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公共机构年内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重庆日报讯 (记者韩毅)7月4日,主城及渝西片区城市管理品质提升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渝北区召开。今年底,主城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将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主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超过35%。
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储存、分类清运、分类处置,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的再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既是“绿色工程”又是“民生工程”。
在渝北区双凤桥街道青麓雅园小区,重庆日报记者看见,居民丢垃圾时人人手持一张卡,刷卡打开垃圾桶盖,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投放。
这张“垃圾卡”就像商场积分卡一样,居民每投放一次,智能回收箱就会在卡上自动积分,根据分值可兑换纸巾、洗衣液、洗洁精、保鲜袋等生活品。
“这是我们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一项创新举措。”渝北区相关负责人称,为引导市民垃圾分类,该区城管局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中的“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整合,利用积分卡刷卡投放,将二次分拣利润全部返还居民,实现服务为民、便民和惠民。
目前,青麓雅园小区实际参与户数536户,参与率达70%,投放正确率98%,每周可回收类垃圾的收运量达0.6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俱佳。
渝北金色池塘小区则采用PPP模式,引入一家杭州公司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去年至今,该小区合计回收纸类约21吨、塑料类约2.5吨、废旧金属约1.2吨、玻璃类约0.27吨。目前,不少居民从最初的观望转变为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准确率达78%。
而这些,只是我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缩影。目前,主城区23个街镇已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建设工作,并正在加快推进洛碛垃圾填埋场、第四垃圾焚烧厂、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等一批具备垃圾分类功能的设施建设(全市运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59座,其中51座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6座垃圾焚烧处理厂、1座水泥窑协同处理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919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5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
下一步,我市将紧盯目标、强化统筹、突出重点,加大示范点建设力度,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今年底,主城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将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城建成区实施分类示范试点的街道比例要达到2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20%;到2020年,主城建成区实施分类示范试点的街道比例要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超过35%。
渝西片区也于上月底出台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启动垃圾分类。其它区县则结合实际推进垃圾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