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看看他们的“财富”故事
科技人员
“荒山”变“金山”
她引领村民种中药材致富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舒
如何让研发成果得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价值最大化,是科技人员的重要追求。重庆大学植物学博士、研究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所长陈大霞,曾获国家科技部“三区”科技特派员、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荣誉背后,离不开她在中药材种植领域的潜心研究,以及对巴渝大地上农民们的深厚情谊。
来自农村 她潜心研究中药材种植技术
“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进入中药材研究领域。”陈大霞告诉记者,她生在农村,大学毕业后曾当了5年教师,2003年她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药研究院从事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当时做研究,条件十分简陋。整个研究院没有一台专用仪器设备。”陈大霞回忆,重庆的中药材种植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那时,科研人员一把尺子一杆秤是野外工作的标配,室内也没有高精端的检测实验设备,只好带上样本到各处“打游击”。
即便条件简陋,也阻挡不了潜心做研究的陈大霞,她在中药研究院开展起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搭建了中药研究院药用植物遗传性多样分析技术体系,为后续的研究试验制定了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深入野外 高端仪器助中药材研究标准化
当实验室的理论研究达到一定水平后,不甘于只在后方实验室做研究的陈大霞,主动请缨到一线去参加野外工作,而在那个年代,野外一直被视为男同志的专场。“中药材大多生长在远离城区的偏僻山区,深山里坡陡路窄,环境条件十分恶劣。”陈大霞说,只有走进一线,才能获得最直接的数据,观察最直观的变化,激发科研的灵感。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不怕辛苦,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陈大霞首先走进合川,着手研究粉葛和补骨脂。随后,走进武隆、南川等地大山深处,研究玄参、川续断、木香等中药材。
凭借勤学肯干,刻苦钻研,原本不是研究药用植物栽培专业的陈大霞,成为了中药材种植的行家能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出台了系列振兴中医药产业的政策,全国自上而下对中药材研究更加重视,研究院里开始添置各种高精端仪器。”陈大霞称。
“这些仪器的加入,对提升重庆中药材种植的研究水平起到重要作用。”陈大霞说,原来人们在野外或是种植试验地上,用肉眼观察药材的生长情况,用一杆吊秤来衡量药材的产量,工作效率低,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促使研究更高效、更标准化。
山间地头 克服技术障碍带领村民种玄参
多年来,陈大霞一直致力于中药科研事业,长期在乡村一线,农民的生活状况是她最大的牵挂,她希望用技术革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玄参一直是陈大霞主要研究的中药材,玄参属于大宗药材,许多清热解毒药或饮料中都含有,用途十分广泛。重庆是玄参主产地,种植条件需要在海拔800米以上,在南川、酉阳、武隆、秀山、彭水等地都有踪迹,其经济价值也远高于一般农作物,农民种一亩玄参的收益在2000至3000元。
陈大霞告诉记者,玄参是无性繁殖,其子芽头年10月采摘过后,次年3月开始种植。以往村民将玄参子芽随意装入编织袋中,要种的时候拿出来,大部分已经腐烂了。腐烂的子芽就不能做种,这样一来,严重影响第二年生产。
如何让玄参“留好种”?从2006年起,陈大霞就和同事们深入山区农村开始研究。“我们按照农民的传统方式精心存储,但发现子芽的存活率依旧没有明显提高。”陈大霞说,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她发现玄参子芽存储对温度、湿度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冬季子芽在低温下不会发芽,“于是我们把子芽放在尼龙网兜里,埋在土中保存,第二年要用的时候再取出。”
尼龙网兜上有芝麻大小的孔,待到第二年直接连着网兜一起挖出来栽种,也可以和网兜一起运输到其他地方种植,存活率几乎可以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