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柴达木盆地上的脱贫画卷——青海省海西州脱贫攻坚见闻

来源:新华网2018-05-22

新华社西宁5月22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上的脱贫画卷——青海省海西州脱贫攻坚见闻

新华社记者 邓万里

五月的柴达木盆地,天高云淡,绿潮涌动。无论是牛羊成群的草场上,还是耕种正忙的农地里,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高寒、少雨、多风是这里的气候特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区,目前已实现了“脱贫清零”。记者近日来到海西州,感受各族群众的生活变化。

游牧民定居书写“小城故事”

从小在牧区长大的蒙古族小伙子巴根生加布对眼前的生活很满足。加布的家原本在距离德令哈市区150多公里的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以放牧为生。由于家里没有草场,母亲只能给别人放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改变源于当地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2017年8月,加布和村里其他20户人家一起搬进了位于德令哈市区的新家——陶尔根家园。

走进陶尔根家园,墙上的壁画、楼里的雕刻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小区内,老人们在亭子里下棋,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

记者走访发现,办事服务中心、幼儿园、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在医务室里,63岁的李双贵正在接受检查,她的老家在蓄集乡陶斯图村,“放了几十年的羊,如今搬到城里来生活,感觉很方便。”

海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钢夫说,自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海西州目前已建成34个定居小区,惠及2.6万余名游牧民群众。

加布和母亲如今已被聘请为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有2500元的固定工资。同时,他们家还通过贷款搞起了奶牛养殖,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7785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产业调整催生“新型农民”

在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几乎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竖着一块咖啡色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印刻着“藜麦代售点”“刺绣加工”“盐敷袋加工”……

都兰河村过去是一个农业贫困村,村民多种植青稞、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业结构单一。2016年全村361户1159人中有贫困人口59户165人。

近年来,海西州有效探索一家企业帮扶一户贫困户的“一企一户”帮扶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规模化藜麦种植企业,公司通过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签约的农户约有4000户。

都兰河村魏海民家是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魏海民夫妻俩均患有疾病,一双儿女在上学。三江沃土公司定点帮扶他家后,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2016年他们家改种藜麦4亩,挣了1.5万元;2017年种了10亩,挣了5万元。

“有了闲钱,今年初我爱人的病也医好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已经毕业的儿子娶个媳妇。”魏海民笑着说。

钢夫说,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牧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服务等扶贫主导产业,海西州已逐渐构建起“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的扶贫产业格局。

在德令哈市郊的新堉种植示范园区内,蔬菜、水果长势喜人。靠这个园区,周边近400户农民在家门口端起了“铁饭碗”。“走路十分钟上班,一个月的收入超过3000元,还可以调休呢!”柯鲁柯镇民兴村村民王菊香说。

“精神扶贫”激发群众活力

“过去有的困难群众对脱贫没有信心”“有的贫困户有劳动力也不愿就近就业”……采访中,基层干部对过去一些群众精神状态记忆犹新。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兰县委书记李元兴说,针对“硬骨头”,乌兰县积极培育新时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有目标、有想法有能力、有压力有动力的“八有”新人,广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原址距离茶卡镇20多公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当地政府将巴音村整体搬迁到了旅游资源丰富的茶卡镇,并补贴资金给每户建起了12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

村民郝大庆通过贷款和向亲戚借钱,把空房间装修成了家庭小旅馆,一年收入10余万元。“虽然欠了笔债,但现在条件这么好,只要肯努力,没几年就能还清的,我有信心!”郝大庆说。

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把“心怀感恩之情,坚定脱贫信心”等内容列为村规民约,在良好的致富风气引领下,村里已发展起了养殖、拉面等多种产业。村民除了通过产业致富外,还积极参与村里的生态建设。

记者了解到,“脱贫清零”后,海西州正积极巩固脱贫成果,通过邀请脱贫致富典型代表到田间地头宣讲,让基层群众汲取“精神食粮”。在“精神扶贫”引领下,各族群众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柴达木盆地上的脱贫画卷——青海省海西州脱贫攻坚见闻

2018-05-22 17:29:41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西宁5月22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上的脱贫画卷——青海省海西州脱贫攻坚见闻

新华社记者 邓万里

五月的柴达木盆地,天高云淡,绿潮涌动。无论是牛羊成群的草场上,还是耕种正忙的农地里,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高寒、少雨、多风是这里的气候特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区,目前已实现了“脱贫清零”。记者近日来到海西州,感受各族群众的生活变化。

游牧民定居书写“小城故事”

从小在牧区长大的蒙古族小伙子巴根生加布对眼前的生活很满足。加布的家原本在距离德令哈市区150多公里的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以放牧为生。由于家里没有草场,母亲只能给别人放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改变源于当地实施的游牧民定居工程。2017年8月,加布和村里其他20户人家一起搬进了位于德令哈市区的新家——陶尔根家园。

走进陶尔根家园,墙上的壁画、楼里的雕刻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小区内,老人们在亭子里下棋,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

记者走访发现,办事服务中心、幼儿园、活动室等配套设施齐全。在医务室里,63岁的李双贵正在接受检查,她的老家在蓄集乡陶斯图村,“放了几十年的羊,如今搬到城里来生活,感觉很方便。”

海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钢夫说,自推进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海西州目前已建成34个定居小区,惠及2.6万余名游牧民群众。

加布和母亲如今已被聘请为生态管护员,每人每月有2500元的固定工资。同时,他们家还通过贷款搞起了奶牛养殖,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7785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产业调整催生“新型农民”

在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几乎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竖着一块咖啡色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印刻着“藜麦代售点”“刺绣加工”“盐敷袋加工”……

都兰河村过去是一个农业贫困村,村民多种植青稞、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业结构单一。2016年全村361户1159人中有贫困人口59户165人。

近年来,海西州有效探索一家企业帮扶一户贫困户的“一企一户”帮扶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规模化藜麦种植企业,公司通过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签约的农户约有4000户。

都兰河村魏海民家是因病因学致贫的典型,魏海民夫妻俩均患有疾病,一双儿女在上学。三江沃土公司定点帮扶他家后,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2016年他们家改种藜麦4亩,挣了1.5万元;2017年种了10亩,挣了5万元。

“有了闲钱,今年初我爱人的病也医好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已经毕业的儿子娶个媳妇。”魏海民笑着说。

钢夫说,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牧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服务等扶贫主导产业,海西州已逐渐构建起“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的扶贫产业格局。

在德令哈市郊的新堉种植示范园区内,蔬菜、水果长势喜人。靠这个园区,周边近400户农民在家门口端起了“铁饭碗”。“走路十分钟上班,一个月的收入超过3000元,还可以调休呢!”柯鲁柯镇民兴村村民王菊香说。

“精神扶贫”激发群众活力

“过去有的困难群众对脱贫没有信心”“有的贫困户有劳动力也不愿就近就业”……采访中,基层干部对过去一些群众精神状态记忆犹新。

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兰县委书记李元兴说,针对“硬骨头”,乌兰县积极培育新时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有目标、有想法有能力、有压力有动力的“八有”新人,广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原址距离茶卡镇20多公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当地政府将巴音村整体搬迁到了旅游资源丰富的茶卡镇,并补贴资金给每户建起了12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

村民郝大庆通过贷款和向亲戚借钱,把空房间装修成了家庭小旅馆,一年收入10余万元。“虽然欠了笔债,但现在条件这么好,只要肯努力,没几年就能还清的,我有信心!”郝大庆说。

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把“心怀感恩之情,坚定脱贫信心”等内容列为村规民约,在良好的致富风气引领下,村里已发展起了养殖、拉面等多种产业。村民除了通过产业致富外,还积极参与村里的生态建设。

记者了解到,“脱贫清零”后,海西州正积极巩固脱贫成果,通过邀请脱贫致富典型代表到田间地头宣讲,让基层群众汲取“精神食粮”。在“精神扶贫”引领下,各族群众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 huahaina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