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只有不抑制表达才能算合格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整个上午,大家都在默契地等待。等什么呢?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这不,与往年一样,高考语文一考完,作文命题一上网,朋友圈和微信群就热闹起来了。在几个小时的伴考“缄默”后,大家的讨论欲望立马爆发。有吃惊的,有吐槽的,还有大言不惭的……种种迹象表明,高考依然是未打折扣的热点话题。
为何如此?我觉得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其一,自1977年恢复高考,时光穿越四十一年,因这场考试而进入大学的人数早已经超过了一个亿。可以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高考记忆和高考往事。对于这些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第一次重大的考验。它曾经让我们笑过、哭过、痛过,欢喜过、悲伤过、激动过,幸福过、成功过、失败过……因为太多炽热的情绪和它相关,所以当然会让人记忆深刻。故而,每年高考一来,大家难免会刷一下存在感,特别是那些当年考砸了的人,以及把复读视为“有期徒刑”的人。
此外,高考语文作文确实具备槽点。只要你有一双段子手的眼睛和某种二次元的思维,就总能在故意哗众取宠中找到乐子。毕竟,曾经那么紧张过,现在终于熬过来了、独立自主了,“隔岸观火”地娱乐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再就是,高考语文作文的讨论门槛是众多科目中最低的。只要不是文盲,你都能说上几句话。要知道,离开考场多年,很多人也只有在语文作文上还有借题发挥的空间。至于其他科目,大家估计连题都看不懂,更别说答题得分了。说实在话,现在要我做简单的数学因式分解,我都只会发呆,更别提什么化学方程式了。
当然,大家也总会一如既往地在这个时候讨论作文题的好坏。我也时常听到专家们说,“xx题好,学生有话说”。在我看来,作文题好不好,首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选拔的标准。要知道,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设置60分作文这道题,原本就是要把语言表达高手选出来。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的话题内完成一篇文章,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度。这种应试规则决定了,学生要想得高分,写作水平必须更高,而写作技巧和押题并不是万能的。它考察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觉得合格的高考作文题应该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能最大限度抑制假大空、套作借鉴和陈词滥调者获得高分。二是不抑制个性表达,不把语文考试变成政治考试。因为政治语言往往生硬,带有理论色彩,会抑制个性语言的发挥空间。仰观吐曜,俯察含章,《文心雕龙》一书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作文题的拟定不能影响学生这四个方面的展现。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其它都可以接受。
高考作文虽然是考试框架下的存在物,但是作文题本身也存在一种导向。如果一个学生十八岁了,文字和思维还无法融合,只会玩语言的花架子、无病呻吟,写不出心里话,凌空蹈虚地唱赞歌,那也是一件挺悲哀的事。
文/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