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服务APP花式贷款服务
手机APP能办理贷款,本来是增加了一种新型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消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就会有过度借贷的可能,继而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无论是金融平台、监管者还是普通用户,都要提高警惕,防止网贷乱象通过APP大行其道。

警惕生活服务APP花式贷款服务

来源:荆楚网2023-12-20

近日,《经济日报》官方账号发文《生活服务软件为何扎堆“求借钱”?》引发热议。文章中指出,如今各种生活服务类APP都在想方设法推出借贷服务,借钱入口在APP内随处可见,往往还附有各类优惠活动“诱导”用户点击进入,但是关闭的界面常常难以找到,而且很容易无意间触发借款。中国网旗下的消费者服务平台啄木鸟投诉11月月报中指出,从行业来看,11月金融理财行业的投诉占比最高,大量投诉件中提到,服务类APP中存在诱导贷款“连环call”的现象,严重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

手机APP能办理贷款,本来是增加了一种新型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消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就会有过度借贷的可能,继而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无论是金融平台、监管者还是普通用户,都要提高警惕,防止网贷乱象通过APP大行其道。

行业自律是核心,促进金融企业有序经营。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办理信贷业务时会选择门槛低的网络贷款。但这些生活服务APP中的借贷广告宣传的内容多为贷款额度大、无需抵押、审批放贷快、日利率低等字样,对于年化利率、各类手续费和逾期后影响征信等重要内容往往被故意淡化,不仔细看很难找得到,这使得一些用户在不清楚借款风险的情况下盲目借款,易引发消费者与平台债务纠纷和消费者个人信用风险。央行官网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提出,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年化利率。生活服务类APP中的借贷产品要合法规范有序经营,遵守公开透明的放贷规则,严格依法宣传推广网贷业务,禁止采取诱导式放贷,并将贷款风险、年化利率、违约责任等详细告知用户,保障客户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互联网公司也应加强行业自律、守牢底线,不能盲目跟风、过度发展金融产品,保护好用户隐私和权益。

部门监管是关键,促进金融行业合法规范。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网络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以及经营范围几个方面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该办法一旦正式出台,那么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最多不得超出公司住所所属省级行政区域。这意味着,目前仅有10家注册资本等于或超过50亿元的网络小贷公司有资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APP扎堆“求借钱”的乱象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政府和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经营行为,尤其要着重加强对APP开设借贷功能的监管,并针对平台资质、营销方式等加强约束规范,确保APP借贷业务有序发展。针对目前出现的各种花式放贷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大调查力度,对涉嫌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严厉惩处信息泄露和诈骗等违法行为,以儆效尤。

自我防范是根本,促进人民群众理性消费。网络贷款办理过程中,往往需要收集借款人的各类身份信息,小贷公司的数据安全管控水平有限,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被非法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正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虚假的贷款申请链接、二维码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仅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消费者而言,要增强防范能力和判断能力,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在使用互联网平台贷款时,应该仔细了解借款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利息等相关信息,避免被夸大宣传误导,做到量入为出、合理借贷。同时,消费者还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在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上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交易。

网贷行业要规范,合理消费要引导。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社会大众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警惕那些违规的生活服务类APP提供的贷款服务,让合法合规的网络金融借贷服务惠及大众。

(郭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警惕生活服务APP花式贷款服务

2023-12-20 05:33:12 来源:

近日,《经济日报》官方账号发文《生活服务软件为何扎堆“求借钱”?》引发热议。文章中指出,如今各种生活服务类APP都在想方设法推出借贷服务,借钱入口在APP内随处可见,往往还附有各类优惠活动“诱导”用户点击进入,但是关闭的界面常常难以找到,而且很容易无意间触发借款。中国网旗下的消费者服务平台啄木鸟投诉11月月报中指出,从行业来看,11月金融理财行业的投诉占比最高,大量投诉件中提到,服务类APP中存在诱导贷款“连环call”的现象,严重影响消费者日常生活。

手机APP能办理贷款,本来是增加了一种新型融资渠道,对于促进消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平台采用诱导的方式,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就会有过度借贷的可能,继而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无论是金融平台、监管者还是普通用户,都要提高警惕,防止网贷乱象通过APP大行其道。

行业自律是核心,促进金融企业有序经营。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办理信贷业务时会选择门槛低的网络贷款。但这些生活服务APP中的借贷广告宣传的内容多为贷款额度大、无需抵押、审批放贷快、日利率低等字样,对于年化利率、各类手续费和逾期后影响征信等重要内容往往被故意淡化,不仔细看很难找得到,这使得一些用户在不清楚借款风险的情况下盲目借款,易引发消费者与平台债务纠纷和消费者个人信用风险。央行官网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提出,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年化利率。生活服务类APP中的借贷产品要合法规范有序经营,遵守公开透明的放贷规则,严格依法宣传推广网贷业务,禁止采取诱导式放贷,并将贷款风险、年化利率、违约责任等详细告知用户,保障客户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互联网公司也应加强行业自律、守牢底线,不能盲目跟风、过度发展金融产品,保护好用户隐私和权益。

部门监管是关键,促进金融行业合法规范。2020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从网络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以及经营范围几个方面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该办法一旦正式出台,那么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最多不得超出公司住所所属省级行政区域。这意味着,目前仅有10家注册资本等于或超过50亿元的网络小贷公司有资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APP扎堆“求借钱”的乱象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政府和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经营行为,尤其要着重加强对APP开设借贷功能的监管,并针对平台资质、营销方式等加强约束规范,确保APP借贷业务有序发展。针对目前出现的各种花式放贷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大调查力度,对涉嫌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严厉惩处信息泄露和诈骗等违法行为,以儆效尤。

自我防范是根本,促进人民群众理性消费。网络贷款办理过程中,往往需要收集借款人的各类身份信息,小贷公司的数据安全管控水平有限,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被非法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正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虚假的贷款申请链接、二维码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仅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消费者而言,要增强防范能力和判断能力,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在使用互联网平台贷款时,应该仔细了解借款利率、还款期限、逾期利息等相关信息,避免被夸大宣传误导,做到量入为出、合理借贷。同时,消费者还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在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上输入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交易。

网贷行业要规范,合理消费要引导。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社会大众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警惕那些违规的生活服务类APP提供的贷款服务,让合法合规的网络金融借贷服务惠及大众。

(郭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