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理论达人第36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半月谈2018-08-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论宣讲不来点创新怎么行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局指导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打造的

    50集《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微视频

    4月2日正式上线

    《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

    第36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达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白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理论阐释是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称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积淀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特色鲜明的价值规范,以及具有民族传统的价值标准。如若没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许多理念,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先秦思想家提出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等理念,直到今天仍有重要影响。

    然而时代变迁,有些价值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有些价值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提升和超越,做出新时代的解读和概括。

    宣传教育是桥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需要一个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提升国民素质的神圣职责,因此必须使三者保持协同作用和一致方向。

    家庭是最基础的教育单元,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相似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形成耳濡目染、互为榜样的效应。通过家庭内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交流,不论是教育子女、不怕吃亏的朴素话语,还是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都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最为集中、最为系统的教育层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等,可以把显性宣传教育与隐性引导相交融。

    社会宣传教育是最为广泛的层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终都要融入社会教育,近年来时代楷模、最美家庭、道德榜样等一系列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让善行义举上榜,让道德之花遍地,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运用是目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使国民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价值观。并落实到行动实践。这就是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色文化和多远思潮的交流碰撞,如何理性认识、明辨是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情、国情、世情相联系,剖析热点、焦点、矛盾问题,自觉捍卫国民思想文化阵地至关重要 。

    总之,理论阐释、宣传教育、实践运用这三个基本环节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只有多管齐下、协力推进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理论达人第36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08-15 21:23:52 来源: 0 条评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理论宣讲不来点创新怎么行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局指导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打造的

    50集《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微视频

    4月2日正式上线

    《理论达人解读十九大》,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你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

    第36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论达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白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理论阐释是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称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积淀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特色鲜明的价值规范,以及具有民族传统的价值标准。如若没有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许多理念,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先秦思想家提出的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等理念,直到今天仍有重要影响。

    然而时代变迁,有些价值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有些价值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提升和超越,做出新时代的解读和概括。

    宣传教育是桥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需要一个通俗化、大众化的过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提升国民素质的神圣职责,因此必须使三者保持协同作用和一致方向。

    家庭是最基础的教育单元,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相似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形成耳濡目染、互为榜样的效应。通过家庭内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交流,不论是教育子女、不怕吃亏的朴素话语,还是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都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最为集中、最为系统的教育层次,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等,可以把显性宣传教育与隐性引导相交融。

    社会宣传教育是最为广泛的层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终都要融入社会教育,近年来时代楷模、最美家庭、道德榜样等一系列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让善行义举上榜,让道德之花遍地,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运用是目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使国民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价值观。并落实到行动实践。这就是要经历一个由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色文化和多远思潮的交流碰撞,如何理性认识、明辨是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情、国情、世情相联系,剖析热点、焦点、矛盾问题,自觉捍卫国民思想文化阵地至关重要 。

    总之,理论阐释、宣传教育、实践运用这三个基本环节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只有多管齐下、协力推进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