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国减隔震建筑约占世界一半 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来源:经济日报2018-05-17

  10年来取得巨大进步—— 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图为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出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控系统。记者 郭静原摄

  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示的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

  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示的核电站KIS地震仪表系统模型。记者 郭静原摄

  汶川特大地震10年,见证了奋勇前行的中国力量,也见证了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飞速跨越。

  近日,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并同期举办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防震减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及各类科研技术和产品。

  前沿技术 显现实力

  据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介绍,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对此,一台搭载了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无人机,仅需3分钟部署时间便可快速起飞,适合紧急搜救和大面积搜索任务,为地震救援行动争分夺秒。它即使在黑夜、浓烟或树林中也能进行搜索,还可同时探测多个目标。

  上可飞天,下可入地。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生产的我国第一台执行废墟搜索任务的可变形机器人闪亮登场。该机器人已在四川省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现场投入使用,协助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完成了多处废墟和危楼的生命搜索排查与灾情勘测任务。如今,它还多了一位好搭档——蛇形探查机器人,专门用于狭小空间及管道探查等。

  地震无情,但很难预测,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状态和演化的了解几乎都是基于对地震波的分析研究。多年来,由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地下明灯”计划,就以发展小规模流动人工震源为契机,对地表以下数百米范围内精细结构成像,服务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需求。此次展览还演示了一番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区域地震趋势判定。

  据郑国光介绍,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防震减灾科技进步明显,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今年2月份,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将有效支撑地震观测新方法的探索和发展,提高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

  此外,我国科学家发展绿色人工震源探测技术,探索地下结构微小变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

  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国际科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 服务民生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相关成果惠及大众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损失重。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防震减灾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郑国光指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不断提升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郑国光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地震部门对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防护安全水准。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历经4年联合攻坚,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减隔震技术得到充分推广。“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有效提高抗震能力。”郑国光说。

  值得关注的是,增强农村住房御灾能力仍是防震减灾的关键。郑国光表示,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6000多万人,我国农村千百年来对于地震灾害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近年来,新建地震安全农居经历多次中强地震,特别在新疆等地区基本实现了6级地震人员零死亡。 展览上,来自新疆农村安居工程展示的几种农房模型,就兼具民族特色和安全抗震能力。在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房屋结构以砖混或砖木单层结构为主,采取了墙体、构造柱和上下圈梁的抗震构造形式,注重房屋平面布局、高度、开间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和位置,同时根据气候特点,布局气象灾害防护措施。

  试想一下,基于“地理信息 ”的新型智慧城市又将如何应对地震风险?此次展出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以建立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三维方式对城市地上地下全空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可以对地下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地上建筑物等进行监测预警,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通过现场模拟还原事故发生现场及影响范围和设施,并对事故的分析处置提供辅助建议”。

  中外合作 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已围绕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截至2016年,中国地震局已与全球77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余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

  正如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巴纳吉所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震防范水平、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及生命财产损失之间相互关联,存在因果链,是可以进行科学干预的。”他呼吁,大部分国家往往缺少震后重建经验,科学界需要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环境,在区域和国际层面上促进更高效的科学交流,共同守护人类美好家园。

  1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国际合作成绩抢眼。2007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共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萨摩亚6国援建了40个地震台站,培训技术人员100余名。正在实施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将整合30个地震台站,实现对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

  各项双边合作也进展顺利。以与美国的合作为例,郑国光介绍,1980年1月份,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议定书。在长达30多年的交流合作中,双方完成了在地震监测、地震工程、基础研究等方面,一系列优秀的合作交流项目,其中,中美数字化地震台网项目被誉为中美科技合作典范。2015年,双方还商定增加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实验场、大震联合科考等合作。

  “地震灾害不分国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显著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对外合作交流力度逐步加大,合作交流成果丰硕,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郑国光如是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我国减隔震建筑约占世界一半 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2018-05-17 10:48:38 来源: 0 条评论

  10年来取得巨大进步—— 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图为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出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控系统。记者 郭静原摄

  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示的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

  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上展示的核电站KIS地震仪表系统模型。记者 郭静原摄

  汶川特大地震10年,见证了奋勇前行的中国力量,也见证了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飞速跨越。

  近日,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并同期举办中国防震减灾成果展,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防震减灾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及各类科研技术和产品。

  前沿技术 显现实力

  据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介绍,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是黄金救援时间。对此,一台搭载了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无人机,仅需3分钟部署时间便可快速起飞,适合紧急搜救和大面积搜索任务,为地震救援行动争分夺秒。它即使在黑夜、浓烟或树林中也能进行搜索,还可同时探测多个目标。

  上可飞天,下可入地。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生产的我国第一台执行废墟搜索任务的可变形机器人闪亮登场。该机器人已在四川省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现场投入使用,协助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完成了多处废墟和危楼的生命搜索排查与灾情勘测任务。如今,它还多了一位好搭档——蛇形探查机器人,专门用于狭小空间及管道探查等。

  地震无情,但很难预测,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状态和演化的了解几乎都是基于对地震波的分析研究。多年来,由中国地震局实施的“地下明灯”计划,就以发展小规模流动人工震源为契机,对地表以下数百米范围内精细结构成像,服务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需求。此次展览还演示了一番模拟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系统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区域地震趋势判定。

  据郑国光介绍,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防震减灾科技进步明显,在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今年2月份,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将有效支撑地震观测新方法的探索和发展,提高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认识;

  此外,我国科学家发展绿色人工震源探测技术,探索地下结构微小变化,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

  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国际科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应用 服务民生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相关成果惠及大众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损失重。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防震减灾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郑国光指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要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不断提升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成为地震科技攻关的重点。郑国光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地震部门对第五代国家地震区划图采用了小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预测等核心技术,充分考虑“极罕遇地震”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灾难性冲击,消除了不设防地区,大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震防护安全水准。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历经4年联合攻坚,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减隔震技术得到充分推广。“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有效提高抗震能力。”郑国光说。

  值得关注的是,增强农村住房御灾能力仍是防震减灾的关键。郑国光表示,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6000多万人,我国农村千百年来对于地震灾害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近年来,新建地震安全农居经历多次中强地震,特别在新疆等地区基本实现了6级地震人员零死亡。 展览上,来自新疆农村安居工程展示的几种农房模型,就兼具民族特色和安全抗震能力。在科学选址的基础上,房屋结构以砖混或砖木单层结构为主,采取了墙体、构造柱和上下圈梁的抗震构造形式,注重房屋平面布局、高度、开间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和位置,同时根据气候特点,布局气象灾害防护措施。

  试想一下,基于“地理信息 ”的新型智慧城市又将如何应对地震风险?此次展出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以建立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三维方式对城市地上地下全空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工作人员介绍,“比如可以对地下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地上建筑物等进行监测预警,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通过现场模拟还原事故发生现场及影响范围和设施,并对事故的分析处置提供辅助建议”。

  中外合作 协同创新

  目前,我国已围绕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国际合作,成果丰硕

  截至2016年,中国地震局已与全球77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余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合作。

  正如亚洲地震委员会主席巴纳吉所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震防范水平、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及生命财产损失之间相互关联,存在因果链,是可以进行科学干预的。”他呼吁,大部分国家往往缺少震后重建经验,科学界需要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建设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环境,在区域和国际层面上促进更高效的科学交流,共同守护人类美好家园。

  1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国际合作成绩抢眼。2007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共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萨摩亚6国援建了40个地震台站,培训技术人员100余名。正在实施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将整合30个地震台站,实现对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

  各项双边合作也进展顺利。以与美国的合作为例,郑国光介绍,1980年1月份,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议定书。在长达30多年的交流合作中,双方完成了在地震监测、地震工程、基础研究等方面,一系列优秀的合作交流项目,其中,中美数字化地震台网项目被誉为中美科技合作典范。2015年,双方还商定增加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实验场、大震联合科考等合作。

  “地震灾害不分国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显著增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对外合作交流力度逐步加大,合作交流成果丰硕,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郑国光如是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