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

第一观察 | 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

来源:新华社2020-08-13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刷屏。

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中,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作出的多次指示,特别提到了2013年1月在一份材料上的批示。

人们记忆犹新。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

从两次公开报道可见,总书记作出指示的背景和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是不断向纵深推进的。

2013年那次批示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总书记在批示中着重强调了“公款浪费行为”这个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当年1月20日发出的通知也指出,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新要求。

可以说,在总书记心目中,要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首先要抓住“关键少数”,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从遏制公款浪费行为抓起。

这与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理论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会风气随之改善。

对此,前两天新华社的消息中也做了回应。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中说的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话没有讲满,实事求是。

当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把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下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一特殊背景下,节约粮食,不仅仅是风尚和美德问题,更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总书记的这番话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正如他曾指出的那样:“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有人会问,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节约粮食还重要吗?

当然,中国铺张不起,也浪费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对珍惜粮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媒体报道,一所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着心痛,捡起来再吃。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总书记从两个层面提出了要求。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

从2013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突出强调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

这一次则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是从更高层次上为餐饮浪费立下根本之法。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这与社会上存在的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有关。

这次特别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的粮食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重拾“节俭”情怀,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和风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但全民节约意识能否树立,粮食生产方式能否转变,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国人能否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当从珍惜盘中餐开始。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张晓松

统筹:杜宇

主笔:黄玥

视觉|编辑:苗夏阳、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新闻频道>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第一观察 | 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

2020-08-13 08:15 来源: 0 条评论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刷屏。

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中,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问题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作出的多次指示,特别提到了2013年1月在一份材料上的批示。

人们记忆犹新。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

从两次公开报道可见,总书记作出指示的背景和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是不断向纵深推进的。

2013年那次批示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总书记在批示中着重强调了“公款浪费行为”这个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于当年1月20日发出的通知也指出,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新要求。

可以说,在总书记心目中,要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首先要抓住“关键少数”,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从遏制公款浪费行为抓起。

这与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理论上、逻辑上、实践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社会风气随之改善。

对此,前两天新华社的消息中也做了回应。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中说的是“‘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话没有讲满,实事求是。

当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把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下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一特殊背景下,节约粮食,不仅仅是风尚和美德问题,更关乎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总书记的这番话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正如他曾指出的那样:“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

有人会问,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吃饭已经不成问题,节约粮食还重要吗?

当然,中国铺张不起,也浪费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诗,道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经历过穷苦日子,从“吃不饱、饿肚子”的岁月走过来的习近平,对珍惜粮食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媒体报道,一所大学食堂的垃圾桶里经常有白花花的馒头和米饭,清洁工看着心痛,捡起来再吃。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

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总书记从两个层面提出了要求。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

从2013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突出强调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

这一次则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是从更高层次上为餐饮浪费立下根本之法。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对于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这与社会上存在的讲面子、讲排场的陋习有关。

这次特别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的粮食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重拾“节俭”情怀,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让节约粮食成为永久的习惯和风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但全民节约意识能否树立,粮食生产方式能否转变,蕴含着现代文明理念,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国人能否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当从珍惜盘中餐开始。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张晓松

统筹:杜宇

主笔:黄玥

视觉|编辑:苗夏阳、唐兴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感谢您阅读: 第一观察 | 7年之间,总书记缘何数次批评“餐饮浪费”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