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光明日报评论员:儒家发祥地 上合新起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06-10

  光明日报评论员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欢迎宴会并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上海精神”为宗旨的上海合作组织,来到历史厚重的孔孟故里山东,来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青岛,无论从精神气质还是环境硬件来看,都情投契合、无不妥帖。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贯穿于“上海精神”的价值之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尊重多样文明是“上海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样的价值认同下,平等、协商才必然且可能。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孟子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华文化历来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讲求“四海一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的正是“四海一家”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上海精神”强调求同存异,强调合作共赢,上合组织风雨同舟17年,成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中国倡导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同“和合”理念相通的“上海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交相辉映,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在同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交融互动中,中国理念彰显时代新气象,引领合作新航程。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01版)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光明日报评论员:儒家发祥地 上合新起点

2018-06-10 11:17:18 来源: 0 条评论

  光明日报评论员

  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欢迎宴会并致辞。习近平主席指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强调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同和支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上海精神”为宗旨的上海合作组织,来到历史厚重的孔孟故里山东,来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青岛,无论从精神气质还是环境硬件来看,都情投契合、无不妥帖。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贯穿于“上海精神”的价值之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尊重多样文明是“上海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样的价值认同下,平等、协商才必然且可能。

  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孟子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华文化历来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讲求“四海一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的正是“四海一家”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上海精神”强调求同存异,强调合作共赢,上合组织风雨同舟17年,成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中国倡导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同“和合”理念相通的“上海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交相辉映,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在同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的交融互动中,中国理念彰显时代新气象,引领合作新航程。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10日 01版)

[责任编辑: 华小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