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奋斗者最美

来源:光明网2018-04-30

  新时代,奋斗者最美

  ——走近全国“最美职工”(中)

  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代表,是奋进新时代的典型;他们奏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时代强音……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了谭文波等一批“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行走在创新路上的“土专家”

  在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有这样一位善于排除“洋设备”故障的“土专家”。他叫谭文波,是一名井下作业工具工。

  2008年,在塔河油田的一次施工中,一辆电缆车装载的德国液压泵发生故障,需要换泵。然而从德国进口、换装要耗时半年,价格也十分昂贵。每耽搁一天,生产就要遭受巨大损失。谭文波大胆判断,装车试验排除了故障,使电缆车当日返回塔河完成作业,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这个“土专家”还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发明家”。2012年,他受命负责研发新型桥塞坐封工具。经过反复的理论计算和上百次的试验改进,历时一年多,他成功研发出以液压驱动为动力源的新型桥塞坐封工具,成功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他自主创新研发的“智能油水界面测量仪”和“电动式投灰技术”两个科研项目,均获得国家专利。

  多年来,谭文波行走在创新的路上,摸爬滚打,苦干实干。就像他的人生格言一样,“完成工作只是刚刚及格,勇于钻研才能更加优秀”。

  产业工人中的“技术大拿”

  1995年,技校毕业的王俊堂进入国机集团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工作,不到半年,他就熟悉掌握了各类设备和关键岗位的操作技能。两年后,全公司仅两名技师晋升,王俊堂是其中之一。

  工作中,王俊堂潜心钻研,做“技术大拿”是他的梦想。他深知,技术是助推企业腾飞发展的“主引擎”。为了打造这个“主引擎”,王俊堂跟高难度的技术较上了劲。每次分配任务,他都主动选择难度系数高、复杂程度高、质量要求高的“三高”项目。

  2017年公司转型发展农业装备,王俊堂带领团队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完成了4DS6大蒜收获机等农业收获机械研制工作。其中,大蒜收获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20倍,不仅大大降低了蒜农劳动强度,而且每亩节约收获费用200多元。不仅如此,4DS6大蒜收获机还是国内首款大蒜自动收获机,预期市场前景18亿元,对提高我国大蒜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用王俊堂自己的话说,“技术大拿”就是为了攻关复杂项目而存在,为了企业发展而存在。

  不服输的割胶“神刀手”

  “对于胶工来说,胶刀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梁庆莲说。作为海南橡胶集团山荣分公司的一名女胶工,她与橡胶树打交道已经快25年。娴熟的技术让她成为公认的“割胶状元”“神刀手”。

  回忆起初学割胶时的日子,梁庆莲依旧记得自己当时的“狼狈样”。小小的胶刀在自己手上不听使唤,力度难以控制。

  梁庆莲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儿。找老师傅请教,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练就了一套稳、准、轻、快的割胶技术,做到割面光洁,割线流畅,深浅适度。

  由于工作出色,2011年她担任山荣分公司割胶总辅导员,负责2500多名胶工的割胶技术培训,使分公司的割胶技术从原先的一、二等率90.2%提高到93.6%。同时,她积极参与指导地方胶农的割胶技术,每年为地方培训胶农1200人次,深受胶农的欢迎。

  矿山井下设备的“神医华佗”

  在山西阳泉煤业集团,37岁的李杰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矿山井下设备“神医华佗”。

  李杰现任阳煤集团三矿机电动力部综采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0年来,他以岗为家甘奉献。多年来,他先后提出生产合理化建议186条,被采纳116条,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2016年至今处理井下电气设备事故164起,为全矿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有一次,K8305工作面使用的艾柯夫SL750型采煤机出现了故障,停产两个班。大家找来厂商,在机电动力部专家协助下抢修故障,从夜班8点下井处理到第二天凌晨3点都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李杰在凌晨5点接到调度电话,立即下井处理问题,仅用40分钟就找到故障原因,手到病除,采煤机恢复正常。

  不仅如此,随着阳煤集团三矿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升级,一批新设备投入使用,李杰利用自己的工作室践行“传帮带”,培养出一批在综采维修电工等设备设施维护方面的优秀技术人员,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樊曦、齐中熙)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30日 03版)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奋斗者最美

2018-04-30 10:09:27 来源: 0 条评论

  新时代,奋斗者最美

  ——走近全国“最美职工”(中)

  他们是广大劳动者的代表,是奋进新时代的典型;他们奏响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时代强音……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了谭文波等一批“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行走在创新路上的“土专家”

  在中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有这样一位善于排除“洋设备”故障的“土专家”。他叫谭文波,是一名井下作业工具工。

  2008年,在塔河油田的一次施工中,一辆电缆车装载的德国液压泵发生故障,需要换泵。然而从德国进口、换装要耗时半年,价格也十分昂贵。每耽搁一天,生产就要遭受巨大损失。谭文波大胆判断,装车试验排除了故障,使电缆车当日返回塔河完成作业,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这个“土专家”还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发明家”。2012年,他受命负责研发新型桥塞坐封工具。经过反复的理论计算和上百次的试验改进,历时一年多,他成功研发出以液压驱动为动力源的新型桥塞坐封工具,成功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他自主创新研发的“智能油水界面测量仪”和“电动式投灰技术”两个科研项目,均获得国家专利。

  多年来,谭文波行走在创新的路上,摸爬滚打,苦干实干。就像他的人生格言一样,“完成工作只是刚刚及格,勇于钻研才能更加优秀”。

  产业工人中的“技术大拿”

  1995年,技校毕业的王俊堂进入国机集团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工作,不到半年,他就熟悉掌握了各类设备和关键岗位的操作技能。两年后,全公司仅两名技师晋升,王俊堂是其中之一。

  工作中,王俊堂潜心钻研,做“技术大拿”是他的梦想。他深知,技术是助推企业腾飞发展的“主引擎”。为了打造这个“主引擎”,王俊堂跟高难度的技术较上了劲。每次分配任务,他都主动选择难度系数高、复杂程度高、质量要求高的“三高”项目。

  2017年公司转型发展农业装备,王俊堂带领团队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就完成了4DS6大蒜收获机等农业收获机械研制工作。其中,大蒜收获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20倍,不仅大大降低了蒜农劳动强度,而且每亩节约收获费用200多元。不仅如此,4DS6大蒜收获机还是国内首款大蒜自动收获机,预期市场前景18亿元,对提高我国大蒜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用王俊堂自己的话说,“技术大拿”就是为了攻关复杂项目而存在,为了企业发展而存在。

  不服输的割胶“神刀手”

  “对于胶工来说,胶刀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梁庆莲说。作为海南橡胶集团山荣分公司的一名女胶工,她与橡胶树打交道已经快25年。娴熟的技术让她成为公认的“割胶状元”“神刀手”。

  回忆起初学割胶时的日子,梁庆莲依旧记得自己当时的“狼狈样”。小小的胶刀在自己手上不听使唤,力度难以控制。

  梁庆莲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儿。找老师傅请教,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练就了一套稳、准、轻、快的割胶技术,做到割面光洁,割线流畅,深浅适度。

  由于工作出色,2011年她担任山荣分公司割胶总辅导员,负责2500多名胶工的割胶技术培训,使分公司的割胶技术从原先的一、二等率90.2%提高到93.6%。同时,她积极参与指导地方胶农的割胶技术,每年为地方培训胶农1200人次,深受胶农的欢迎。

  矿山井下设备的“神医华佗”

  在山西阳泉煤业集团,37岁的李杰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叫矿山井下设备“神医华佗”。

  李杰现任阳煤集团三矿机电动力部综采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0年来,他以岗为家甘奉献。多年来,他先后提出生产合理化建议186条,被采纳116条,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2016年至今处理井下电气设备事故164起,为全矿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有一次,K8305工作面使用的艾柯夫SL750型采煤机出现了故障,停产两个班。大家找来厂商,在机电动力部专家协助下抢修故障,从夜班8点下井处理到第二天凌晨3点都没有找到故障原因。李杰在凌晨5点接到调度电话,立即下井处理问题,仅用40分钟就找到故障原因,手到病除,采煤机恢复正常。

  不仅如此,随着阳煤集团三矿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升级,一批新设备投入使用,李杰利用自己的工作室践行“传帮带”,培养出一批在综采维修电工等设备设施维护方面的优秀技术人员,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新华社记者樊曦、齐中熙)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30日 03版)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