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来源:央视网2018-05-17

  央视网消息: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味道。

  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是昭通市大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乡。平均海拔1880多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让很多居民选择外出打工。

  上世纪80年代,丁琪也走出了这里,但他立志定要回来建设家乡。

  “那个时候基础条件非常差,也没有任何产业。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够在我们的家乡悟出一个什么产业来,自己成功了以后能够带领乡亲父老、各族群众一起发家致富,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丁琪说。

  1996年起,丁琪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他开始思考,做什么产业能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通过学习、摸索,丁琪先后在镇上开了第一家美发店、第一家上规模的餐厅,成为乡里第一家獭兔养殖户、第一家药材种植户……

  在对当地地理环境优势和市场行情进行研判后,丁琪决定放开手脚带着村民们一起养牛。

  2011年,揣着启动资金,丁琪成立了“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帮助困难群众搭建圈舍、养殖黄牛、免费发放饲草饲料。为提高农户养殖黄牛的积极性,丁琪还通过合作社统一发放基础母牛,农户养殖两年后,再由合作社回收5000元本金;母牛产仔后,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500至1000元的价格,向贫困户购买出栏黄牛。琦鑫合作社先后在新民村、团结村、大寨村推广了这种互助模式,帮助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村民马勇祥一家六口以前靠天吃饭,只能勉强满足温饱。2014年加入合作社后,老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后来加入合作社,我们也有收入了,什么都有了。以前我们都是住的土房,后来修起大平房,安安全全刮风也不怕、下雨也不怕。”马勇祥说。

  通过几年的发展,丁琪探索出一条“支部 合作社 公司 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黄牛存栏4000多头,年生产加工肉制品400余吨,年产值1600余万元。合作社也成了“团结致富社”。

  丁琪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作为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即使在病中,丁琪也思考着合作社的发展问题,他说:“我就想做好一件事,做好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丁琪:做好“牛”文章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8-05-17 10:46:18 来源: 0 条评论

  央视网消息:有两种味道,48岁的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大寨村党总支书记丁琪难以忘怀——穷的味道和本地黄牛肉的味道。

  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是昭通市大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乡。平均海拔1880多米,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让很多居民选择外出打工。

  上世纪80年代,丁琪也走出了这里,但他立志定要回来建设家乡。

  “那个时候基础条件非常差,也没有任何产业。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够在我们的家乡悟出一个什么产业来,自己成功了以后能够带领乡亲父老、各族群众一起发家致富,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丁琪说。

  1996年起,丁琪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挣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己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他开始思考,做什么产业能让乡亲们都富起来?通过学习、摸索,丁琪先后在镇上开了第一家美发店、第一家上规模的餐厅,成为乡里第一家獭兔养殖户、第一家药材种植户……

  在对当地地理环境优势和市场行情进行研判后,丁琪决定放开手脚带着村民们一起养牛。

  2011年,揣着启动资金,丁琪成立了“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帮助困难群众搭建圈舍、养殖黄牛、免费发放饲草饲料。为提高农户养殖黄牛的积极性,丁琪还通过合作社统一发放基础母牛,农户养殖两年后,再由合作社回收5000元本金;母牛产仔后,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500至1000元的价格,向贫困户购买出栏黄牛。琦鑫合作社先后在新民村、团结村、大寨村推广了这种互助模式,帮助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村民马勇祥一家六口以前靠天吃饭,只能勉强满足温饱。2014年加入合作社后,老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后来加入合作社,我们也有收入了,什么都有了。以前我们都是住的土房,后来修起大平房,安安全全刮风也不怕、下雨也不怕。”马勇祥说。

  通过几年的发展,丁琪探索出一条“支部 合作社 公司 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黄牛存栏4000多头,年生产加工肉制品400余吨,年产值1600余万元。合作社也成了“团结致富社”。

  丁琪的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作为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即使在病中,丁琪也思考着合作社的发展问题,他说:“我就想做好一件事,做好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