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持续激增 银行打响息差保卫战

过去一年,有人因消费场景减少而被动降低消费,有人因行业不太景气而主动节流增加预防性储蓄,还有人因为理财和房地产市场波动而“持币观望”……在此背景下,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纷纷涌入银行存款账户。

时值上市银行2022年度经营业绩报告的集中披露期,就年报数据看,多家银行新增存款呈现较快增长,部分银行的存款增量甚至创下了历史新高。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去年年底,六家国有大行吸收客户存款总额超120万亿元,同比增长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快。

然而,存款的破纪录增长也让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棘手的难题:存款综合负债成本随之抬升,净息差进一步承压。

当下,银行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冲抵”净息差收窄带来的窘境,一场关于轻型化转型的“大考”等待着各家银行提交“答卷”。

个人存款呈定期化趋势

“现在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2.15%,三年期2.60%,大额存单没有额度,购买不了。”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某网点客户经理表示,去年以来,该行的存款利率虽然持续下行,但存款产品却始终走俏,客户购买利率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甚至还需要拼手速。

实际上,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之下,2022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先后在4月和9月经历了两轮下调。当前,各家银行二至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全部进入“2时代”。

然而,存款利率的一降再降并没有冷却居民们的储蓄热情。

2022年,几家国有大行去年个人存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多家股份制银行存款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2022年个人存款增加2.0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建设银行个人存款余额高达13.07万亿元,增幅为15.92%,新增金额创近年最高;交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01%;邮储银行个人存款余额为11.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4万亿元。

在股份制银行中,2022年,招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为3.1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66%;平安银行个人存款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3%;光大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07万亿元,增长24.28%。

就存款结构看,个人存款在去年呈现出明显的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多家银行活期存款增长乏力,一般性定期存款、大额存单以及结构性存款等相对高成本产品增速较快。

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3.48%。

就光大银行提供的年报数据看,截至2022年末,该行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8071.01亿元,增长33.92%;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2594亿元,增长1.54%。

此外,中信银行去年个人定期存款同比增幅达到42.36%,平安银行、瑞丰银行等多家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增幅超过了30%。

存款向上 息差向下

业内人士认为,存款的增长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但绝非有利无弊。与存款规模一路“水涨船高”的是各家银行的负债压力。

“银行经营并非存款越多越好,存款规模增加也会增加存款利息支出,从而抬高银行的负债成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与此同时,就银行的资产端来看,贷款利率的持续下行正在压缩各家银行的盈利空间。

为了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去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引导银行机构下调贷款利率。2022年,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以上LPR利率分别下降15个基点、35个基点,银行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

“去年市场利率下行,但存款成本并没有同步下降,而且竞争比较激烈,加上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存款出现明显的定期化趋势,也推升了银行的刚性成本。”在招商银行日前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行长助理兼财务负责人彭家文表示,去年招商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为1.52%,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

一边是总生息资产收益率的持续下行,而另一边是存款大增带来的负债成本上升。当前,存贷款利率出现的不对称性下降,导致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承压。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分析称,截至2022年末,银行净息差收缩至1.91%,较2019年末下降了0.29个百分点。

“现在银行息差收窄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坦言,近年来,居民更加偏爱大额存单这类产品,而大额存单的利率比普通的存款产品更高,会进一步抬升银行的负债端成本,增加负债的压力。

就近期公布的年报数据看,净息差收窄成为各家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

展望2023年,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均表示,预计今年净息差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

应对

保卫息差 银行两端齐发力

面对净息差持续下行这一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把控息差收窄速度、稳定息差水平,成为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保卫息差”需要银行从节流和开源两端双管齐下:在负债端继续压降付息成本;在资产端进行结构调整,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

“今年,息差能不能够稳住,关键因素在于对付息成本的压降。”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

梳理近两年银行年报数据时发现,当前,一般性存款在银行负债中的占比普遍高达60%以上,仍然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在邮储银行的总负债里面,存款占了96%,如果能把存款的付息成本压降下去,整体付息成本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张学文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邮储银行将把压降付息成本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预算、绩效考核等手段,把压降付息成本的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娄飞鹏也表示,目前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长期存款较多,这需要银行业适当调整定期存款利率,确保负债成本压力在合理范围内。

去年以来,为了降低高息负债比重,已有多家银行主动控制负债成本。

2022年末,部分银行在持续收紧大额存单额度的同时,不断下调高成本存款产品利率,以此来压降付息成本。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甚至出现了“存款时间越长,利率反而越低”的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就需求性看,存款利率下调可以缓解息差压力,避免资金空转,刺激居民消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

加大负债成本管控的同时,多家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将在资产端持续做好资产组合管理和结构调整,不断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

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赖富荣表示,兴业银行正在进行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提高零售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比如贷款利率相对较高的消费类贷款,汽车金融、信用卡贷款,还有线上融资等。

在稳定净息差的同时,发展轻资本业务、提升非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被多家银行提上日程。

“轻资本业务不占用或少占用银行资本,在规模上可以摆脱对资本驱动增长这一传统发展模式的依赖,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在质量上有助于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提高银行估值水平和融资能力。”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

在利率中枢逐步走低、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环境下,打造“轻型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共识。

展望今年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薛洪言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回暖、债券市场表现平稳,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和销售有望明显修复,代销基金和保险业务也有望同比快速增长,将带动财富管理业务重新走上快车道。据中国金融新闻网

公司网址:edutj.cqnews.net
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0-2018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10006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