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又一个“熊礼国”的命运这样被改写
奉节县平安乡干部到熊礼国(左一)家了解脱贫情况。
奉节县平安乡,位于奉节县城西北角,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它被誉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当地干部逐户全覆盖走访,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对接走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协调小组跟踪走访,确保“家家到、户户清”。
平安乡茨竹村因学、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熊礼国最有发言权,在干部、医生、教师“三访”的全覆盖下,他对抗疾病的能力增强,儿子的学业得以完成,家里的养蜂、脆李产业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一个又一个“熊礼国”的命运,就是这样被改写的。
因病因学致贫
熊礼国今年47岁,家住奉节县平安乡茨竹村4社。妻子杜发翠42岁和独生子熊耀18岁,一家三口拥有耕地3亩、林地44亩。
儿子在高职学的是汽修,但还没毕业。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曾一度让熊礼国头疼。
不只学费,所有的事都很不顺。住房是土木结构,摇摇欲坠(后被鉴定为危房)。因骨髓炎熊礼国2010年就被截了肢,并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只能靠杜发翠在家务农和本地打零工维持生活。
2016年,熊礼国被列入因残、因学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那时起,平安乡人民政府财政办主任卢朋就成了他的帮扶责任人。
“三访”全覆盖,台账很细
从被列入建卡贫困户起,熊礼国就开始感到:来访的人多了。
来访的除了各级干部,还有医生和老师。医生来的时候,还随身带着听诊器等医疗器械,他们给熊礼国量血压,还询问义肢使用的情况;此外,也谈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的情况,问得很细。
熊耀在上高职,老师问了他的情况,鼓励他完成学业,将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来访的干部就问得更细了。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情况、身体状况到厨房、卫生间、畜牧圈的样子,土地是流转还是自己在种植,现有条件能发展哪些产业……并为熊礼国建立了一个台账。重庆晨报记者看到,台账包含能享受的政策、正在发展的产业、已经提供的工作岗位等等,条条都是干货。
熊礼国说,他的命运在这场脱贫攻坚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改建已提上议事日程,产业也在逐步发展,他还获得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年薪一万二,对于未来,他的信心很足。
“家家到,户户清”
在平安乡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平安乡党委书记、乡长采取与帮扶责任人“1+1”方式分组逐户全覆盖走访,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对接走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协调小组跟踪走访模式,确保“家家到、户户清”。
2月2日以来,平安乡党委书记、乡长率先对深度贫困户逐户走访,截至3月10日,全乡135户414人深度贫困户走访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形成了详实的档案资料。
走访期间,共召开院坝会61次、工作会议28次,梳理出135户深度贫困户中因病致贫76户、因残致贫27户、缺劳动力致贫13户、因学致贫7户、其他原因致贫12户和106户住房不安全、17户饮水不安全等7类288个问题,形成了详实的走访记录,建立了详细的户情台账,对发现的问题“一对一”、“点对点”明确“网格化责任”,确保不漏一人、不掉一项。
干部为熊礼国建立的台账摘录
1.扶贫部门资助整户购买精准脱贫保险(包含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疾病身故保险、贫困户学生重大疾病保险、农房保险),100元/人(2017年4月1日起生效);
2.民政部门资助低保家庭户参保;
3.每月领取民政部门低保金680元;
4.每月获取残联残疾补助50元;
5.帮助熊礼国落实参加县残联组织的职业技术培训(电脑培训)和脆李培训;
6.帮助落实熊耀教育资助,每月补助生活费300元;
7.引导该户种植脆李2亩,养殖中蜂20箱;
8.帮助申请办理政府贴息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中蜂和脆李;
9.落实产业精准到户扶持项目,养殖生猪2头,获得补助2000元;
10.落实该户护林员工作(记者注:熊礼国证实,他从2017年2月起开始担任护林员,12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