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人戴江: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戴江在农场里看黄瓜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都市传媒记者 刘真
今年45岁的戴江,身高一米七,皮肤黝黑,现在是哥哥生态农场负责人。因为搭上了改革春风之路,他从火锅店服务员、货车运输驾驶员,做到建筑承包商,10年时间资产高达数百万元,2013年10月返乡创建乡村农场。他表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提及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他总结了“三部曲”:改革开放初期,人流“往外走”;上世纪90年代,迎来打工潮高峰;2010年过后,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老家就业创业。
改革开放前:温饱成问题
“以前我家特别穷,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戴江表示,他们一家四口居住在渝北区礼嘉附近,父母以务农为主,那时5岁的他跟妹妹戴琴的主食是红薯、玉米等粗粮,很少吃到白米饭。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粮食问题,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
1983年,戴江的父亲戴维君跟着礼嘉建筑队的工友外出务工搬砖提灰,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收入是备受村里人羡慕的数字:一天8毛钱。
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批乡镇企业应时而起。
改革开放后:生活奔小康
“可以说我父亲是全村改革开放的领路人,我们一家是受益者。”说起这话时,戴江自豪地表示,自从父亲外出打工后,他们一家就奔上小康生活,鱼、肉等荤菜每天都有,甚至每天还有1元零用钱。“当年1元钱可以买4个包子了。”
1987年,戴维君用打工挣的钱购买了全村第一台熊猫黑白电视机,那时整个村里都沸腾了,每天都有人到他家看电视。“每天都有同学跟我提前预约看电视位置,若不是跟我关系特别好,肯定坐不到前一二排,那时特别自豪。”
1990年因为一些变故,戴维君退出了建筑业,一些固定资产被查封,对于刚上高中的戴江而言备受打击。这时在家务农的母亲杨财芳站了出来,全力撑起了整个家。
1993年,戴江高中毕业后,看着日夜奔波的母亲,他跟着好友邹翔坐上了卧铺客车到成都打工,从最初的火锅店服务员干起,陆续做过餐厅、夜总会、茶楼的管理员。
常年外出务工的戴江思家心切,在2002年回到了重庆,考了驾照,当了一名货运车运输员,从货车出渣开始慢慢接触到土石方工程。随后,他用打工9年攒下的10万元,又外借了30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挖掘机开始承接土石方工程。
经过3年时间,他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和实力,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2005年,戴江带着团队开始承建市政工程,做给排水。“从那时开始慢慢富裕了起来。”戴江表示,每月都能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在2013年最辉煌时,一天就能赚上好几万元。
回乡创业 走农业致富之路
常年在外务工的戴江想带动村民一起致富。2013年,他回到老家涪陵马武镇太和乡白果村,租了50亩土地,不用化肥和农药种应季菜。当他开出年薪4万元的招聘后,不仅没人来应聘,还被村民嘲笑为“有毛病”。
同年10月,戴江辞去建筑业的工作,独自一人前往开荒种地。因为没经验,他遭遇了最佳播种季不对时、蔬菜移栽位置太浅、菜被虫吃光等问题,一年时间损失了40万元。
如今,为了让更多人吃上健康蔬菜,让更多村民看到生态农业的前景,让农人有尊严的卖菜,他加入了玖农农业,跟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农友共同谋发展。
他表示,乡村振兴战略让大伙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各地政府对返乡创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助推创业激情愈发高涨。
对于规划,戴江憧憬着,家乡已铺就了美丽乡村道路,拿出满满的政策扶持,呼吁更多人回乡创业。“以现代农业为例,可以走农业致富之路,在科学种植养殖方面下大功夫,采用定制化的种植养殖,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副产品销售。”
重报集团都市传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