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美丽中国,人人是建设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8-06-04

上下同心,同频共振,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治理实践的全过程

辽宁省图书馆举办的科普沙龙座无虚席,环保专家传授节约妙招;河北青县的中小学课堂上,孩子们利用废弃物做手工,培养环保意识;四川成都迎来公益骑行,向市民传递低碳出行的理念……第四十七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人们在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会环保的益处、感受环保的意义。

围绕环境日举办的各种活动,折射出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显示,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会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数据证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崇尚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判断,背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了发展方法论的探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体现了坚定的治理决心。近年来,发展理念、治理思路的转型升级,引领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而人们对于破坏生态行为的反感和抵制,也折射出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从祁连山的生态破坏招致舆论强烈谴责,到群众主动举报泰瑞制药“表面整改”,不断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对于蓝天绿水的需求更为迫切。上下同心,同频共振,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治理实践的全过程。

得益于环保意识的日益浓厚、绿色发展理念的牢固树立,中国在环境保护上实现了“实践提升观念、观念促进治理”的良性互动。保护生态的决心通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部署、环保督察等制度设计,层层传导。与此同时,环保意识改变了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也创造出新的经济业态,中国正走上一条保护和发展共赢的道路。

环保意识稳步提升,生态质量持续好转,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就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还不均衡,各地推行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新业态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正因如此,进一步让绿色发展的决心、公众的环保意识转化为人人、事事、时时的有效行动和生活习惯,补上生态发展的短板,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环保动力来自公众参与,成效在于公众参与,推动环境治理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唤醒植根于公众心底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必不可少,但仅靠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近年来,把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企业实行全流程监管,类似创新举措在激发政府、公众、企业参与主动性上颇具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做到久久为功。

良好的生态环境,代表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人人都做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承诺才能如期实现兑现。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美丽中国,人人是建设者

2018-06-04 10:47:15 来源: 0 条评论

上下同心,同频共振,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治理实践的全过程

辽宁省图书馆举办的科普沙龙座无虚席,环保专家传授节约妙招;河北青县的中小学课堂上,孩子们利用废弃物做手工,培养环保意识;四川成都迎来公益骑行,向市民传递低碳出行的理念……第四十七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人们在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会环保的益处、感受环保的意义。

围绕环境日举办的各种活动,折射出中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民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显示,66.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71.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04%的受访者会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数据证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崇尚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判断,背后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了发展方法论的探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体现了坚定的治理决心。近年来,发展理念、治理思路的转型升级,引领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而人们对于破坏生态行为的反感和抵制,也折射出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从祁连山的生态破坏招致舆论强烈谴责,到群众主动举报泰瑞制药“表面整改”,不断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对于蓝天绿水的需求更为迫切。上下同心,同频共振,有效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治理实践的全过程。

得益于环保意识的日益浓厚、绿色发展理念的牢固树立,中国在环境保护上实现了“实践提升观念、观念促进治理”的良性互动。保护生态的决心通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部署、环保督察等制度设计,层层传导。与此同时,环保意识改变了人们生活和消费习惯,也创造出新的经济业态,中国正走上一条保护和发展共赢的道路。

环保意识稳步提升,生态质量持续好转,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就现实情况来看,区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还不均衡,各地推行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新业态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正因如此,进一步让绿色发展的决心、公众的环保意识转化为人人、事事、时时的有效行动和生活习惯,补上生态发展的短板,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环保动力来自公众参与,成效在于公众参与,推动环境治理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唤醒植根于公众心底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必不可少,但仅靠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近年来,把环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企业实行全流程监管,类似创新举措在激发政府、公众、企业参与主动性上颇具成效,需要进一步加强,做到久久为功。

良好的生态环境,代表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人人都做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的承诺才能如期实现兑现。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