海 作者为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