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塔吊女孩:震后十年,给自己建一个家

来源:央广网2018-05-09

  央广网成都5月8日消息(记者陈锐海郑重)成都双流郊外的工地上,塔吊有30多米高,周艳沿着阶梯一级一级往上爬。在顶部的控制室里,她操纵着机器,开始一切建设,底下高楼逐日升起。

  这像是她过去十年的缩影——地震震碎了周艳的家,她带着妹妹进入专门接收震后孤困儿童的安康家园。三年后,初中毕业的她离开家园,四处闯荡,一点一滴重建震后的生活。

  如今,她已为自己搭建一个新家,有两个孩子。虽然一年到头周艳都和丈夫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工地,但不管到哪里,都有一根线牵在她的身后——娘家的老人、家园的阿姨,还有两个爱她的儿子。周艳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心里总觉得没着落”

  回忆起那场地震,周艳声音哽咽,眼角泛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原本那也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一下午,汶川县草坡小学的孩子正一如往常上着课。谁也没想到,大地突然剧烈晃动。顷刻间,校园的平静被打破,新修的教学楼被撕裂,学生们惊慌失措,迅速跑向操场。

  一片慌乱。六年级的周艳带着妹妹站在人群中,等父母接她们回家。翘首以盼,爸妈始终没出现,姐妹俩只能待在学校。半个多月过去,来到眼前的是拖着病躯翻山越岭而来的二伯,“你爸妈受伤了,我来接你俩回家。”二伯的眼神不对,13岁的周艳半信半疑。

  回到家,只见爷爷奶奶坐在床头发呆,整天以泪洗面。从他们的口中,周艳得知地震发生后,老两口曾跑到她父母打工的碎石场找人。然而,他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碎石场。地震时,左右两座山往中间一夹,一切都包在里面。挖掘机挖了一个星期,什么也没找到。

  地震那天刚好是爸爸的生日,她们的大姐带着点心,想去碎石场给他庆生,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她身处何方,家人至今未知。

  父母双亡,周艳姐妹俩暂时寄养在伯父家。后来,汶川妇联的工作人员找上门,告知周艳可以到专门接收震后孤困儿童的安康家园生活。

  周艳一开始并不想去。刚失去至亲的她“离家太远的话会想亲人,心里总觉得没着落”。但考虑到二伯已久病缠身,婶娘身体又不好,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周艳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最终打包了几件衣裳,拉着妹妹前往日照。为了留点念想,她随身携带母亲珍藏的首饰和姐姐的一对耳环。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此前从未拍过一张全家福。

  “找到避风的港湾”

  初到安康家园,周艳“心里还是有阴影”,“很烦躁,不想说话,就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十年过去了,她还记得那种“压抑”的氛围——“感觉周围的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地震后,周艳梦见过一次父母。梦里他们坐着直升飞机来到废墟上,叮嘱周艳要照顾好妹妹。此后十年,她就再也没有梦见过爸妈。

  看到周艳独来独往,安康妈妈过来陪她,她却不搭理。直到两个多月后,周艳才逐渐信任对方,“如果阿姨们不想对我们好,就不愿意来到这儿照顾我们。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半醒来叫我们起床,晚上还要陪我们写作业,夜里十二点过后才能睡,挺辛苦的。”

  有一回放学后,她肚子疼得厉害。阿姨“特别着急”,拉着她往医院跑,一查才知道周艳得了急性肠炎。拿了药回来,阿姨照顾她几天,这才熬了过去。

  周末得空,她们几个小女孩就跟阿姨到公园散散步。逢年过节,大家一起跑到阿姨家里,有人打扫卫生,有人洗菜做饭,“感觉特别幸福”。“有个陪伴心会特别安,就像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漂着漂着找到了避风的港湾。”周艳说。

  “现在我就想过好当下”

  在安康家园生活了三年,周艳初中毕业。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想出去找个工作,“自己安定下来”。但出来后,周艳才“感受前路迷茫”。

  她曾在火锅店和服装店打工,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倒头就睡,“特别累”。有时受了委屈,想给安康家园的阿姨打电话又不敢,“怕她们操心”。有一回,心里难受实在受不了,周艳才偷偷跑回去,一个人在里面待了一下午,“想静一静”。

  那时她开始怀念阿姨的唠叨。以前周末她经常躲在被子里玩手机,一看就是通宵。阿姨担心她伤了眼睛就开始念叨,叛逆期的周艳觉得烦。后来她才发现:“有人唠叨是件特别幸福的事。”

  如今周艳已成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和丈夫在工地开塔吊,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顶着烈日在30米高的空中作业。两个儿子留在宜宾老家,由婆婆照顾,母子三人有时候半年都见不到一次面,频繁的时候一个月能回去两次。“有啥子办法,都是为了赚钱养家。”周艳说。

  但比起地震后那段时间,她心里安定多了,至少自己重建了一个家。丈夫虽然沉默寡言,也不会甜言蜜语,但对她很好。两个孩子很调皮,经常互相打闹,却也听话。周艳只要一回去,他们就粘着她。

  离开安康家园7年,周艳回去的次数寥寥无几。有时她想起一块儿在里面成长的伙伴,就会给他们发信息,了解彼此的近况。四月下旬的一天,她联系上园长胡源忠。得知周艳在开塔吊,“胡叔叔”很惊讶,之后又不忘叮嘱她:“女孩子哪怕嫁人了,也要保持独立自主。”

  自从2011年离开安康家园后,周艳就再也没有见过他。那天见面,胡源忠还传过来一张周艳刚到家园时的照片。照片里,周艳留着刘海,皮肤黝黑,一脸疲惫。“过去的十年像昨天才刚发生过的一样,不止有大灾大难,还有爱与成长。”周艳感慨,“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我就想过好当下。”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塔吊女孩:震后十年,给自己建一个家

2018-05-09 19:58:52 来源: 0 条评论

  央广网成都5月8日消息(记者陈锐海郑重)成都双流郊外的工地上,塔吊有30多米高,周艳沿着阶梯一级一级往上爬。在顶部的控制室里,她操纵着机器,开始一切建设,底下高楼逐日升起。

  这像是她过去十年的缩影——地震震碎了周艳的家,她带着妹妹进入专门接收震后孤困儿童的安康家园。三年后,初中毕业的她离开家园,四处闯荡,一点一滴重建震后的生活。

  如今,她已为自己搭建一个新家,有两个孩子。虽然一年到头周艳都和丈夫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工地,但不管到哪里,都有一根线牵在她的身后——娘家的老人、家园的阿姨,还有两个爱她的儿子。周艳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心里总觉得没着落”

  回忆起那场地震,周艳声音哽咽,眼角泛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原本那也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一下午,汶川县草坡小学的孩子正一如往常上着课。谁也没想到,大地突然剧烈晃动。顷刻间,校园的平静被打破,新修的教学楼被撕裂,学生们惊慌失措,迅速跑向操场。

  一片慌乱。六年级的周艳带着妹妹站在人群中,等父母接她们回家。翘首以盼,爸妈始终没出现,姐妹俩只能待在学校。半个多月过去,来到眼前的是拖着病躯翻山越岭而来的二伯,“你爸妈受伤了,我来接你俩回家。”二伯的眼神不对,13岁的周艳半信半疑。

  回到家,只见爷爷奶奶坐在床头发呆,整天以泪洗面。从他们的口中,周艳得知地震发生后,老两口曾跑到她父母打工的碎石场找人。然而,他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碎石场。地震时,左右两座山往中间一夹,一切都包在里面。挖掘机挖了一个星期,什么也没找到。

  地震那天刚好是爸爸的生日,她们的大姐带着点心,想去碎石场给他庆生,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她身处何方,家人至今未知。

  父母双亡,周艳姐妹俩暂时寄养在伯父家。后来,汶川妇联的工作人员找上门,告知周艳可以到专门接收震后孤困儿童的安康家园生活。

  周艳一开始并不想去。刚失去至亲的她“离家太远的话会想亲人,心里总觉得没着落”。但考虑到二伯已久病缠身,婶娘身体又不好,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周艳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最终打包了几件衣裳,拉着妹妹前往日照。为了留点念想,她随身携带母亲珍藏的首饰和姐姐的一对耳环。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此前从未拍过一张全家福。

  “找到避风的港湾”

  初到安康家园,周艳“心里还是有阴影”,“很烦躁,不想说话,就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十年过去了,她还记得那种“压抑”的氛围——“感觉周围的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地震后,周艳梦见过一次父母。梦里他们坐着直升飞机来到废墟上,叮嘱周艳要照顾好妹妹。此后十年,她就再也没有梦见过爸妈。

  看到周艳独来独往,安康妈妈过来陪她,她却不搭理。直到两个多月后,周艳才逐渐信任对方,“如果阿姨们不想对我们好,就不愿意来到这儿照顾我们。她们每天早上五点半醒来叫我们起床,晚上还要陪我们写作业,夜里十二点过后才能睡,挺辛苦的。”

  有一回放学后,她肚子疼得厉害。阿姨“特别着急”,拉着她往医院跑,一查才知道周艳得了急性肠炎。拿了药回来,阿姨照顾她几天,这才熬了过去。

  周末得空,她们几个小女孩就跟阿姨到公园散散步。逢年过节,大家一起跑到阿姨家里,有人打扫卫生,有人洗菜做饭,“感觉特别幸福”。“有个陪伴心会特别安,就像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漂着漂着找到了避风的港湾。”周艳说。

  “现在我就想过好当下”

  在安康家园生活了三年,周艳初中毕业。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想出去找个工作,“自己安定下来”。但出来后,周艳才“感受前路迷茫”。

  她曾在火锅店和服装店打工,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倒头就睡,“特别累”。有时受了委屈,想给安康家园的阿姨打电话又不敢,“怕她们操心”。有一回,心里难受实在受不了,周艳才偷偷跑回去,一个人在里面待了一下午,“想静一静”。

  那时她开始怀念阿姨的唠叨。以前周末她经常躲在被子里玩手机,一看就是通宵。阿姨担心她伤了眼睛就开始念叨,叛逆期的周艳觉得烦。后来她才发现:“有人唠叨是件特别幸福的事。”

  如今周艳已成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和丈夫在工地开塔吊,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顶着烈日在30米高的空中作业。两个儿子留在宜宾老家,由婆婆照顾,母子三人有时候半年都见不到一次面,频繁的时候一个月能回去两次。“有啥子办法,都是为了赚钱养家。”周艳说。

  但比起地震后那段时间,她心里安定多了,至少自己重建了一个家。丈夫虽然沉默寡言,也不会甜言蜜语,但对她很好。两个孩子很调皮,经常互相打闹,却也听话。周艳只要一回去,他们就粘着她。

  离开安康家园7年,周艳回去的次数寥寥无几。有时她想起一块儿在里面成长的伙伴,就会给他们发信息,了解彼此的近况。四月下旬的一天,她联系上园长胡源忠。得知周艳在开塔吊,“胡叔叔”很惊讶,之后又不忘叮嘱她:“女孩子哪怕嫁人了,也要保持独立自主。”

  自从2011年离开安康家园后,周艳就再也没有见过他。那天见面,胡源忠还传过来一张周艳刚到家园时的照片。照片里,周艳留着刘海,皮肤黝黑,一脸疲惫。“过去的十年像昨天才刚发生过的一样,不止有大灾大难,还有爱与成长。”周艳感慨,“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我就想过好当下。”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