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华社评论员:突破核心技术 铸造国之重器

来源:新华社2018-07-17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突破核心技术 铸造国之重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站在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就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思想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唯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攻坚克难重在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汇聚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要运用系统思维,聚焦国家需求,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强化规划引领,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大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力争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尽早取得突破,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实现突破要在改革。“欲致其高,必丰其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等为抓手,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把更多自主权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把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铸造重器关键在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强科技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把党和国家科技政策贯彻落实好的组织型人才,成为领导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和科研人员的知心人,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组织引导、政策服务,让创新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华社评论员:突破核心技术 铸造国之重器

2018-07-17 13:39:55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突破核心技术 铸造国之重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重要讲话

  新华社评论员

  “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站在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就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的思想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唯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攻坚克难重在聚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汇聚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要运用系统思维,聚焦国家需求,统筹整合力量,发挥国内市场优势,强化规划引领,形成更有针对性科技创新的系统布局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安排,大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力争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尽早取得突破,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实现突破要在改革。“欲致其高,必丰其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等为抓手,坚决扫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把更多自主权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把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使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铸造重器关键在人。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坚定自信,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强科技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把党和国家科技政策贯彻落实好的组织型人才,成为领导科技工作的行家里手和科研人员的知心人,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组织引导、政策服务,让创新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