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市工商局“下乡”调研后出台23条措施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3-28

  三月的乡村,草长莺飞。

  在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之时,广袤的农村,活跃着一支来自市工商局的调研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精准发力”的要求,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时代课题,他们走村串户,了解当地产业基础、脱贫情况,调研微型企业、农村电商、订单农业。

  壮大乡村经济实力是当务之急

  3月21日,涪陵百胜镇紫薇村,71岁的村民陈国芳正在给刚下种的包谷打除草剂。就在包谷地里,市工商局调研组成员和陈国芳聊起了家常。

  “老伴去世两三年了,家里的地我无力耕种,自己留了七八分,其余给邻居种。”陈国芳说,因为村里没什么产业,她3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她不想出去,自己种点地只能勉强糊口,于是成了低保户。

  在百胜镇百兴村,返乡农民工秦廷友的蘑菇在网上卖得不错。秦廷友告诉调研组,通过发展蘑菇产业,他自己的微企每年销售额可达900多万元,还带动了当地1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这些村民户均年收入达七八万元。

  “这说明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发展产业,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忠于对重庆日报记者说,“对贫困户的帮扶,很长时间里是采取送米送油之类的方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作用不大。要想真正脱贫,必须让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有造血功能。”

  作为市场主体的主管部门,去年8月,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便立即赴万州区龙驹镇、黔江区金溪镇、丰都县三建乡等8个深度贫困乡镇展开调研。今年,在我市“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活动中,市工商局更是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调研内容。

  在此次前往涪陵调研之前,他们已经在云阳、万州、石柱、渝北、荣昌、合川等区县的一批乡村进行了调研。

  六大促农行动“微企兴农”居首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工商局有的放矢地出台了23条具体措施,深化“六大促农行动”。其中,“微企兴农”行动排在首位。

  据调研组成员、市工商局中介处处长唐川介绍,所谓“微企兴农”,就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创办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微企,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具体包括在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打造6个微企特色村,并给予运营绩效奖补资金上浮20%的倾斜。对深度贫困村申办微企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贴息比例最高可达贷款基准利息的50%。支持深度贫困乡镇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或参股等方式创办企业,多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支持企业投资兴业,开办扶贫车间、厂房和加工点等。

  其次是“合同帮农”行动。该行动将着力打造1-2个典型示范订单项目,对订单农业合同提供全程指导。

  “商标富农”行动,将以蔬菜、水果、家禽、家畜、中药材等为重点,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力争每个深度贫困乡镇拥有农产品商标1件以上,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经纪活农”行动,将实施百名农村经纪执业人员培训计划,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适时开展对接活动,促进农副土特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

  “电商助农”行动,将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渠道下沉,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等建立产供销关系,推动实现电商平台服务对深度贫困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

  “红盾护农”行动,则将加强深度贫困乡镇肥料、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普通柴油、农用薄膜等商品质量抽检,指导深度贫困乡镇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主导产业企业建立商业秘密、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护等制度。

  持续调研让政策更精准有效

  “深化‘六大促农行动’23条措施出台后,我们将持续跟踪、调研具体实施情况和实施效应,让后续政策更精准有效。”陈忠于告诉记者。

  在秦廷友的电脑上,调研组成员查看了蘑菇的网上销售情况,发现他只是将蘑菇简单地分类出售,这些蘑菇连个品牌名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陈忠于告诉记者,他们在合川调研时,发现一家泥鳅养殖微企年产值都过100万元了,却依然没有注册商标。

  “对于秦廷友这样的群体,就应该结合‘商标富农’行动为其提供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其产品附加值。”陈忠于说。

  而在百胜镇紫薇村,54岁的残疾人张洪云,在参加涪陵电商园的培训之后,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乡村电商业者,在经营小店的同时,还在网上买卖土特产,帮村民收发快递,生活得到了改善。

  包括张洪云在内,涪陵电子商务产业园去年共免费培训了1600多人。但因为要在乡村、社区大量布点和改造提升仓储物流,又要在线上线下广泛推介,产业园目前还处于初创“烧钱”阶段,在资金流转上有一定困难。

  “广大农村需要这样的电商企业,在促进类似企业发展壮大这件事情上,工商部门应该有所作为。”陈忠于表示,对于这样的情况,工商部门可以通过“六大促农行动”对其进行帮扶,让企业得到良性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陈忠于说,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各个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乡村实施“六大促农行动”时也应该有所侧重。这将是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持续进行的工作,调研仍将继续,下一站,黔江。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市工商局“下乡”调研后出台23条措施

2018-03-28 09:59:56 来源: 0 条评论

  三月的乡村,草长莺飞。

  在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之时,广袤的农村,活跃着一支来自市工商局的调研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精准发力”的要求,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时代课题,他们走村串户,了解当地产业基础、脱贫情况,调研微型企业、农村电商、订单农业。

  壮大乡村经济实力是当务之急

  3月21日,涪陵百胜镇紫薇村,71岁的村民陈国芳正在给刚下种的包谷打除草剂。就在包谷地里,市工商局调研组成员和陈国芳聊起了家常。

  “老伴去世两三年了,家里的地我无力耕种,自己留了七八分,其余给邻居种。”陈国芳说,因为村里没什么产业,她3个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她不想出去,自己种点地只能勉强糊口,于是成了低保户。

  在百胜镇百兴村,返乡农民工秦廷友的蘑菇在网上卖得不错。秦廷友告诉调研组,通过发展蘑菇产业,他自己的微企每年销售额可达900多万元,还带动了当地1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这些村民户均年收入达七八万元。

  “这说明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发展产业,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忠于对重庆日报记者说,“对贫困户的帮扶,很长时间里是采取送米送油之类的方式,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作用不大。要想真正脱贫,必须让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有造血功能。”

  作为市场主体的主管部门,去年8月,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便立即赴万州区龙驹镇、黔江区金溪镇、丰都县三建乡等8个深度贫困乡镇展开调研。今年,在我市“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活动中,市工商局更是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调研内容。

  在此次前往涪陵调研之前,他们已经在云阳、万州、石柱、渝北、荣昌、合川等区县的一批乡村进行了调研。

  六大促农行动“微企兴农”居首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工商局有的放矢地出台了23条具体措施,深化“六大促农行动”。其中,“微企兴农”行动排在首位。

  据调研组成员、市工商局中介处处长唐川介绍,所谓“微企兴农”,就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创办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微企,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具体包括在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打造6个微企特色村,并给予运营绩效奖补资金上浮20%的倾斜。对深度贫困村申办微企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贴息比例最高可达贷款基准利息的50%。支持深度贫困乡镇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入股或参股等方式创办企业,多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支持企业投资兴业,开办扶贫车间、厂房和加工点等。

  其次是“合同帮农”行动。该行动将着力打造1-2个典型示范订单项目,对订单农业合同提供全程指导。

  “商标富农”行动,将以蔬菜、水果、家禽、家畜、中药材等为重点,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力争每个深度贫困乡镇拥有农产品商标1件以上,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经纪活农”行动,将实施百名农村经纪执业人员培训计划,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适时开展对接活动,促进农副土特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

  “电商助农”行动,将引导和支持电商企业渠道下沉,与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贫困户等建立产供销关系,推动实现电商平台服务对深度贫困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

  “红盾护农”行动,则将加强深度贫困乡镇肥料、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普通柴油、农用薄膜等商品质量抽检,指导深度贫困乡镇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主导产业企业建立商业秘密、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护等制度。

  持续调研让政策更精准有效

  “深化‘六大促农行动’23条措施出台后,我们将持续跟踪、调研具体实施情况和实施效应,让后续政策更精准有效。”陈忠于告诉记者。

  在秦廷友的电脑上,调研组成员查看了蘑菇的网上销售情况,发现他只是将蘑菇简单地分类出售,这些蘑菇连个品牌名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陈忠于告诉记者,他们在合川调研时,发现一家泥鳅养殖微企年产值都过100万元了,却依然没有注册商标。

  “对于秦廷友这样的群体,就应该结合‘商标富农’行动为其提供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其产品附加值。”陈忠于说。

  而在百胜镇紫薇村,54岁的残疾人张洪云,在参加涪陵电商园的培训之后,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乡村电商业者,在经营小店的同时,还在网上买卖土特产,帮村民收发快递,生活得到了改善。

  包括张洪云在内,涪陵电子商务产业园去年共免费培训了1600多人。但因为要在乡村、社区大量布点和改造提升仓储物流,又要在线上线下广泛推介,产业园目前还处于初创“烧钱”阶段,在资金流转上有一定困难。

  “广大农村需要这样的电商企业,在促进类似企业发展壮大这件事情上,工商部门应该有所作为。”陈忠于表示,对于这样的情况,工商部门可以通过“六大促农行动”对其进行帮扶,让企业得到良性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陈忠于说,通过调研,他们发现各个地区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乡村实施“六大促农行动”时也应该有所侧重。这将是他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持续进行的工作,调研仍将继续,下一站,黔江。

[责任编辑: 刘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