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漫漫黄沙变金沙

来源:经济日报2018-08-07

  经过生态修复,今天的库布其,沙患变成了沙利,风沙变成了风景,黄沙变成了金沙。

  栽树就能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在库布其,农牧民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你肯干,栽树就能致富。

  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有一个栽树栽成百万富翁的故事。杭锦淖尔新村58岁的高毛虎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汉。一家4口只有20亩盐碱地,收成还不够糊口。2000年,高毛虎开始为亿利集团种树,因肯吃苦、爱学习,很快就成为治沙能手。短短3年,他赚了5万多元,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2004年,亿利集团将生态种植工程实行市场化承包,高毛虎抓住机会组建了自己的治沙民工联队,严格按承包合同的标准和要求,选购优质种苗,优化工序,种植任务年年验收率达标,收入节节攀升。党的十八大以后,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到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高毛虎带着他上百人的民工联队,也跟着亿利集团走出了库布其沙漠,先后在河北坝上、西藏山南等地种树治沙。如今,高毛虎年收入超过25万元,生活越过越滋润。

  在库布其沙漠,这样的治沙民工联队有70多支,像高毛虎这样靠栽树致富的普通农牧民数不胜数。

  “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治沙与治贫结合起来,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等渠道,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实现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库布其沙区地方政府和企业累计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个,带动农牧民脱贫超过10万人,沙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

  产业蓬勃兴起

  沙漠生态修复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单靠政府显然不行,必须吸引企业一起干。而企业必须在治沙中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才可以生存,治沙事业才能可持续。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一种耐干旱的沙漠植物。甘草根瘤能增加沙土氮肥含量,对沙地和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增肥作用。不足之处是,甘草竖着长,一棵甘草只能绿化0.1平方米沙漠。10多年前,亿利集团研发出“平移栽培法”,将甘草苗横卧着埋在沙地里,迫使它横向生长,1棵甘草就能绿化1平方米沙漠,绿化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突破后,亿利集团和农牧民签订合同,采取“公司 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亿利集团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三到户”,农牧民负责提供沙漠土地和种植管护;甘草3年后长成,由亿利集团回购,加工成甘草片、甘草良咽、甘草新苷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实现了一举四得:绿化了沙漠,壮大了甘草产业,修复了土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牛俊雁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立足于解决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鄂尔多斯市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了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了生产力。在亿利、伊泰、东达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农牧民争着承包治理沙地和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的喜人局面。

  目前,鄂尔多斯全市沙柳、柠条、杨柴、沙棘等林沙产业年总产值达45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沙区变成景区

  库布其沙漠本身就是一座生态旅游资源的宝库,过去由于大漠阻断交通,库布其旅游资源始终难以开发。

  1999年冬,经过杭锦旗全体人民近3年的苦干,被誉为“黄金通道”“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终于通车。这条被宽阔的防护林严密遮护的通衢大道,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与110国道、109国道及京兰线相通。

  路通了,沙漠生态旅游宝藏可以开发了。库布其人一边治沙,一边摸索着发展旅游业。38岁的孟克达来就是依靠沙漠生态旅游富裕起来的无数牧民中的一位。

  孟克达来以前住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大刀图柴登,2006年被整体生态移民到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移居牧民新村后,孟克达来和妻子办起“牧家乐”,接待沙漠旅游者。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多人。2017年,他一家挣了30多万元。

  如今,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天南海北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形成了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一大批知名沙漠生态旅游品牌。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

  沙漠变绿洲,黄沙变金沙,库布其正持续创造着人间生态奇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记:漫漫黄沙变金沙

2018-08-07 16:42:25 来源: 0 条评论

  经过生态修复,今天的库布其,沙患变成了沙利,风沙变成了风景,黄沙变成了金沙。

  栽树就能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在库布其,农牧民都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你肯干,栽树就能致富。

  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有一个栽树栽成百万富翁的故事。杭锦淖尔新村58岁的高毛虎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汉。一家4口只有20亩盐碱地,收成还不够糊口。2000年,高毛虎开始为亿利集团种树,因肯吃苦、爱学习,很快就成为治沙能手。短短3年,他赚了5万多元,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2004年,亿利集团将生态种植工程实行市场化承包,高毛虎抓住机会组建了自己的治沙民工联队,严格按承包合同的标准和要求,选购优质种苗,优化工序,种植任务年年验收率达标,收入节节攀升。党的十八大以后,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到南疆沙漠、青藏高原、西部沙区,高毛虎带着他上百人的民工联队,也跟着亿利集团走出了库布其沙漠,先后在河北坝上、西藏山南等地种树治沙。如今,高毛虎年收入超过25万元,生活越过越滋润。

  在库布其沙漠,这样的治沙民工联队有70多支,像高毛虎这样靠栽树致富的普通农牧民数不胜数。

  “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治沙与治贫结合起来,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等渠道,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实现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库布其沙区地方政府和企业累计为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万个,带动农牧民脱贫超过10万人,沙区农牧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1.5万多元。

  产业蓬勃兴起

  沙漠生态修复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单靠政府显然不行,必须吸引企业一起干。而企业必须在治沙中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才可以生存,治沙事业才能可持续。

  甘草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一种耐干旱的沙漠植物。甘草根瘤能增加沙土氮肥含量,对沙地和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增肥作用。不足之处是,甘草竖着长,一棵甘草只能绿化0.1平方米沙漠。10多年前,亿利集团研发出“平移栽培法”,将甘草苗横卧着埋在沙地里,迫使它横向生长,1棵甘草就能绿化1平方米沙漠,绿化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突破后,亿利集团和农牧民签订合同,采取“公司 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亿利集团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三到户”,农牧民负责提供沙漠土地和种植管护;甘草3年后长成,由亿利集团回购,加工成甘草片、甘草良咽、甘草新苷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实现了一举四得:绿化了沙漠,壮大了甘草产业,修复了土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

  牛俊雁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立足于解决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鄂尔多斯市坚持用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生态建设,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中保护了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了生产力。在亿利、伊泰、东达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农牧民争着承包治理沙地和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的喜人局面。

  目前,鄂尔多斯全市沙柳、柠条、杨柴、沙棘等林沙产业年总产值达45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沙区变成景区

  库布其沙漠本身就是一座生态旅游资源的宝库,过去由于大漠阻断交通,库布其旅游资源始终难以开发。

  1999年冬,经过杭锦旗全体人民近3年的苦干,被誉为“黄金通道”“大漠奇迹”的穿沙公路终于通车。这条被宽阔的防护林严密遮护的通衢大道,穿越库布其沙漠50多公里,与110国道、109国道及京兰线相通。

  路通了,沙漠生态旅游宝藏可以开发了。库布其人一边治沙,一边摸索着发展旅游业。38岁的孟克达来就是依靠沙漠生态旅游富裕起来的无数牧民中的一位。

  孟克达来以前住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大刀图柴登,2006年被整体生态移民到道图嘎查牧民新村。移居牧民新村后,孟克达来和妻子办起“牧家乐”,接待沙漠旅游者。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多人。2017年,他一家挣了30多万元。

  如今,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天南海北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形成了七星湖、响沙湾、恩格贝等一大批知名沙漠生态旅游品牌。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

  沙漠变绿洲,黄沙变金沙,库布其正持续创造着人间生态奇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