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鸡啄地”发展桑蚕 绿了荒山富了村民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6-25

 

  6月14日,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荒山种满桑树,既治理了当地的石漠化,又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6月14日,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村民正在用自家种植的桑叶养蚕。记者 齐岚森 摄

  阿蓬江蜿蜒流淌,将濯水古镇环绕怀中。

  有了阿蓬江的滋养,濯水古镇自唐朝至今,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然而,毗邻濯水古镇的濯水镇双龙村,因地处海拔600至1100多米的喀斯特地貌区,却自古贫穷。

  “全村近3000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种‘三大坨’(即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子。”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的“鸡啄地”,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多年种植“三大坨”等农作物,不仅收成难有保证,还极易造成这些土窝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村里重度石漠化面积一度达到1100多亩,种不成庄稼也关不住水。”

  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能治理日益严重的石漠化,又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呢?

  桑树种植治理石漠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种烤烟、发展蔬菜基地、培育食用菌……我们试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因此,到2014年,双龙村还是市级贫困村。”孙祥生称,也正是在2014年,黔江区进行区域内的石漠化治理,在双龙村的喀斯特地貌区试验栽植桑树,取得了良好效果。

  试验栽植表明,“鸡啄地”极其适合栽植桑树,不仅存活率高,而且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能够持续改善喀斯特地貌区的石漠化面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以前村子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一落大雨,雨水就带着‘鸡啄地’里的泥土往山下冲。泥土冲走了,‘三大坨’也种不成了。”村民粟海燕家里的几亩地,都处于石漠化区域,贫穷的家境让她只能外出打工。

  过去,在双龙村,放眼皆是裸露的黑色石头,晴天就缺水,雨天就发山洪,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还严重威胁当地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近年来,双龙村持续利用种植桑树治理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之间贫瘠的“鸡啄地”里都种上了桑树,如今已达到2600多亩,村里满目皆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雨水都被桑树根吸收了,发山洪的次数越来越少;连晴许久,河沟也不会干了。”孙祥生表示,随着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平均海拔超过800米的双龙村还吸引了不少人来此休闲避暑。

  发展桑蚕助农增收

  产业体系日益丰富

  桑树种植不仅解决了石漠化问题,还可借此发展桑蚕产业助农增收。

  “现在全村598户村民有400多户种桑、150户养蚕。”孙祥生介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与桑蚕产业有关,除了种桑养蚕外,不少村民在种桑养蚕户打工,日均收入100元左右。

  2017年,全村82户村民养蚕2103张,产茧1632担,实现产值294万元,养蚕农户靠养蚕的平均收入就达到了3.58万元。

  2015年,看到其他人种桑养蚕能赚钱,长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杨明忠也决定留在村里试一试,便承包了200亩地种植桑树,去年养蚕45张,收获蚕茧140担,收入超过20万元,还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养蚕一年有四季,一季要雇30个人工。”

  正是因为村里桑蚕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许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或是种桑、或是养蚕、或是在种桑养蚕户打工。如今,全村1886人中仅有不到10%的村民在外务工。

  如今,双龙村还计划在村里建设蚕沙有机肥加工厂,利用蚕沙生产有机肥。

  “一张蚕台一季的蚕沙在1000斤左右,今年全村有650张蚕台,一年下来蚕沙能有近千吨。”孙祥生介绍,专家研究发现,蚕沙干品中含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少量生物碱。此外,蚕沙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相比,具有不存在重金属污染、不含有机污染物、不含抗生素、盐分含量低、PH值呈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等生态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深耕桑蚕产业体系

  每个环节都“吃干榨尽”

  据了解,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黔江便探索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如今,黔江全区桑园面积已达13万亩,成为重庆第一大蚕桑种植基地。

  目前,黔江65个贫困村中涉及发展蚕桑产业的有20个乡镇52个村,覆盖129个组1629户农户,这些农户2017年已全部脱贫,占全区9452户脱贫贫困户的12.7%。

  那么,起起落落的传统桑蚕产业,为什么能在黔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为什么能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深耕”产业。

  从产业内部特性来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体系。黔江在桑蚕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培育经济增长点,认识、发现和挖掘产业增值收益,寻找和实现产业附加值。

  无论是肥料组织化供给、桑苗公益化供给、蚕粪资源化利用、桑枝加工化转移,还是蚕茧科技化加工、蚕丝多样化加工、蚕蛹生物化利用,黔江都力争在桑蚕产业的每个环节上“吃干榨尽”。

  从产业外部特性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大趋势,蚕桑业需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需要劳动密集型生产,需要便利化国内国际贸易。在黔江发展蚕桑业,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应时之需。

  此外,黔江还积极探索构建市场益贫性机制,把贫困户和市场简单联结起来还不够,还要深耕产业的外部性和内部性,让贫困户长期、稳定地获得产业收益和增值收益。余长明说,这才是厚植益贫性机制,才是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鸡啄地”发展桑蚕 绿了荒山富了村民

2018-06-25 11:26:01 来源: 0 条评论

 

  6月14日,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荒山种满桑树,既治理了当地的石漠化,又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6月14日,黔江区濯水镇双龙村,村民正在用自家种植的桑叶养蚕。记者 齐岚森 摄

  阿蓬江蜿蜒流淌,将濯水古镇环绕怀中。

  有了阿蓬江的滋养,濯水古镇自唐朝至今,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然而,毗邻濯水古镇的濯水镇双龙村,因地处海拔600至1100多米的喀斯特地貌区,却自古贫穷。

  “全村近3000亩耕地,除227亩水田外,‘鸡啄地’占了一半,种‘三大坨’(即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子。”双龙村支部书记孙祥生说的“鸡啄地”,指的是喀斯特地貌区中零散的土窝。多年种植“三大坨”等农作物,不仅收成难有保证,还极易造成这些土窝水土流失,加剧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村里重度石漠化面积一度达到1100多亩,种不成庄稼也关不住水。”

  有没有什么办法,即能治理日益严重的石漠化,又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呢?

  桑树种植治理石漠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种烤烟、发展蔬菜基地、培育食用菌……我们试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因此,到2014年,双龙村还是市级贫困村。”孙祥生称,也正是在2014年,黔江区进行区域内的石漠化治理,在双龙村的喀斯特地貌区试验栽植桑树,取得了良好效果。

  试验栽植表明,“鸡啄地”极其适合栽植桑树,不仅存活率高,而且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能够持续改善喀斯特地貌区的石漠化面貌,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以前村子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石头,一落大雨,雨水就带着‘鸡啄地’里的泥土往山下冲。泥土冲走了,‘三大坨’也种不成了。”村民粟海燕家里的几亩地,都处于石漠化区域,贫穷的家境让她只能外出打工。

  过去,在双龙村,放眼皆是裸露的黑色石头,晴天就缺水,雨天就发山洪,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还严重威胁当地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近年来,双龙村持续利用种植桑树治理石漠化,在喀斯特地貌区之间贫瘠的“鸡啄地”里都种上了桑树,如今已达到2600多亩,村里满目皆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雨水都被桑树根吸收了,发山洪的次数越来越少;连晴许久,河沟也不会干了。”孙祥生表示,随着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平均海拔超过800米的双龙村还吸引了不少人来此休闲避暑。

  发展桑蚕助农增收

  产业体系日益丰富

  桑树种植不仅解决了石漠化问题,还可借此发展桑蚕产业助农增收。

  “现在全村598户村民有400多户种桑、150户养蚕。”孙祥生介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与桑蚕产业有关,除了种桑养蚕外,不少村民在种桑养蚕户打工,日均收入100元左右。

  2017年,全村82户村民养蚕2103张,产茧1632担,实现产值294万元,养蚕农户靠养蚕的平均收入就达到了3.58万元。

  2015年,看到其他人种桑养蚕能赚钱,长年在外打工的村民杨明忠也决定留在村里试一试,便承包了200亩地种植桑树,去年养蚕45张,收获蚕茧140担,收入超过20万元,还解决了一些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养蚕一年有四季,一季要雇30个人工。”

  正是因为村里桑蚕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许多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或是种桑、或是养蚕、或是在种桑养蚕户打工。如今,全村1886人中仅有不到10%的村民在外务工。

  如今,双龙村还计划在村里建设蚕沙有机肥加工厂,利用蚕沙生产有机肥。

  “一张蚕台一季的蚕沙在1000斤左右,今年全村有650张蚕台,一年下来蚕沙能有近千吨。”孙祥生介绍,专家研究发现,蚕沙干品中含铜、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少量生物碱。此外,蚕沙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相比,具有不存在重金属污染、不含有机污染物、不含抗生素、盐分含量低、PH值呈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等生态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深耕桑蚕产业体系

  每个环节都“吃干榨尽”

  据了解,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黔江便探索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如今,黔江全区桑园面积已达13万亩,成为重庆第一大蚕桑种植基地。

  目前,黔江65个贫困村中涉及发展蚕桑产业的有20个乡镇52个村,覆盖129个组1629户农户,这些农户2017年已全部脱贫,占全区9452户脱贫贫困户的12.7%。

  那么,起起落落的传统桑蚕产业,为什么能在黔江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为什么能够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深耕”产业。

  从产业内部特性来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体系。黔江在桑蚕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在培育经济增长点,认识、发现和挖掘产业增值收益,寻找和实现产业附加值。

  无论是肥料组织化供给、桑苗公益化供给、蚕粪资源化利用、桑枝加工化转移,还是蚕茧科技化加工、蚕丝多样化加工、蚕蛹生物化利用,黔江都力争在桑蚕产业的每个环节上“吃干榨尽”。

  从产业外部特性看,“深耕”就是深耕产业发展趋势。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大趋势,蚕桑业需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需要劳动密集型生产,需要便利化国内国际贸易。在黔江发展蚕桑业,就是因地制宜,就是应时之需。

  此外,黔江还积极探索构建市场益贫性机制,把贫困户和市场简单联结起来还不够,还要深耕产业的外部性和内部性,让贫困户长期、稳定地获得产业收益和增值收益。余长明说,这才是厚植益贫性机制,才是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

[责任编辑: 刘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