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绿水青山里的人民情怀

来源:央视网2018-04-03

1

  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早春时节,草长莺飞,天暖日长,中华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4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六年来,每年这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率先垂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人民自觉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人民领袖的掌舵领航下,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大美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呈现。

  率先垂范

  让大地山川绿起来

  在张家湾镇植树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种下了白皮松、西府海棠、红瑞木、玉兰、紫叶李。他强调,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来这里植树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

  “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总书记的一席话,道出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六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从永定河畔到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从孙河乡到西红门镇,再到将台乡、张家湾镇,到处都留下了总书记挥锹铲土、栽种树苗、培育希望的身影。

  “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总书记关于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在人民领袖的带领下,中华大地上,由东到西,从北往南,处处涌动着绿化山川大地、美化环境的春潮。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金句,早已在人民群众间广为流传,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人民领袖的倡导下,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民情怀

  让生活环境美起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直面人民在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全方位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从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到有效推进全面节约资源,再到启动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展开,一个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要看能否惠及人民群众。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向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更直观的变化、更切身的感受,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浙江省桐庐县旧县街道西武山村,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村民的生活相结合,将传统的“鸡毛换糖”升级成了“垃圾换生活用品”,换来了村里的美丽新环境。

  ——广西南宁市,启动全国首个水流域治理PPP项目,将曾经的臭水沟那考河建成了湿地公园,打造出一个城市黑臭水体与河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响应总书记推进“厕所革命”的倡导,给村民们修起公共厕所,补齐了影响村民生活品质的短板。

  以前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以前熟悉的旧貌换了新颜。越来越多的蓝天、越来越绿的大地、越来越清的水域、越来越美好的环境……展现在我们身边,大美中国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生动的佐证,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出最普惠的民生。

  “生态环境的变化真的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幸福感。”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幸福感,来源于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取得的巨大实效。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人人可享;生态文明建设重任,人人有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擘画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将其化作行动、变为现实,还需要13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努力。

  立意高远

  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张家湾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绿色,再次成为总书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

  从二十多年前在闽东提出建设“绿色工程”的设想,到十余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习近平为中国发展所描绘的宏伟画卷上,始终有这一抹最显生机、最有动力、最引人共鸣的色彩。

  绿色代表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喻示着我们要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意味着我们要实现一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状态。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栏里首次加上了“美丽”这一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回应了人民的生态文明需求,更通过“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定位与要求,勾勒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线条轮廓。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描绘了新时代美丽中国浓重而斑斓的色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将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铺牢基石、注入动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孙后代。”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必将开创出大地绿、生态美、人民乐的美丽新未来。(文/郑芳)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绿水青山里的人民情怀

2018-04-03 10:52:00 来源: 0 条评论

1

  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摄

  早春时节,草长莺飞,天暖日长,中华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4月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人出力,日积月累,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六年来,每年这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率先垂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人民自觉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人民领袖的掌舵领航下,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大美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呈现。

  率先垂范

  让大地山川绿起来

  在张家湾镇植树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种下了白皮松、西府海棠、红瑞木、玉兰、紫叶李。他强调,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来这里植树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

  “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总书记的一席话,道出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六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从永定河畔到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从孙河乡到西红门镇,再到将台乡、张家湾镇,到处都留下了总书记挥锹铲土、栽种树苗、培育希望的身影。

  “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踏踏实实抓好绿化工程”、“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总书记关于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在人民领袖的带领下,中华大地上,由东到西,从北往南,处处涌动着绿化山川大地、美化环境的春潮。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金句,早已在人民群众间广为流传,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人民领袖的倡导下,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建设美丽中国日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人民情怀

  让生活环境美起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直面人民在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全方位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从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到有效推进全面节约资源,再到启动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展开,一个建设美丽中国、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要看能否惠及人民群众。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向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更直观的变化、更切身的感受,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浙江省桐庐县旧县街道西武山村,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村民的生活相结合,将传统的“鸡毛换糖”升级成了“垃圾换生活用品”,换来了村里的美丽新环境。

  ——广西南宁市,启动全国首个水流域治理PPP项目,将曾经的臭水沟那考河建成了湿地公园,打造出一个城市黑臭水体与河湖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典型“样本”。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响应总书记推进“厕所革命”的倡导,给村民们修起公共厕所,补齐了影响村民生活品质的短板。

  以前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以前熟悉的旧貌换了新颜。越来越多的蓝天、越来越绿的大地、越来越清的水域、越来越美好的环境……展现在我们身边,大美中国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生动的佐证,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出最普惠的民生。

  “生态环境的变化真的让我们老百姓有了幸福感。”人民群众感受到的幸福感,来源于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取得的巨大实效。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人人可享;生态文明建设重任,人人有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擘画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将其化作行动、变为现实,还需要13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努力。

  立意高远

  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张家湾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绿色,再次成为总书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

  从二十多年前在闽东提出建设“绿色工程”的设想,到十余年前在浙江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习近平为中国发展所描绘的宏伟画卷上,始终有这一抹最显生机、最有动力、最引人共鸣的色彩。

  绿色代表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喻示着我们要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意味着我们要实现一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状态。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栏里首次加上了“美丽”这一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回应了人民的生态文明需求,更通过“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定位与要求,勾勒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线条轮廓。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描绘了新时代美丽中国浓重而斑斓的色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将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铺牢基石、注入动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子孙后代。”迎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必将开创出大地绿、生态美、人民乐的美丽新未来。(文/郑芳)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