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践行者】扎根于社区 “80”后社工:我们很重要
金羊网讯记者林润栋,通讯员穗社协报道:“我都不敢太回忆那些事,我怕自己会哭。”现任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的罗廷贤说她是个感性的人,在她扎根于社区,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人士提供社工服务的七年时间里,遇到过太多让她心酸的事,每每提起就会热泪盈眶。而正是这份与社区居民“同悲苦”的心,让她克服种种困难,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得到文冲街居民的赞赏和爱戴。
“社工很重要,所以我觉得我也很重要”
对于社工,罗廷贤并不是没有迷茫过。2006,毕业后罗廷贤抱着激情万丈的社工梦开始了她第一份社工工作。然而,当时整个社工行业还不完善,并且不善言语的她也不知如何开展服务,最终她选择离开了这个行业,从事与她性格反差最大的行业——销售。罗廷贤很拼,几年的销售经历让她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大幅增长。但当有一次,她得知自己一名年长的客户患了病却不愿去医院治疗,而是把钱拿去买保健品时,内心那份社工的情愫让她难以平静,她深刻的反思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几番辗转,罗廷贤最后还是决定放弃“高薪”,回归初心,重新当一名社工。
“我不敢想象这个社会没有社工会怎样。”罗廷贤认为,社工的工作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事社工行业的自己与同事,也因此变得很重要。当她去走访社区的孤身老人,看到他们家里馊了的饭菜,还有几个月没剪的指甲的时,当她去了解受到家暴的家庭,看到触目惊心的伤痕的时,她觉得她必须站出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发声,尽管这会让她遭受一些相关人员的谩骂,甚至恐吓威胁。“我作为社工,就算受再大的委屈,也必须去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罗廷贤说,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东西,必须坚持做下去。
“社工是做‘人’的工作,不扎根,没人相信你”
几年的销售经历,让罗廷贤明白了与他人沟通的重要意义。在回归社工后,罗廷贤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工作中。她会定期家访长者、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认真记录服务对象的困难及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中。她认为,社工是做“人”的工作,如果不扎根于社区,去了解居民的需求,用真心去对待社区的居民,那么居民也不会信任你,则社工工作将难以开展。
在罗廷贤的工作状态里,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服务对象随叫随到,从不推托。社区有许多无儿女在身边照顾的老人,她都会留下自己的个人手机,以便能及时联系到她。2015年6月的一天,社区86岁老人李叔入院,其相依为命的84岁妻子不知如何处理,便给罗廷贤打电话。当她接到电话时已是晚上8点,自己的女儿又要跟着她,索性她便带着女儿打的赶到医院,让女儿与阿姨在走廊等候,自己全程扶着老人做好全部检查。“回到病房,李叔拉着我的手,用无力的声音说:‘你就是我的女儿。’”罗廷贤说,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每做一件她都觉得温暖与心安。
搭建就业平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文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楼下,记者见到了一家特殊的商店——洋城特惠店。据罗廷贤介绍,洋城特惠店由企业提供货物支持与运营技术指导,商店销售所得将注入“洋城社区基金”中,用以为社区的困难家庭、残障人士、特殊长者等提供帮助。罗廷贤说,附近的街坊们都知道他们开的店的资金用途,所以经常会来“帮衬”。
特别的,洋城特惠店还作为残障等困难人士走向社会,实现就业的“实习基地”——商店的售货员由残障人士担任,通过商店的培训与实践,让他们能获得就业技能,从而让他们能走向社会,自力更生。罗廷贤介绍,从他们这里走出去实现就业的残障人士,还会有专门的社工进行跟进,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就业。
实际上,文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就业帮扶措施里不只洋城特惠店,比如还有专门针对外来工妇女所开设的女性就业工作坊,针对困难群众的社区就业支持中心,以及家务助理计划、轻度残疾人的就业促进计划等。为社区的各种困难人群,提供就的辅导、培训等服务,链接他们与社会企业,从单纯给与物资救助的“授人以鱼”,转换成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的“授人以渔”,从“根”上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