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有黎明的地方就有光明,这是一个什么梗?

来源:国资小新2018-05-28

  他迎着黎明而来。

  张黎明说,他很喜欢“黎明”这个名字,他出生时恰好是黎明,伴随婴儿的一声啼哭,晨光洒入产房,父亲说,就叫黎明吧。

  十年前的一个黎明,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黎明电力服务队”诞生在渤海之滨。从此,“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化为浸染黎明晨光的微笑,也成为他心系万家的行动。

  今天,小新带你一起走进张黎明的故事……

  甘做“人梯”的故事

  张黎明的工作履历和他这个人一样,特简单,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他就没离开塘沽这块土地,没离开过电力抢修一线。

  相由心生,这话不假。

  5月17日,见到张黎明时,他一身工装,常年风吹日晒的缘故,他皮肤黑红色,眼神清亮,笑起来一脸的憨厚淳朴。张黎明说:“在抢修一线工作,让我很踏实,干起活来挺舒服!”

  “

  “我极少关手机,有时夜里听到下雨,就起来穿戴好,或者干脆到班里看看,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大多数的抢修工单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

  天津市滨海新区拥军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丽至今对2016年11月20日天津的一场雪记忆深刻。那晚雪太大,积雪影响着供电线路安全,小区忽然停电了。居民给张黎明打电话,得到的还是熟悉的那句:马上到。不到半小时,当张黎明的抢修车赶到小区时,20多户居民不顾风雪焦急地迎在小区门口。

  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张黎明和同事们火速排查。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他知道,这种故障不难排除,只要爬到电线杆上将相应刀闸断开进行隔离,小区就能恢复供电。可当他和同事到电杆旁时却犯了难,只见电杆已在风雪中结冰,用于登杆的脚扣固定不住,难以攀爬。

  张黎明和同事们紧急商议出了救急办法:砸开一段冰层,装上脚扣,张黎明与其他两名人员作 “人梯”,用肩膀牢牢顶住脚扣,托举操作人员用加长至5米的拉闸杆上杆作业。风雪正急,寒风刺骨,张黎明他们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专注作业……

  故障抢修的“活地图”

  巡视、抢修、操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张黎明坚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他工余时间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2万余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练就了快速处理故障的绝活。

  凭借线路保护动作情况、设备健康状况、故障周围环境“望闻问切”,迅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的基本性质和位置,为尽快送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被同事们称为故障抢修“活地图”。

  工作之余,张黎明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随身带着笔记本,沿着不同的电力线路溜达。他的“溜达”也与别人散步不同,他总是时不时地掏出小本,记录所辖线路的沿途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回来后则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出来,并弄清所有配电线路所带的用户及用电性质。

  “张黎明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真正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情。”同事张可佳说。张黎明为将经验传授给大家,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总结形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用录音、视频等方式向身边员工传授,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口袋书,指导电力抢修高效开展。

  孜孜不倦的“创新先锋”

  张黎明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创新的过程是快乐的,创新的成果会让工作充满成功感和获得感。这种成功感、获得感就是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停电。”

  这是张黎明的想法,也是他创新的原动力。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创新先锋。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团队完成的技术革新多达200余项,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负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以前,作业人员须爬上电线杆带电更换保险片,正常抢修耗时45分钟左右。而一个变压器出故障,起码会影响150户居民正常用电。停电维修,老百姓只能干等。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张黎明和同事反复试验,终于发明出一种一体式绝缘拉杆。利用物理学重力跌落原理,巧妙地将刀闸设计成可摘取式,抢修员在地面就能摘取更换,修复时间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既安全又省时。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在张黎明的带领下滨海供电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鹏”“蒲公英”“金种子”等班组创新工作坊8个,创客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157人,获国家专利130多项,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心为民的“光明使者”

  在徒弟眼中张黎明是“专家导师”,在同事眼中张黎明是“抢修活地图”,在客户百姓眼中张黎明是“电保姆”,在困难孤老眼中张黎明是“光明使者”。

  除了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工作闲暇,他为这个“头衔”投入更多精力与热情。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公益项目,使600多层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2000户居民从中受益。该项目源于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或看望孤寡老人时的观察和思考,这些老旧小区楼道大多光线不好,老年人出行很不方便。

  张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商量解决方法。终于,他从网上找到一种能声光控制的LED节能灯泡,一年电费仅需1.5元左右。他于是将滨海新区发放给他个人的一万元文明个人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LED灯泡,为社区居民送去光明。

  开展志愿服务,除了自觉自愿,有时更需要“豁得出”的勇气与担当。2015年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老人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舒服,喘不上气,她子女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看着老人痛苦的表情,张黎明斩钉截铁地做出决定:“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送大娘去医院!出了事,我担着!”他将老人从3楼背下去,和队员们一道将老人平躺在车椅上,5分钟不到就送到附近的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老人脱离危险才离开。

  近十年间,张黎明和他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社区、田间地头、校园企业……

  张黎明一年四季身着工装,那是一个产业工人对自己职业的无限热爱。他说,我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电力职工,时时刻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黎明,在渤海之滨破晓,一座城市在静谧中染上一抹朝霞。又一天,他们迎着黎明出发。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有黎明的地方就有光明,这是一个什么梗?

2018-05-28 17:01:47 来源: 0 条评论

  他迎着黎明而来。

  张黎明说,他很喜欢“黎明”这个名字,他出生时恰好是黎明,伴随婴儿的一声啼哭,晨光洒入产房,父亲说,就叫黎明吧。

  十年前的一个黎明,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黎明电力服务队”诞生在渤海之滨。从此,“黎明出发,点亮万家”化为浸染黎明晨光的微笑,也成为他心系万家的行动。

  今天,小新带你一起走进张黎明的故事……

  甘做“人梯”的故事

  张黎明的工作履历和他这个人一样,特简单,从参加工作那天起,他就没离开塘沽这块土地,没离开过电力抢修一线。

  相由心生,这话不假。

  5月17日,见到张黎明时,他一身工装,常年风吹日晒的缘故,他皮肤黑红色,眼神清亮,笑起来一脸的憨厚淳朴。张黎明说:“在抢修一线工作,让我很踏实,干起活来挺舒服!”

  “

  “我极少关手机,有时夜里听到下雨,就起来穿戴好,或者干脆到班里看看,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大多数的抢修工单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

  天津市滨海新区拥军里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何丽至今对2016年11月20日天津的一场雪记忆深刻。那晚雪太大,积雪影响着供电线路安全,小区忽然停电了。居民给张黎明打电话,得到的还是熟悉的那句:马上到。不到半小时,当张黎明的抢修车赶到小区时,20多户居民不顾风雪焦急地迎在小区门口。

  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张黎明和同事们火速排查。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他知道,这种故障不难排除,只要爬到电线杆上将相应刀闸断开进行隔离,小区就能恢复供电。可当他和同事到电杆旁时却犯了难,只见电杆已在风雪中结冰,用于登杆的脚扣固定不住,难以攀爬。

  张黎明和同事们紧急商议出了救急办法:砸开一段冰层,装上脚扣,张黎明与其他两名人员作 “人梯”,用肩膀牢牢顶住脚扣,托举操作人员用加长至5米的拉闸杆上杆作业。风雪正急,寒风刺骨,张黎明他们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专注作业……

  故障抢修的“活地图”

  巡视、抢修、操作……看似简单的工作,张黎明坚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他工余时间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2万余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练就了快速处理故障的绝活。

  凭借线路保护动作情况、设备健康状况、故障周围环境“望闻问切”,迅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的基本性质和位置,为尽快送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被同事们称为故障抢修“活地图”。

  工作之余,张黎明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随身带着笔记本,沿着不同的电力线路溜达。他的“溜达”也与别人散步不同,他总是时不时地掏出小本,记录所辖线路的沿途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回来后则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出来,并弄清所有配电线路所带的用户及用电性质。

  “张黎明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真正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情。”同事张可佳说。张黎明为将经验传授给大家,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总结形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用录音、视频等方式向身边员工传授,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口袋书,指导电力抢修高效开展。

  孜孜不倦的“创新先锋”

  张黎明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创新的过程是快乐的,创新的成果会让工作充满成功感和获得感。这种成功感、获得感就是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停电。”

  这是张黎明的想法,也是他创新的原动力。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创新先锋。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团队完成的技术革新多达200余项,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负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以前,作业人员须爬上电线杆带电更换保险片,正常抢修耗时45分钟左右。而一个变压器出故障,起码会影响150户居民正常用电。停电维修,老百姓只能干等。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张黎明和同事反复试验,终于发明出一种一体式绝缘拉杆。利用物理学重力跌落原理,巧妙地将刀闸设计成可摘取式,抢修员在地面就能摘取更换,修复时间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既安全又省时。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在张黎明的带领下滨海供电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鹏”“蒲公英”“金种子”等班组创新工作坊8个,创客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157人,获国家专利130多项,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心为民的“光明使者”

  在徒弟眼中张黎明是“专家导师”,在同事眼中张黎明是“抢修活地图”,在客户百姓眼中张黎明是“电保姆”,在困难孤老眼中张黎明是“光明使者”。

  除了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工作闲暇,他为这个“头衔”投入更多精力与热情。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公益项目,使600多层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2000户居民从中受益。该项目源于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或看望孤寡老人时的观察和思考,这些老旧小区楼道大多光线不好,老年人出行很不方便。

  张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商量解决方法。终于,他从网上找到一种能声光控制的LED节能灯泡,一年电费仅需1.5元左右。他于是将滨海新区发放给他个人的一万元文明个人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LED灯泡,为社区居民送去光明。

  开展志愿服务,除了自觉自愿,有时更需要“豁得出”的勇气与担当。2015年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老人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舒服,喘不上气,她子女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看着老人痛苦的表情,张黎明斩钉截铁地做出决定:“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送大娘去医院!出了事,我担着!”他将老人从3楼背下去,和队员们一道将老人平躺在车椅上,5分钟不到就送到附近的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老人脱离危险才离开。

  近十年间,张黎明和他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社区、田间地头、校园企业……

  张黎明一年四季身着工装,那是一个产业工人对自己职业的无限热爱。他说,我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电力职工,时时刻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

  黎明,在渤海之滨破晓,一座城市在静谧中染上一抹朝霞。又一天,他们迎着黎明出发。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