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志愿者刘峻潇:盛开在脱贫攻坚一线上的最暖“山茶花”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8-06-14

2017年1月的一天,空中飘着绵密的雪花,一辆快退休的越野车从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人民政府出发,行驶在通往凉风村的村道上。

伴随着一路的轰鸣声,绕过9公里的山路,刘峻潇终于到了凉风村村口。作为“山茶花”扶贫接力志愿者,他今天就要到村里报到了。

“小刘同学,扶稳了,前头还有6公里的土路,比较颠簸。”同行的老丁对刘峻潇说。

老丁是个“70后”,凉风村驻村老干部,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

凉风村坐落在城口县周溪乡东北部,海拔高度在800—2100米之间,是周溪乡唯一尚未脱贫的村子。

在驻村队伍里的四个人中,除了老丁,其他人都经验尚浅:大学生村官朱黎2016年10月到村工作,刘峻潇和第一书记李大川都是2017年才开始驻村。

一个“70后”,带着三个不了解情况的“90后”,对于这支年轻的驻村队伍,刘峻潇一开始毫无信心。

初见李思银:她哭得三个年轻人手足无措

刘峻潇这次到村里来,是为了脱贫攻坚大走访。与在家的3名村干部见面简单寒暄后,驻村队伍一行四人开始了一、二社的群众走访。

几家走下来,村里的状况对三个“90后”内心触动特别大。刘峻潇从小在重庆市区长大,朱黎和李大川都生活在县城周边条件较好的乡镇。“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木架房。”刘峻潇感慨地说。老丁则安慰道:“习惯就好。”

在走访了十几户群众后,他们来到了一社社长彭国华的家里。一位40岁出头、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农村妇女将几杯热茶递给他们,接着就和老丁拉起了家常。

得知她就是彭国华的妻子李思银,刘峻潇也热情地自我介绍起来:“我是凉风村的扶贫志愿者,这几位都是村里的驻村干部,我们来摸排走访,有困难尽管提,我们几个一定想法子帮你解决。”

这时候老丁微微地摇头示意刘峻潇,但是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并没有看懂他的意思。

“我是真的苦啊!3个孩子,一个肾衰竭,一个腰椎突出,男的还有胆结石,一家都是病秧子,你看国家政策这么好,有什么能照顾下我们?我们又不是贫困户,啥子都没得!”这位看起来坚强能干的女人,开始声泪俱下地说起了日子的苦。

李思银这一哭,三个年轻人都焦麻了(“焦麻了”:重庆方言,意思是使人非常着急、担心。)。他们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眼前这个哭泣的女人,只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彼此,不知所措。就连平时足智多谋的老丁此时也束手无策。

身体力行:“抠破脑壳”也要解决这一难题

实在“受不了”这种气氛的刘峻潇开口劝慰道:“这个情况我们了解了,回去就给乡里反映,一定把你们家这个难题给解决了。”

朱黎也接过话说:“我现在在乡扶贫办工作,有相关政策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几个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走访结束回到乡政府,刘峻潇连夜将走访摸到的情况汇报给了联系村帮扶的乡领导滕星宇,并着重汇报了李思银一家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相关政策的帮扶。

事后,朱黎告诉刘峻潇,走访回来后的第二天,彭国华就到乡政府来找他了,“房子啥的都不重要,只想让孩子上个学。”

听完这些,刘峻潇更加坚定了要帮扶李思银一家的念头。

当时正值全市普查档外对象,刘峻潇和李大川在村里征集了村干部、党员、扶贫义务监督员、附近村民以及老丁等人的意见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思银家是非建卡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户,同意他们享受和贫困户一样的政策。

朱黎在参加乡党委会时,将李思银一家的情况整理成报告,一五一十地反映给领导,并强烈建议将其纳入档外普查对象。

就这样,三个“90后”为李思银家争取到了档外对象的政策支持,孩子们上学和就医得到了保障。李大川还主动请缨,做了他们家的帮扶责任人。

“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不仅是李思银一家,全村还有那么多的困难群众,房子还没有全部修好,院坝还没有硬化……一想起凉风村要在2019年年底前全部脱贫,三个90后就开始“头疼”。

“路已经通了,不管再难,也要帮助村里脱贫,不能再穷下去了!”刘峻潇对驻村工作队的其他成员说道。

说干就干。向乡政府申请了一张床,带上两床冬天的铺盖,刘峻潇和李大川就在山顶的村办公室住了下来。

全村117户444人,建卡贫困户19户67人,基本上都没有经济来源。这其中有6户是低保家庭,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这19户贫困户确实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况,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档外贫困人口。

华永明、陈发芝、丁与发、郑仕忠4户深度贫困户要修建房屋,倪代青、高泽美、罗兴云等9户要实施异地搬迁,村道硬化,户貌“六改”,解决饮水,发展产业……在村里住了两周,刘峻潇他们把要做的工作一项一项地梳理出来,排了时间进度表和具体工作负责人,开始一一做起。

滕星宇在乡党委会上汇报了三个年轻人为凉风村设计的脱贫方案和时间进度表之后,刘峻潇主动邀请书记、乡长等乡党委班子成员到凉风村实地调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到了凉风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重点解决非建卡贫困户住房困难等问题。

在随后的一次党委会上,又出台了专门针对凉风村高山生态扶贫的搬迁方案。整合各类政策,每户可以拿到将近3.2万元的建房补助,李思银一家也在其中。

刘峻潇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这位首次见面就让他手足无措的“能干妇女”,并鼓励他们筹集资金,改善住房条件。

后来,刘峻潇一行又专门到李思银家中进行现场动员,给他们再次宣传了现行政策,并答应帮助其重新修建住房,让他们的安全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帮助申请5万元涉农免息担保贷款,发展养牛、种植中药材等产业;鼓励李思银竞聘村妇联主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解决之后,几个年轻人又为李思银一家规划好了脱贫之路。

因为刘峻潇是城里来的志愿者,现在李思银老远见到他就喊“刘知青”,还嚷着要帮三个驻村小伙子介绍女朋友,弄得他们哭笑不得。

在一年多的志愿扶贫中,通过实地走访和讨论研究,刘峻潇和村干部们一起,为凉风村量身定制了一套脱贫方案:依托海拔高、有高山草场、夏季凉爽等优势,种植独活、牛膝、玄参等中药材,发展旅游项目,积极平整硬化村级道路。此外,还根据与各贫困户商讨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增收脱贫的建议,鼓励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组织。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这段经历,让刘峻潇这位“95后”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深感到了“扶贫”这两个字的分量。“如何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努力的地方。”

“看到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凉风村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刘峻潇说。

其实,像刘峻潇这样的志愿者只是重庆市“山茶花”扶贫攻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中的一份子,一朵朵美丽的“山茶花”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贡献着智慧和青春力量。(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李彦龙)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志愿者刘峻潇:盛开在脱贫攻坚一线上的最暖“山茶花”

2018-06-14 09:34:38 来源: 0 条评论

2017年1月的一天,空中飘着绵密的雪花,一辆快退休的越野车从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人民政府出发,行驶在通往凉风村的村道上。

伴随着一路的轰鸣声,绕过9公里的山路,刘峻潇终于到了凉风村村口。作为“山茶花”扶贫接力志愿者,他今天就要到村里报到了。

“小刘同学,扶稳了,前头还有6公里的土路,比较颠簸。”同行的老丁对刘峻潇说。

老丁是个“70后”,凉风村驻村老干部,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

凉风村坐落在城口县周溪乡东北部,海拔高度在800—2100米之间,是周溪乡唯一尚未脱贫的村子。

在驻村队伍里的四个人中,除了老丁,其他人都经验尚浅:大学生村官朱黎2016年10月到村工作,刘峻潇和第一书记李大川都是2017年才开始驻村。

一个“70后”,带着三个不了解情况的“90后”,对于这支年轻的驻村队伍,刘峻潇一开始毫无信心。

初见李思银:她哭得三个年轻人手足无措

刘峻潇这次到村里来,是为了脱贫攻坚大走访。与在家的3名村干部见面简单寒暄后,驻村队伍一行四人开始了一、二社的群众走访。

几家走下来,村里的状况对三个“90后”内心触动特别大。刘峻潇从小在重庆市区长大,朱黎和李大川都生活在县城周边条件较好的乡镇。“从没见过这么多的木架房。”刘峻潇感慨地说。老丁则安慰道:“习惯就好。”

在走访了十几户群众后,他们来到了一社社长彭国华的家里。一位40岁出头、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农村妇女将几杯热茶递给他们,接着就和老丁拉起了家常。

得知她就是彭国华的妻子李思银,刘峻潇也热情地自我介绍起来:“我是凉风村的扶贫志愿者,这几位都是村里的驻村干部,我们来摸排走访,有困难尽管提,我们几个一定想法子帮你解决。”

这时候老丁微微地摇头示意刘峻潇,但是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并没有看懂他的意思。

“我是真的苦啊!3个孩子,一个肾衰竭,一个腰椎突出,男的还有胆结石,一家都是病秧子,你看国家政策这么好,有什么能照顾下我们?我们又不是贫困户,啥子都没得!”这位看起来坚强能干的女人,开始声泪俱下地说起了日子的苦。

李思银这一哭,三个年轻人都焦麻了(“焦麻了”:重庆方言,意思是使人非常着急、担心。)。他们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眼前这个哭泣的女人,只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彼此,不知所措。就连平时足智多谋的老丁此时也束手无策。

身体力行:“抠破脑壳”也要解决这一难题

实在“受不了”这种气氛的刘峻潇开口劝慰道:“这个情况我们了解了,回去就给乡里反映,一定把你们家这个难题给解决了。”

朱黎也接过话说:“我现在在乡扶贫办工作,有相关政策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几个人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走访结束回到乡政府,刘峻潇连夜将走访摸到的情况汇报给了联系村帮扶的乡领导滕星宇,并着重汇报了李思银一家的情况,希望能够得到相关政策的帮扶。

事后,朱黎告诉刘峻潇,走访回来后的第二天,彭国华就到乡政府来找他了,“房子啥的都不重要,只想让孩子上个学。”

听完这些,刘峻潇更加坚定了要帮扶李思银一家的念头。

当时正值全市普查档外对象,刘峻潇和李大川在村里征集了村干部、党员、扶贫义务监督员、附近村民以及老丁等人的意见后,大家一致认为李思银家是非建卡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户,同意他们享受和贫困户一样的政策。

朱黎在参加乡党委会时,将李思银一家的情况整理成报告,一五一十地反映给领导,并强烈建议将其纳入档外普查对象。

就这样,三个“90后”为李思银家争取到了档外对象的政策支持,孩子们上学和就医得到了保障。李大川还主动请缨,做了他们家的帮扶责任人。

“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不仅是李思银一家,全村还有那么多的困难群众,房子还没有全部修好,院坝还没有硬化……一想起凉风村要在2019年年底前全部脱贫,三个90后就开始“头疼”。

“路已经通了,不管再难,也要帮助村里脱贫,不能再穷下去了!”刘峻潇对驻村工作队的其他成员说道。

说干就干。向乡政府申请了一张床,带上两床冬天的铺盖,刘峻潇和李大川就在山顶的村办公室住了下来。

全村117户444人,建卡贫困户19户67人,基本上都没有经济来源。这其中有6户是低保家庭,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这19户贫困户确实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况,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档外贫困人口。

华永明、陈发芝、丁与发、郑仕忠4户深度贫困户要修建房屋,倪代青、高泽美、罗兴云等9户要实施异地搬迁,村道硬化,户貌“六改”,解决饮水,发展产业……在村里住了两周,刘峻潇他们把要做的工作一项一项地梳理出来,排了时间进度表和具体工作负责人,开始一一做起。

滕星宇在乡党委会上汇报了三个年轻人为凉风村设计的脱贫方案和时间进度表之后,刘峻潇主动邀请书记、乡长等乡党委班子成员到凉风村实地调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都到了凉风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重点解决非建卡贫困户住房困难等问题。

在随后的一次党委会上,又出台了专门针对凉风村高山生态扶贫的搬迁方案。整合各类政策,每户可以拿到将近3.2万元的建房补助,李思银一家也在其中。

刘峻潇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告诉了这位首次见面就让他手足无措的“能干妇女”,并鼓励他们筹集资金,改善住房条件。

后来,刘峻潇一行又专门到李思银家中进行现场动员,给他们再次宣传了现行政策,并答应帮助其重新修建住房,让他们的安全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帮助申请5万元涉农免息担保贷款,发展养牛、种植中药材等产业;鼓励李思银竞聘村妇联主席……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解决之后,几个年轻人又为李思银一家规划好了脱贫之路。

因为刘峻潇是城里来的志愿者,现在李思银老远见到他就喊“刘知青”,还嚷着要帮三个驻村小伙子介绍女朋友,弄得他们哭笑不得。

在一年多的志愿扶贫中,通过实地走访和讨论研究,刘峻潇和村干部们一起,为凉风村量身定制了一套脱贫方案:依托海拔高、有高山草场、夏季凉爽等优势,种植独活、牛膝、玄参等中药材,发展旅游项目,积极平整硬化村级道路。此外,还根据与各贫困户商讨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增收脱贫的建议,鼓励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组织。

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这段经历,让刘峻潇这位“95后”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深感到了“扶贫”这两个字的分量。“如何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这其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努力的地方。”

“看到贫困户脸上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凉风村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刘峻潇说。

其实,像刘峻潇这样的志愿者只是重庆市“山茶花”扶贫攻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中的一份子,一朵朵美丽的“山茶花”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贡献着智慧和青春力量。(中国青年网记者 叶婉莹 李彦龙)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