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太行山花已烂漫——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来源:新华网2018-08-07

  新华社石家庄8月7日电 题:太行山花已烂漫——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李继伟

  他是教授,又是农民;他是“财神”,又是愚公。

  他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

  他生前吃着馍就白开水当餐饭,用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渐成现实。

  人们声声呼唤着他的名字:李保国。

  在高矗山巅的丰碑里,在刻进石头的名字里,在烙在心田的话语里,在山花烂漫的大山里……

  我们听到了回音。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太行山深处的“富岗”苹果与李保国的故事始于22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1996年8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后,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一片狼藉。“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岗底村村委会主任杨沣军回忆说,洪灾后不久,河北农业大学的科技救灾团来到了这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保国老师,脸黑漆漆的,咋看都像个农民,哪承想是大学老师啊。”村民杨双奎抹着眼泪向记者回忆说,“李老师跟我说,他就见不得老百姓受穷,他一定会帮我们。”

  那段日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陪着李保国在岗底的大山间一脚石子一脚泥地摸查灾情。岗底村有1000多亩苹果树,由于产量低、质量差,卖不上好价钱。李保国心里有了谱:必须让村民懂技术。

  岗底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振宇说:“李老师那会儿总说,他要变成农民,要让农民变成他。现在村子里已经有接近200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技能证书。”

  在岗底村的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李保国住过的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兼起居室,谁能想到,堂堂的大学教授在这里一扎就是20多年!他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燕赵大地,如今岗底村仅靠种“富岗”苹果这一项,人均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

  在李保国生前上千条的手机通讯录里,贫困地区的农民占了60%;在他众多的微信群里,都起着他自己编创的一串串便于识别的独特名字:“岗底苹果群”“前南峪板栗群”“绿岭核桃群”等。

  他的足迹遍布河北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易县、平山县等太行山扶贫基地的现场,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他一年中200多天奔波在扶贫一线上。

  “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八月的邢台县前南峪村,空气里都是瓜果的香气,再过一个月就要收获板栗了,果农们在板栗树下忙着除杂草,清理栗树坪,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场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带领下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他主持完成了9部教材的编写;承担着多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数项科技进步奖和突出贡献奖;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多数如愿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几十年的奔波工作,李保国患上了糖尿病、疲劳性冠心病等。“有一回我们‘强制’父亲去医院调养一下。他的手机就一直闪个不停,都是好些个老百姓。我们不让父亲接电话,他就急,怕他急会影响心脏,就让他接电话。没住几天,他就又带上行头去村里了。”李保国的儿子李东奇回忆起父亲,仍旧难掩思念的泪水,父亲收拾行囊离开医院的那幕,现在仍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

  “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2018年初春,一场鹅毛大雪不期而至,易县西豹泉村核桃种植大户王呈千一夜未眠,新栽植的核桃树已经吐了嫩芽,他下意识抓起电话就给李保国打,但突然想起来,李老师已经去世两年了,禁不住泪流满面。

  泪光中他在微信朋友圈为李保国点亮了一缕烛光,“那年的大雪,您在,苹果没有减产,今年的大雪我们该怎么办?”

  凌晨3点多,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回复他说:“按原来种苹果时的办法办,赶紧熏烟、晃雪。”收到信息后,王呈千顾不上说感谢,急忙通知大伙行动起来,躲过了一场天灾。

  “李老师走了,但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他,我想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牵挂。”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回想起自己的同事、伴侣眼圈湿润,“我一直会秉持着他以前的路子走下去,继续干,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我想我这么干,也是对他最好的怀念。”郭素萍告诉记者,与李保国生前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创新团队,正在努力把他生前未竟的事业继续发扬下去。

  李保国的学生张雪梅说,红树莓口服液已经通过了相关质量认证,有望规模上市,李老师生前最后两年主要就想把这个研发出来,让更多老百姓能喝得起。

  在李保国生前工作的河北农业大学,以助力脱贫为目标的122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正有组织地扎根基层、奉献力量。

  马华冰研究生毕业后同她的师姐陈利英等人,扎根在了位于临城县李家韩村的绿岭核桃种植园,她常常感觉老师似乎没有走,只是去另一个扶贫点了。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太行山花已烂漫——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2018-08-07 14:57:26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石家庄8月7日电 题:太行山花已烂漫——追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

  新华社记者李继伟

  他是教授,又是农民;他是“财神”,又是愚公。

  他俯下身子为群众脱贫觅出路,用科技把荒山秃岭抛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

  他生前吃着馍就白开水当餐饭,用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渐成现实。

  人们声声呼唤着他的名字:李保国。

  在高矗山巅的丰碑里,在刻进石头的名字里,在烙在心田的话语里,在山花烂漫的大山里……

  我们听到了回音。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太行山深处的“富岗”苹果与李保国的故事始于22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1996年8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后,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一片狼藉。“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岗底村村委会主任杨沣军回忆说,洪灾后不久,河北农业大学的科技救灾团来到了这里。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保国老师,脸黑漆漆的,咋看都像个农民,哪承想是大学老师啊。”村民杨双奎抹着眼泪向记者回忆说,“李老师跟我说,他就见不得老百姓受穷,他一定会帮我们。”

  那段日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陪着李保国在岗底的大山间一脚石子一脚泥地摸查灾情。岗底村有1000多亩苹果树,由于产量低、质量差,卖不上好价钱。李保国心里有了谱:必须让村民懂技术。

  岗底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振宇说:“李老师那会儿总说,他要变成农民,要让农民变成他。现在村子里已经有接近200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技能证书。”

  在岗底村的村委会,记者见到了李保国住过的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兼起居室,谁能想到,堂堂的大学教授在这里一扎就是20多年!他把论文写在了广袤的燕赵大地,如今岗底村仅靠种“富岗”苹果这一项,人均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

  在李保国生前上千条的手机通讯录里,贫困地区的农民占了60%;在他众多的微信群里,都起着他自己编创的一串串便于识别的独特名字:“岗底苹果群”“前南峪板栗群”“绿岭核桃群”等。

  他的足迹遍布河北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易县、平山县等太行山扶贫基地的现场,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他一年中200多天奔波在扶贫一线上。

  “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八月的邢台县前南峪村,空气里都是瓜果的香气,再过一个月就要收获板栗了,果农们在板栗树下忙着除杂草,清理栗树坪,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

  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0多年,推广实用技术36项,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场次,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10余万农民在他带领下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他主持完成了9部教材的编写;承担着多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全年达416学时;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数项科技进步奖和突出贡献奖;先后带过67名研究生,多数如愿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几十年的奔波工作,李保国患上了糖尿病、疲劳性冠心病等。“有一回我们‘强制’父亲去医院调养一下。他的手机就一直闪个不停,都是好些个老百姓。我们不让父亲接电话,他就急,怕他急会影响心脏,就让他接电话。没住几天,他就又带上行头去村里了。”李保国的儿子李东奇回忆起父亲,仍旧难掩思念的泪水,父亲收拾行囊离开医院的那幕,现在仍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

  “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2018年初春,一场鹅毛大雪不期而至,易县西豹泉村核桃种植大户王呈千一夜未眠,新栽植的核桃树已经吐了嫩芽,他下意识抓起电话就给李保国打,但突然想起来,李老师已经去世两年了,禁不住泪流满面。

  泪光中他在微信朋友圈为李保国点亮了一缕烛光,“那年的大雪,您在,苹果没有减产,今年的大雪我们该怎么办?”

  凌晨3点多,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回复他说:“按原来种苹果时的办法办,赶紧熏烟、晃雪。”收到信息后,王呈千顾不上说感谢,急忙通知大伙行动起来,躲过了一场天灾。

  “李老师走了,但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他,我想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牵挂。”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回想起自己的同事、伴侣眼圈湿润,“我一直会秉持着他以前的路子走下去,继续干,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我想我这么干,也是对他最好的怀念。”郭素萍告诉记者,与李保国生前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创新团队,正在努力把他生前未竟的事业继续发扬下去。

  李保国的学生张雪梅说,红树莓口服液已经通过了相关质量认证,有望规模上市,李老师生前最后两年主要就想把这个研发出来,让更多老百姓能喝得起。

  在李保国生前工作的河北农业大学,以助力脱贫为目标的122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正有组织地扎根基层、奉献力量。

  马华冰研究生毕业后同她的师姐陈利英等人,扎根在了位于临城县李家韩村的绿岭核桃种植园,她常常感觉老师似乎没有走,只是去另一个扶贫点了。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