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老人买藏品花去毕生积蓄 鉴定结果都是“A货”

来源:新华网2018-05-05

瞧着一屋子翡翠摆件,刘大爷(化名)却高兴不起来。这些“宝贝疙瘩”几乎耗光了他全部积蓄,投资的冲动过后才发觉,钱换成“石头”,没法养老。刘大爷的窘境并非孤例,遭遇的是骗局还是盲区,老人难以评判,说“花钱买教训”,代价实在太大了。

10件玉器投进90万

刘大爷七十多岁。一年前,通过一个介绍玉器展销会的陌生来电,老人决定去现场看看。展销会场地在某写字楼内的一家公司,推销员很热情,给他普及了不少玉器知识,同时告诉他,收藏玉器可以升值投资。

“我想帮儿子挣钱,就动了心思。”刘大爷说,他花了四五万买了玉石原石,按照他的想法,原石被雕刻成了几个不同摆件,所谓投资,是雕刻好以后,他并不把成品领回来,而是由这家公司以更可观的价格卖出去,让老人跟着获利。

不久,刘大爷得知自己“投资”的玉器卖掉了,非常高兴,可他说自己并没“分到羹”。推销员又拿出了另一块原石,“他们推荐我再雕一块,用一块新的原石来顶该给我的钱。”刘大爷反复讲着类似经历,总结起来,原石顶钱,补差价、交手工费,种种花销,一年内刘大爷已经花了近百万。

一边聊,刘大爷一边拿出一厚摞纸,这是购买玉器的合同。一张总表显示,从去年年中到现在,刘大爷已经买了超过10件玉器,这些东西的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其中还有大师雕刻的手工费,单件也会达到数万元。钱没回来,玉器在公司放着,老人心急。

记者在工商部门官方网站上查阅了这家公司的公开信息,没有发现异常。刘大爷带着记者来到了这家公司,刚出电梯,就听见嘈杂的说话声,仔细分辨,内容多与介绍玉器有关。“都是从那家公司传出来的声音,每天去里面的人特别多。”刘大爷说。

该层防火门背后,就是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点了。房间里面摆放了很多商品展柜,在这些展柜中间的沙发上、旁边的房间里,都有人在交谈着玉器。记者发现,屋里的话题除了玉器本身,更多还是投资相关的内容。老人担心,自己陷入了骗局,玉器怕都是假的,钱更是回不来了。

鉴定结果都是“A货”

为了解老人遇到的问题,记者展开调查,老人希望先鉴定玉器的真伪,可担心放在公司的玉器自己拿不回来。

“我早上都拿回来了,没人拦着。”隔日老人来了电话。这比预想的顺利,记者和刘大爷在西四恩德珠宝城再次见了面,老人把玉器、原石都带来了,大包小裹,负重几十斤,让人瞅着心疼。

“大爷,都是A货。”经过半小时等待,北京中地大珠宝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出来了,抽检的几件玉器摆件,没有假货。老人更关心的是,既然是真货,雕工怎么样,像不像大师真迹,到底能卖多少钱。检测员告诉记者,检测结果只针对样本的成分,其价值检测部门是无法判断的,器物价格高低,只能交给市场去判断。

“市场价”是一潭深水

为了帮刘大爷问出市场价,连续几天,记者走访了西四、十里河等多个玉器珠宝销售行业比较集中的市场,但商户们见了这些东西,只是咋舌,谁也不肯说。价格说低了,不知道会得罪谁。一些商户留下的话耐人寻味:“90万?那老爷子可真没买什么东西!”

刘大爷说起玉,总是要提到诸如“满绿”、“水头”等等看似专业的词,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一块玉的市场价。商户们告诉记者,这恰恰是“门外汉”的误区之一。所谓市场价,更多因素是进一批料多少钱值得,出一个件多少钱客人能接受,这个约定俗成的价格才是真正的市场价,这是要几十年的摸索,不是老人听听看看就会的。

“说是大师雕的,我不太相信了。”刘大爷也说起了玉器的雕刻者,称“大师”,却并未亲眼见过。昨天几经辗转,记者也联系到了刘大爷提到的一位玉雕大师,经其本人确认,他确实与刘大爷购买玉器的公司有相关合作。

至于刘大爷提到的其他大师,记者查询了金像奖玉雕作品大赛6届获奖名单,大多不在其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师的评判方法并不唯一,评奖分很多种,金像奖只是其中之一,在各类奖项中,都可能通过好的作品产生大师,还有一些名号是地方认定的,甚至有些大师仅仅是一种口碑,从真假大师去找突破口,是行不通的。“就好比尊称某人为老师,是不能以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来较真儿的。”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毕汝才律师。毕律师称,依照记者目前手中的资料,刘大爷还不能证明这家公司存在诈骗行为。毕律师认为,老人如果想要回自己投资的钱,就必须要撤销与这家公司所签订的买卖合同。“此案可以从重大误解角度来撤销合同。”

在刘大爷的意识里,从该公司买下玉器再由该公司高价卖出,自己获利,这是一气呵成的。可落在合同上,一买一卖是两码事。刘大爷买下玉器签了合同凿实了,至于刘大爷说该公司承诺的升值、翻倍等问题,都没有“白纸黑字”来证实。

投资收藏耗尽养老钱

刘大爷损失的不仅是买玉器的90万元,购买字画、邮票等藏品其实花了更多的钱。他说自己每天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不是推销的,就是以各种名目跟他要钱的。比如刘大爷投资的某件藏品要参展、要评奖,老人也得出钱。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刘大爷一位老人正在面对的问题。

总结起来,查询公司信息没有纰漏,买卖双方自愿,有合同,玉器为A货,雕刻师也承认出处,可结果却是,老人们耗尽了养老钱,认为自己入了骗局。这样的反差来自两个重要因素,玉器、字画等藏品,市场价格有着很大的弹性,老人们无法掌控,这些公司推销时是否存在夸张甚至不当手段,老人们拿不出切实证据。

发生问题时,老人们一方面想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又指望着这些公司能帮自己卖掉藏品,拿回养老钱,所以不敢轻易撕破脸,进退两难。面对类似问题,近年来记者也接到过很多老年人的反映,大家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新的措施,帮老人们把好关,出了问题,也能有章可循。

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老人们冷静投资。借用商户们的一句话:“如果玉器投资短时间就能发财,人家为何不关起门来自己发财,偏要带上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呢?”(记者 景一鸣 张群琛 插图 宋溪)

原标题:养老的钱就这样掉进深潭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老人买藏品花去毕生积蓄 鉴定结果都是“A货”

2018-05-05 14:14:33 来源: 0 条评论

瞧着一屋子翡翠摆件,刘大爷(化名)却高兴不起来。这些“宝贝疙瘩”几乎耗光了他全部积蓄,投资的冲动过后才发觉,钱换成“石头”,没法养老。刘大爷的窘境并非孤例,遭遇的是骗局还是盲区,老人难以评判,说“花钱买教训”,代价实在太大了。

10件玉器投进90万

刘大爷七十多岁。一年前,通过一个介绍玉器展销会的陌生来电,老人决定去现场看看。展销会场地在某写字楼内的一家公司,推销员很热情,给他普及了不少玉器知识,同时告诉他,收藏玉器可以升值投资。

“我想帮儿子挣钱,就动了心思。”刘大爷说,他花了四五万买了玉石原石,按照他的想法,原石被雕刻成了几个不同摆件,所谓投资,是雕刻好以后,他并不把成品领回来,而是由这家公司以更可观的价格卖出去,让老人跟着获利。

不久,刘大爷得知自己“投资”的玉器卖掉了,非常高兴,可他说自己并没“分到羹”。推销员又拿出了另一块原石,“他们推荐我再雕一块,用一块新的原石来顶该给我的钱。”刘大爷反复讲着类似经历,总结起来,原石顶钱,补差价、交手工费,种种花销,一年内刘大爷已经花了近百万。

一边聊,刘大爷一边拿出一厚摞纸,这是购买玉器的合同。一张总表显示,从去年年中到现在,刘大爷已经买了超过10件玉器,这些东西的价格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其中还有大师雕刻的手工费,单件也会达到数万元。钱没回来,玉器在公司放着,老人心急。

记者在工商部门官方网站上查阅了这家公司的公开信息,没有发现异常。刘大爷带着记者来到了这家公司,刚出电梯,就听见嘈杂的说话声,仔细分辨,内容多与介绍玉器有关。“都是从那家公司传出来的声音,每天去里面的人特别多。”刘大爷说。

该层防火门背后,就是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点了。房间里面摆放了很多商品展柜,在这些展柜中间的沙发上、旁边的房间里,都有人在交谈着玉器。记者发现,屋里的话题除了玉器本身,更多还是投资相关的内容。老人担心,自己陷入了骗局,玉器怕都是假的,钱更是回不来了。

鉴定结果都是“A货”

为了解老人遇到的问题,记者展开调查,老人希望先鉴定玉器的真伪,可担心放在公司的玉器自己拿不回来。

“我早上都拿回来了,没人拦着。”隔日老人来了电话。这比预想的顺利,记者和刘大爷在西四恩德珠宝城再次见了面,老人把玉器、原石都带来了,大包小裹,负重几十斤,让人瞅着心疼。

“大爷,都是A货。”经过半小时等待,北京中地大珠宝鉴定中心的鉴定结果出来了,抽检的几件玉器摆件,没有假货。老人更关心的是,既然是真货,雕工怎么样,像不像大师真迹,到底能卖多少钱。检测员告诉记者,检测结果只针对样本的成分,其价值检测部门是无法判断的,器物价格高低,只能交给市场去判断。

“市场价”是一潭深水

为了帮刘大爷问出市场价,连续几天,记者走访了西四、十里河等多个玉器珠宝销售行业比较集中的市场,但商户们见了这些东西,只是咋舌,谁也不肯说。价格说低了,不知道会得罪谁。一些商户留下的话耐人寻味:“90万?那老爷子可真没买什么东西!”

刘大爷说起玉,总是要提到诸如“满绿”、“水头”等等看似专业的词,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一块玉的市场价。商户们告诉记者,这恰恰是“门外汉”的误区之一。所谓市场价,更多因素是进一批料多少钱值得,出一个件多少钱客人能接受,这个约定俗成的价格才是真正的市场价,这是要几十年的摸索,不是老人听听看看就会的。

“说是大师雕的,我不太相信了。”刘大爷也说起了玉器的雕刻者,称“大师”,却并未亲眼见过。昨天几经辗转,记者也联系到了刘大爷提到的一位玉雕大师,经其本人确认,他确实与刘大爷购买玉器的公司有相关合作。

至于刘大爷提到的其他大师,记者查询了金像奖玉雕作品大赛6届获奖名单,大多不在其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师的评判方法并不唯一,评奖分很多种,金像奖只是其中之一,在各类奖项中,都可能通过好的作品产生大师,还有一些名号是地方认定的,甚至有些大师仅仅是一种口碑,从真假大师去找突破口,是行不通的。“就好比尊称某人为老师,是不能以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来较真儿的。”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毕汝才律师。毕律师称,依照记者目前手中的资料,刘大爷还不能证明这家公司存在诈骗行为。毕律师认为,老人如果想要回自己投资的钱,就必须要撤销与这家公司所签订的买卖合同。“此案可以从重大误解角度来撤销合同。”

在刘大爷的意识里,从该公司买下玉器再由该公司高价卖出,自己获利,这是一气呵成的。可落在合同上,一买一卖是两码事。刘大爷买下玉器签了合同凿实了,至于刘大爷说该公司承诺的升值、翻倍等问题,都没有“白纸黑字”来证实。

投资收藏耗尽养老钱

刘大爷损失的不仅是买玉器的90万元,购买字画、邮票等藏品其实花了更多的钱。他说自己每天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不是推销的,就是以各种名目跟他要钱的。比如刘大爷投资的某件藏品要参展、要评奖,老人也得出钱。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刘大爷一位老人正在面对的问题。

总结起来,查询公司信息没有纰漏,买卖双方自愿,有合同,玉器为A货,雕刻师也承认出处,可结果却是,老人们耗尽了养老钱,认为自己入了骗局。这样的反差来自两个重要因素,玉器、字画等藏品,市场价格有着很大的弹性,老人们无法掌控,这些公司推销时是否存在夸张甚至不当手段,老人们拿不出切实证据。

发生问题时,老人们一方面想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却又指望着这些公司能帮自己卖掉藏品,拿回养老钱,所以不敢轻易撕破脸,进退两难。面对类似问题,近年来记者也接到过很多老年人的反映,大家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新的措施,帮老人们把好关,出了问题,也能有章可循。

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老人们冷静投资。借用商户们的一句话:“如果玉器投资短时间就能发财,人家为何不关起门来自己发财,偏要带上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呢?”(记者 景一鸣 张群琛 插图 宋溪)

原标题:养老的钱就这样掉进深潭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