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上合青岛峰会的这些新阐述、新亮点 你看懂了吗?
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召开。此次峰会是上合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也是今年中国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在10日的大范围会谈上,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0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介绍峰会成果。本次峰会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各方还就相关问题达成了“六个一致。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有哪些新阐述?其中又透露了什么信号?峰会的一系列成果将对当前的世界形势带来哪些影响?
央视解读
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讲话,既有对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的判断,也有对上合组织发展的建议,还就国际热点问题实实在在地拿出了中国方案。
登高望远:习近平首提上合发展“五观”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为避免为表象所惑,以偏概全,习主席强调,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才能正确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方强调和平发展主题不变,国际秩序朝着更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中方也清醒看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存在复杂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而道远。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不忘初心”的同时,应赋予“上海精神”更新的时代内涵。习主席在上合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上发表讲话,从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的角度对上合发展做出全面阐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是中国“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上合组织要解决发展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也离不开这一发展观指引。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2014年习主席提出的重要思想,已成为上合组织开展安全合作的基础。
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是上合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宝。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是落实“上海精神”尊重多样文明目标的具体体现。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化了上合发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贡献。
扩员展示上合组织理念、精神、成就的吸引力
青岛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许多船只从这里扬帆起航、追逐梦想。青岛峰会成为上合组织扬帆再起航的起点。
青岛峰会肯定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后组织取得的新发展。扩员展示出上合组织理念、精神、成就的吸引力。新成员的加入也为组织发展增添动力。但扩员也增加了成员国之间互信建立和开展的复杂程度。上合组织成员仍需恪守《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秉持“上海精神”,巩固团结协作,才能将扩员的积极效应更好发挥出来。
习近平主席在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的讲话中,用“六个一致”总结了此次峰会的成果,这说明,各成员国在追求和平发展的路上找到了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为世界其他组织的合作提供了“样板”和有益借鉴。
安全、经济、人文之外 扩大国际交往合作
青岛峰会在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经济、人文合作三个“轮子”发展的同时,将扩大国际交往和合作作为组织发展的第四个“轮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青岛峰会,既反映出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提升,也再次表明组织开放合作的诚意。
中国担任上合主席国期间,为组织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未来,上合组织行稳致远,仍离不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