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微视频丨200年后 习近平这样讲述马克思的传奇一生

来源:央视网2018-05-07

  △视频声音来源: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微视频:《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缅怀并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述,走进欧洲,追寻马克思的足迹,探寻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一生。

  一 德国:诞生

  “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习近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他住在漂亮的房子里,过着无忧无虑的资产阶级生活。少年时代起,他便得到了来自贵族家庭、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的青睐。

  17岁时,沿着摩泽尔河,马克思来到了100多公里以外的波恩大学学习法律。1836年10月,他又转学到了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前身)。

  “哲学家们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当时马克思的高远志向。

  1842年,马克思选择了记者作为人生的第一份职业,他来到了主张推进宪法改革的报纸——《莱茵报》。马克思的文章惹恼了普鲁士当局,下令关停《莱茵报》。他决定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

  二 法国:邂逅知音

  “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习近平

  当时的巴黎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它见证了工业革命的辉煌,也见证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1843年10月,马克思和新婚的妻子燕妮住进了瓦诺街38号。

  他和朋友卢格相约,创办刊物《德法年鉴》。但很快,由于普鲁士政府的压迫,刊物停刊了。在《德法年鉴》诸多文章中,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章却给马克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署名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了。两人相知相交,从此一生不离不弃。

  1845年1月,马克思由于帮助革命的《前进报》反对普鲁士当局,而遭到了法国政府的驱逐,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三比利时:《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习近平

  1845年2月,马克思一家流亡到了布鲁塞尔,虽然在比利时仅居住了不到三年,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成熟。

  1845年4月,在马克思最困难的时候,恩格斯奔赴布鲁塞尔来到了他的身边。两人夜以继日地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7年10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前往伦敦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为同盟起草一个正式纲领。1848年2月,用德文写成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家印刷所出版。

  1848年3月,马克思在比利时遭到驱逐。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在德国和法国流亡。

  四英国:不朽的《资本论》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习近平

  1849年8月,马克思一家来到了英国。直到1883年3月14日离世,在长达34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一直生活在伦敦。

  1852年6月,马克思得到了一张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出入证。从此,阅览室成了马克思的半个家。他把这里作为《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他长眠于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习近平

  素材来源:央视欧洲中心站《寻访马克思》 央视新闻V观

  监制:杨继红

  编导:吴璇 张伟浩 杨山

   特别预告:

  5月5日19点30分,央视新闻将推出移动直播,央视欧洲中心站记者带您在伦敦寻找马克思的印记。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央视新闻新浪微博将同步直播,敬请收看。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微视频丨200年后 习近平这样讲述马克思的传奇一生

2018-05-07 10:42:59 来源: 0 条评论

  △视频声音来源: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微视频:《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缅怀并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述,走进欧洲,追寻马克思的足迹,探寻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的一生。

  一 德国:诞生

  “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习近平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他住在漂亮的房子里,过着无忧无虑的资产阶级生活。少年时代起,他便得到了来自贵族家庭、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的青睐。

  17岁时,沿着摩泽尔河,马克思来到了100多公里以外的波恩大学学习法律。1836年10月,他又转学到了柏林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前身)。

  “哲学家们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当时马克思的高远志向。

  1842年,马克思选择了记者作为人生的第一份职业,他来到了主张推进宪法改革的报纸——《莱茵报》。马克思的文章惹恼了普鲁士当局,下令关停《莱茵报》。他决定离开德国,前往法国巴黎。

  二 法国:邂逅知音

  “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习近平

  当时的巴黎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它见证了工业革命的辉煌,也见证了法国大革命的动荡。1843年10月,马克思和新婚的妻子燕妮住进了瓦诺街38号。

  他和朋友卢格相约,创办刊物《德法年鉴》。但很快,由于普鲁士政府的压迫,刊物停刊了。在《德法年鉴》诸多文章中,一篇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章却给马克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署名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了。两人相知相交,从此一生不离不弃。

  1845年1月,马克思由于帮助革命的《前进报》反对普鲁士当局,而遭到了法国政府的驱逐,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三比利时:《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习近平

  1845年2月,马克思一家流亡到了布鲁塞尔,虽然在比利时仅居住了不到三年,但正是在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成熟。

  1845年4月,在马克思最困难的时候,恩格斯奔赴布鲁塞尔来到了他的身边。两人夜以继日地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7年10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前往伦敦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为同盟起草一个正式纲领。1848年2月,用德文写成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家印刷所出版。

  1848年3月,马克思在比利时遭到驱逐。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在德国和法国流亡。

  四英国:不朽的《资本论》

  “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习近平

  1849年8月,马克思一家来到了英国。直到1883年3月14日离世,在长达34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一直生活在伦敦。

  1852年6月,马克思得到了一张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的出入证。从此,阅览室成了马克思的半个家。他把这里作为《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他长眠于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习近平

  素材来源:央视欧洲中心站《寻访马克思》 央视新闻V观

  监制:杨继红

  编导:吴璇 张伟浩 杨山

   特别预告:

  5月5日19点30分,央视新闻将推出移动直播,央视欧洲中心站记者带您在伦敦寻找马克思的印记。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央视新闻新浪微博将同步直播,敬请收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