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国家发改委: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2018-07-26

“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突出表现为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失业率保持低位、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等5个特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孟玮表示,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针对近期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稳定带来的影响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表示,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最根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并且尽可能巩固和扩大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守住就业底线。

哈增友表示,我国经济有三方面有利条件:一是内需潜力大,应对就业冲击有空间;二是劳动力需求旺,转岗就业有机会;三是资金储备足,应对冲击有能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量主要通过扩内需实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贡献率已降至个位数,只要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力加效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就有希望化解对就业的冲击。

“光有信心、有条件也不行,关键落脚点在于实干。”哈增友表示,吸纳就业主要靠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就业创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加强宏观调控,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运行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也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既要发展壮大新动能,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

在回答“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速,是否会给收入分配方面带来更大的风险”提问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略低于经济增速。实际上,自2013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以来,按季度看,总体是围绕经济增速上下小幅波动,但有两个“没有改变”:一是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二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没有改变。

常铁威说,根据目前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实现2020年居民收入增长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在4.7%以上就可以达到。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了2017年的2.71。但也要看到,在当年收入总体保持增长的同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部分行业地区乃至部分人群的收入在短期内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常铁威表示,下一步将在增收、提低、扩中、缩差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稳增长促就业、激活力带动就业和保基本、兜底线等有效举措,努力建设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国家发改委: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2018-07-26 12:11:00 来源: 0 条评论

“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突出表现为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失业率保持低位、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等5个特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孟玮表示,经济平稳运行、新动能快速发展对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就业形势稳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针对近期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就业稳定带来的影响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巡视员哈增友表示,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最根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并且尽可能巩固和扩大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守住就业底线。

哈增友表示,我国经济有三方面有利条件:一是内需潜力大,应对就业冲击有空间;二是劳动力需求旺,转岗就业有机会;三是资金储备足,应对冲击有能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对拉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量主要通过扩内需实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贡献率已降至个位数,只要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加力加效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就有希望化解对就业的冲击。

“光有信心、有条件也不行,关键落脚点在于实干。”哈增友表示,吸纳就业主要靠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把就业创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加强宏观调控,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经济运行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也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既要发展壮大新动能,深入推动创新创业,催生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也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

在回答“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速,是否会给收入分配方面带来更大的风险”提问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略低于经济增速。实际上,自2013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以来,按季度看,总体是围绕经济增速上下小幅波动,但有两个“没有改变”:一是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二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没有改变。

常铁威说,根据目前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看,实现2020年居民收入增长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在4.7%以上就可以达到。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从2013年的2.81缩小到了2017年的2.71。但也要看到,在当年收入总体保持增长的同时,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部分行业地区乃至部分人群的收入在短期内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常铁威表示,下一步将在增收、提低、扩中、缩差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稳增长促就业、激活力带动就业和保基本、兜底线等有效举措,努力建设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