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劳动者的坚守与初心:25年只做一件事
社区口腔科医生 25年“换”人人一张笑脸
吴介平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检查。杨羽 摄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却要人命。口腔科医生吴介平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下班后又从家中返回卫生服务站为患者诊治了。“牙髓炎最疼,而且通常是晚间发作。我住在郊区,但只要患者打电话我一定会赶回来。”
“有人吃饭时卡了鱼刺”也是吴介平赶来加班的一大原因。许多时候她自己也在餐桌上,接到电话丢下碗筷就走。在吴介平看来,突发情况时患者的一个电话代表着最踏实的信任,这份信任于她而言更多的是责任。
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吴介平都会“狠狠地”休十几天假,因为其余时间几乎全年无休。她笑言不敢轻易放假,“放假这里就得唱空城计啦!”在长沙市岳麓区望麓街道府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她是唯一的口腔科医生。“每天就诊的人数不固定,有时一天也没有,有时一天十几位患者忙不过来。”在这个基层卫生服务站,口腔科没有专职护士,事情几乎都得自己动手。
手持假牙在一旁打磨,吴介平不忘与躺在诊疗椅上的郑国爱阿姨聊天拉家常。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方便快捷、价格实惠,吴介平医生热情亲和、专业负责,附近的街坊们都喜欢来这里就诊。
“基层医生其实从事的是服务行业。”从医二十多年,吴介平一直在最基层“打转转”,先是在老家益阳,之后来了长沙,四年前来到府后社区卫生服务站。辗转几处,吴介平还积累了一些“铁粉”。一位家住城南的患者,现在还穿越整个长沙城跑来找她诊治。“患者说看习惯了,总觉得我最了解他的牙”,吴介平说。
进门疼得“龇牙咧嘴”,出门笑得“露八颗牙”,吴介平与街坊们的感情日益深厚。作为一名基层医生,能用自己的所学为大家解除痛苦,她感觉很欣慰,这份工作让她感到踏实快乐,有成就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