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理大观| 刘志明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04-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真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志明表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群众,其发展必须植根群众,必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只有为最广大人民所掌握,它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人民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有利于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方位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迫切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三是有利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又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内在地贯彻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要求,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就有了很好的保障。

  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姜喜咏看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正确又根本合法的出场方式。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只有经过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实现在中国的真正传播运用和发展创新,才能成为武装头脑、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才能承担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本性、精神和生命力;只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真正在中国坚持发展和完善壮大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开放的、实践的、发展着的创新体系,基于社会实践需要而推进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原本就是它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真义。”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荣英表示,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批判继承、丰富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和新局面的基本诉求与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致力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取得重大成就。朱荣英表示,我国学者从多视角、多学科、全方位、宽领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新观,从整体上构建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和创新体系,密切关注与着力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中国方向,从学理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思入生活”、引领时代的当代逻辑和展示平台,不仅具有宏阔强大的研究力度与深度,而且在思想领域与事实领域均造成了巨大影响,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融入实践的逻辑层级和时空场域。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在于它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被创新、被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刘志明认为,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二是及时把握国情党情世情的新变化,把握时代发展给党和国家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三是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引领实践、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真正合法、合理又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然是、也永远是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学术大道。”姜喜咏表示,当前最紧要的是学理化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刘志明认为,做到以下三点至关重要。第一,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第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姜喜咏表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及愿望出发,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感受和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应营造出更加和谐、厚重、实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全体大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创造出无限多样、层出不穷的社会新事物,以之为抓手和推手,推进我们的事业日新月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朱荣英认为,从学理上和实践上认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各种复杂背景与关键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全面开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和提升世界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的新境界,都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整合机制进行创新性研讨,尽可能多地找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综合创新的崭新问题域和理论生长点,全面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魅力与时代价值。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的核心要点与本质特征,竭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论魅力与实践品格,努力使现实问题升华为理性问题,实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合机制,积极为之营造新的当代语义。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学理大观| 刘志明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018-04-22 13:09:20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真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志明表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群众,其发展必须植根群众,必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也只有为最广大人民所掌握,它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人民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是有利于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方位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迫切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三是有利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又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内在地贯彻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要求,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也就有了很好的保障。

  在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姜喜咏看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正确又根本合法的出场方式。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只有经过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实现在中国的真正传播运用和发展创新,才能成为武装头脑、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才能承担起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本性、精神和生命力;只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真正在中国坚持发展和完善壮大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开放的、实践的、发展着的创新体系,基于社会实践需要而推进它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原本就是它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真义。”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荣英表示,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批判继承、丰富发展的科学路径和必然选择,是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和新局面的基本诉求与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致力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取得重大成就。朱荣英表示,我国学者从多视角、多学科、全方位、宽领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创新观,从整体上构建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形态和创新体系,密切关注与着力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中国方向,从学理上构建马克思主义“思入生活”、引领时代的当代逻辑和展示平台,不仅具有宏阔强大的研究力度与深度,而且在思想领域与事实领域均造成了巨大影响,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融入实践的逻辑层级和时空场域。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在于它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被创新、被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刘志明认为,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二是及时把握国情党情世情的新变化,把握时代发展给党和国家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三是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引领实践、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真正合法、合理又最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然是、也永远是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学术大道。”姜喜咏表示,当前最紧要的是学理化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刘志明认为,做到以下三点至关重要。第一,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第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姜喜咏表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及愿望出发,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感受和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应营造出更加和谐、厚重、实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全体大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创造出无限多样、层出不穷的社会新事物,以之为抓手和推手,推进我们的事业日新月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

  朱荣英认为,从学理上和实践上认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各种复杂背景与关键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全面开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和提升世界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的新境界,都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及其整合机制进行创新性研讨,尽可能多地找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综合创新的崭新问题域和理论生长点,全面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魅力与时代价值。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的核心要点与本质特征,竭力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理论魅力与实践品格,努力使现实问题升华为理性问题,实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合机制,积极为之营造新的当代语义。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