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来源:中青在线2018-06-25

5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近日,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总书记指示,凸显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重视,为我们今后做好“三农”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这个问题在乡村尤其突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成为全球减贫行动的楷模,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特别是,当前容易脱贫的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是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还剩3年时间,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挑战多,必须采用非常之力,采取非常手段,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做好精准脱贫这篇大文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继续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篇大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创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解决“谁贫困、扶贫谁”的问题,从而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未来3年,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在政策上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倾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效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做好扶贫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着眼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据当前扶贫工作实际需要,必须在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下足功夫。也就是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这三个“着力”点出了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

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主要以党委政府主导、扶贫干部帮扶为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扶贫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固然有利于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较快地摆脱贫困,但从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角度出发,扶贫必须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因此,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质上就是扶志、扶智。要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形式,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树立勤劳脱贫致富的思想,掌握勤劳脱贫致富的一定技能,促进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依靠自我发展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扶贫工作中,这要比直接的给钱给物更具长远意义。

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对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同样重要。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使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化。同时,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水平,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等问题。

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期,更需要各级扶贫干部以干事创业、务实担当的作风,扎实完成党中央交付的脱贫攻坚任务。在扶贫工作中,要从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出发,不搞花架子、走过场,不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着力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认认真真办实事,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基层扶贫干部,应给予更多的体谅和关心,使他们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必须继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再接再厉,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战中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确保3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光加彩。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2018-06-25 11:04:32 来源: 0 条评论

5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近日,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总书记指示,凸显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重视,为我们今后做好“三农”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这个问题在乡村尤其突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成为全球减贫行动的楷模,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特别是,当前容易脱贫的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是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还剩3年时间,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挑战多,必须采用非常之力,采取非常手段,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继续做好精准脱贫这篇大文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继续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篇大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创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解决“谁贫困、扶贫谁”的问题,从而扎实推进扶贫工作。未来3年,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在政策上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倾斜,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效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做好扶贫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着眼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据当前扶贫工作实际需要,必须在扶贫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下足功夫。也就是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这三个“着力”点出了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

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当前,我国扶贫工作主要以党委政府主导、扶贫干部帮扶为主。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扶贫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固然有利于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能较快地摆脱贫困,但从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角度出发,扶贫必须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因此,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质上就是扶志、扶智。要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形式,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树立勤劳脱贫致富的思想,掌握勤劳脱贫致富的一定技能,促进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依靠自我发展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扶贫工作中,这要比直接的给钱给物更具长远意义。

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这对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同样重要。在扶贫政策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使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化。同时,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提高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水平,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因病、因教致贫、返贫等问题。

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集中力量解决突出作风问题。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期,更需要各级扶贫干部以干事创业、务实担当的作风,扎实完成党中央交付的脱贫攻坚任务。在扶贫工作中,要从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出发,不搞花架子、走过场,不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着力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认认真真办实事,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基层扶贫干部,应给予更多的体谅和关心,使他们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必须继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志,再接再厉,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战中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确保3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光加彩。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